1950年,曾国华“寻亲”,站在九旬父亲与兄嫂面前:我是老十啊

在共和国的将领中,很多人少小离家闹革命,经过战火厮杀,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不少人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看望亲人、看望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

对于曾国华来说,新中国成立后,他要“寻亲”,要找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1910年,曾国华出生在广东五华县,父亲曾文山在商会当会计,本是一份安定的职业,可子女众多,剩下了12个子女。曾国华排行老十,他上面有3个哥哥,6个姐姐,下面有1个弟弟、1个妹妹。

一个人微薄的工资养活14口人,实在艰难。为此,在曾国华3岁时,送给本地姓吕名官臣的人作养子。

这家人一开始没有男丁,曾国华到来后,生活还算过得去。第二年这家女主人生一子。他的生活状态就每况愈下,到10岁时,成为家里的小长工,挑水、打柴、放牛等,食不果腹。

在家受欺负,到外面小伙伴也是嘲笑他,在14岁时背着吕家,参加张发奎率领的国民革命军。在旧军队,遭到训斥和打骂是家常便饭。1931年,他所在的部队开往江西,亲眼目睹国军的残忍,非常向往红军,最终想尽办法参加红军,走上革命道路。

在革命队伍中,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员,作战时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在红方面军举办的全运会上,他代表2师,在军事、文化、体育各项考核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红军长征时期,他所在的2师一直是主力,曾国华多次担任突击队长,出色完成任务。

1949年,他担任兵团参谋长,南下中南作战,一路打到广西。

1950年6月,他调任广州任十五兵团参谋长,在去福建军区办事时,顺便回家一次。回哪一个家呢?不是曾经的吕家,也不是曾家。他离开故乡土地26年,离开曾家37年。

他想见见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路驱车到广东五华县岐岭街头时,很多老乡们纷纷来看,真像古人诗中所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他打听有谁认识父亲曾文山,在一群人中,一位年轻人说:那是我爷爷。激动地让这位年轻人带着他去看老人。来到家,看到年过九旬的老父亲喊他,老人有些不知所措。

自己不曾有当过兵的儿子,这是不是认错人了。老人一时想不起离家37年的老十、兄嫂也没有印象。他想众人说:自己是3岁时到吕家生活的老十。这时候,老父亲和哥哥们才恍然大悟,老父亲老泪纵横:老天有眼!

曾国华寻亲成功,在家与父亲、哥嫂们团聚2天。因为还有任务在身,非常不舍得离开家。这次寻亲,他与兄弟姐妹的来往多起来,显得更加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