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阎锡山,为什么能称霸山西38年?

民国时期,地方军阀表示服从北洋或者蒋家。而五代十国时期,诸如吴越国等较小的割据势力,也表示向中原朝廷称臣:甚至五代后晋这样的儿皇帝朝廷,还有类似于阗这样的地方势力向其称臣。

在民国群雄中,阎锡山被叫做“山西王”,而且,这阎锡山有一大绝活:那就是割据山西整整三十八年。

1、阎锡山的特殊

话说民国从始至终,一共也就38年历史。而这三十八年历史上,不论是能问鼎盟主的袁世凯段祺瑞、蒋老大,还是割据一方的陆荣廷,其实大多都是民国的过客。唯独阎锡山阎老西本事了得:阎锡山算是见证了民国的开张到收摊。算得上民国历史的活化石。

要知道,袁世凯再厉害,民国六年左右也就撒手人寰了;段祺瑞兵强马壮,其实也就神气几年光景就倒台。

蒋盟主虽然威风,但他得志,其实已经是民国开张十五年后的事情了。

那么,阎锡山到底靠什么本事,能够在民国乱世,称雄山西38年?

2、阎锡山的本事

其实阎锡山的本事,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游刃有余。阎锡山是一个非常识实务的人。话说阎锡山在晚清,被晚清朝廷派遣到日本学习军事。在日本期间,阎锡山参加了同盟会。辛亥那年,阎锡山因为一系列变故,最终在民国初年,做了山西的地方老大。不过,随着袁世凯掌握民国,对同盟会背景的人物自然恨之入骨。而阎锡山此时也急于撇清关系,表示自己早就和同盟会没啥来往了。

北洋当家的时候,阎锡山虽然不是北洋出身,但是,阎锡山对于乱世,还是恪守山西自立:不参与军阀混战,同时保证山西不受战火波及。

蒋盟主当扛把子的时候,阎锡山又表示自己是同盟会的潜伏人士,于是又投入了南京方面的怀抱。

即便是抗日战争期间,阎锡山也不断和日本人暗通款曲,保证自己的势力不至于一股脑被鬼子连根拔掉。

第二,是实力背书。话说其实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支持,阎锡山光靠擅长做人,擅长游刃有余也是不现实的。阎锡山主政山西期间,也出于发展实力角度,振兴军事,还修铁路、发展军工,壮大军事实力。这些也让阎锡山在和蒋盟主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有了本钱。

此外,山西的特殊地理情况,也为阎锡山能够割据山西,创造了强有力的条件。

3、阎锡山的败亡

不过,阎锡山能够称霸山西的两大法宝,也有失灵的时候:比如如果遇到坚决打算消灭阎锡山的力量,那么,阎锡山想要自立,就得依靠实力。但如果实力也不行呢?那就得卷铺盖走人了。

1946年,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变化”。人民的力量和阎锡山这样的势力自然是不可调和的。而阎锡山的实力,也不足以和人民对抗。最终,称雄38年的阎锡山,不得不随着民国的关门,而去宝岛混日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