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安徽人的谎言有多少(五)

在上一篇文章,我曾经指出某些安徽人欺骗读者,说黄梅戏是所谓“皖剧”改的名。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事。

按照以往的方式,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某些安徽人发的图片吧。见下图。

引用自《今日头条》

图片右下角有个“皖”字,下面的字经过仔细辨认后,仍然看不清是什么字,既然某些安徽人经常引用这张图片,那我们就按他们的说法,姑且就当成“剧”字吧。

三个字连起来就是“新皖剧”。既然是“新皖剧”,那么一定就有“老皖剧”,那么“老皖剧”是何种戏曲呢?

要弄清楚这个,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何为“皖剧”。

我们现在普遍认为的“皖剧”并非“皖剧”这个词诞生的原意。

“皖”作为安徽的简称,自清康熙六年由江南省分治而建安徽省时就有了,以古皖国为名。

安徽省的地方戏曲发展史上,“明清之际,青阳腔和徽调前后称胜,各有所擅,流布天下,成为影响巨大的声腔剧种”(江爱华,《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这两个剧种就是安徽省地方戏戏曲史上,最早被称为“皖剧”的戏曲,是谓“老(旧)皖剧”。

“皖剧”这个称呼原意上指的就是安徽省的地方戏曲代表剧种,而不是戏曲名称。

图片中的“新皖剧”就是这个意思。彼时,还在成长中的黄梅戏还称不上“皖剧”,挂上这个牌匾,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此词的类似用法其实在安徽省一直存在,例如2018年1月1日的《安徽日报》刊登的文章《皖剧<生逢灿烂的日子>研讨会在京举行》。

真正把黄梅戏与“皖剧”扯上关系的,是2009年发现的“安徽皖剧团证章”,见下图。

“在安庆地方权威性史料中,关于“皖剧”,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只是一些老艺人关于黄梅戏的回忆中,有零星关于“皖剧”的记述”(张健初,《从怀腔、府调到安徽皖剧团》)。

那么这枚证章是怎么来的呢?

“民国26年(1937年),一群演唱‘府调怀腔’的民间艺人在安庆市区租借了吴越街中兴旅馆二楼,算是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分散活动的黄梅戏艺人得以集中起来登‘台’演唱。这是尚没有正式剧种名称的演唱形式,是第一次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也是它有史以来第一次在闹市中公开演唱。

然而,没过几天反动军警找上门来。正当演出《余老四反情》时,有几个便衣警察抓住戏里几句唱词说‘有伤风化’,逮捕了几位主要演员,将其关进看守所。热心的观众对艺人们表示支持,他们到处奔走,争取到法院公开审判。当时,一位知识分子观众捎信给演员们说:‘法官要问你们唱的是什么戏?就说是‘皖剧’。人家的京剧、楚剧能唱,为什么我们的皖剧不能唱?’演员们得到支持,在法庭上进行了理直气壮的辩论。旁听席上的观众又给他们撑腰打气,终于驳得法官哑口无言,宣布将其无罪释放。

这些民间艺人被释后,即在原来的地方恢复演出。同时,他们还决定将自己所表演的艺术样式定名为‘皖剧’,并刻下了这枚‘安徽皖剧团证章’(2016年7月28日《中国商报》,《搁浅的“皖剧”》)。”

上面这段关于演出的记述与张健初的文章《从怀腔、府调到安徽皖剧团》里的记述基本一致,应该都是从丁永泉丁老六)的口述中记录下来的。

“关于“皖剧”的创意,起于当时轰轰烈烈的“楚剧”影响。1926年北伐军南下,带来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流行于鄂东花鼓戏,也因此易名为楚剧,成为湖北时尚剧种。北伐军进入安徽后,这种观点也带了进来,省城文化界人士群情激昂,纷纷动议将流行于地方的“怀腔”定名为“皖剧”。黄梅戏由半地下到公开亮相,与此有很大关系”(《黄梅戏艺术》,老城闲人,《黄梅戏溯源:“安徽皖剧团”》)。

这一段文字大概就是这枚“安徽皖剧团证章”制作的真正原因。

“严格地说‘安徽皖剧团演员证章’只是没有完工的坯章,刚刚打压出来,周边还没有最后修饰”,“制作一枚徽章,需要先加工模具,模具完成后,要试压一两枚坯章看其效果,如果制作方满意,才会大批量生产”(《黄梅戏艺术》,老城闲人,《黄梅戏溯源:“安徽皖剧团”》)。

如果说定名“皖剧”是安徽文化界的共识,与此联系更紧密的戏曲界反而是兴趣缺缺,即使是抗战时期,安徽各界相继成立各种组织,“这一时期安庆黄梅戏演员,有潘泽海、马维喜以及从上海回来的丁老六、丁翠霞等,演出地点在吴越街皖钟大舞台,但其中对安徽皖剧团只字未提”(张健初,《从怀腔、府调到安徽皖剧团》)。

某些安徽人一厢情愿的认为1926年“皖剧”是作为安庆各戏班统一的剧目名称,简直是罔顾事实。见下图。

引用自《今日头条》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不能说某些安徽人不知道事实的真相,但是他们总会将一些事实进行精心的篡改,不仔细对照历史事实,你是不会发现问题出在哪儿的,而这些修改恰恰是符合他们想要错误传播的,掩盖真相的行为的。

那么,解放后的黄梅戏命名,真的如同某些安徽人的说法,是桂林栖强行将“皖剧”改名为黄梅戏的吗?见下图。

引用自《今日头条》

我们来看看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吧。

1952年,安徽代表团赴上海参加华东区小戏调演,“此次调演活动之前,华东军政委员会发文给安徽省文化局,邀请安徽的地方剧种参加华东区小戏调演,并要求其以文件的形式申报参加调演的剧种及剧名等。

安徽省高度重视此次调演活动,组织成立了‘赴华东调演领导小组’。时任安徽省文化局文化科科长余耘是小组成员之一。余科长召集了郑立松等安庆黄梅戏专业人员,多次研讨各剧种调演等相关事宜。后来,决定从安庆民众剧院和安庆胜利剧院抽调安庆地方戏演员,组团赴上海参加调演活动。

安徽省向上海方面申报调演材料时,将‘倒七戏’改名为‘庐剧’、将‘拉魂戏’改名为‘泗州戏’,并且在这个时候,又再次产生了这种想法:即将当时称谓众多的安庆地方剧种定名为‘皖剧’、成立‘安徽皖剧团’。

但后来由于又有人指出: ‘‘皖’是指安徽的意思。这个地方草台的小剧种的发展与流行均在安庆,而安庆已不是安徽的省会城市,怎么能组成‘皖剧团’呢?’最后,只能在众多对这个剧种的称谓中,选择了‘黄梅调’三字”(《黄梅戏艺术》,潘英,《“安徽皖剧团证章”的由来》)。

关于某些安徽人口中的“皖剧”,虽然因为原始资料的匮乏,对此研究的文章不多,但还是有安徽人在研究,在本文中,我已经引用得很清楚了。

作为时代的产物,就已有的资料来看,此名称就是一个半成品,根本没有事实的、在正式演出时使用过,如同是一个草稿纸上的两个字,是历史,但仅仅只是历史的一个小小的印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