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初到延安,为了引起毛泽东注意,做了三件事让人耳目一新

在抗战时期,延安由于遭到国民党反动派和日军的双重封锁,物资相对贫乏,生活条件很艰苦,不过当时的文化生活很充足,延安的文艺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毛泽东对文艺发展很重视。

在1938年7月7日这天,为纪念抗战一周年,在延安钟楼边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上午在毛泽东作报告,下午是文艺演出,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都观看了演出,在这次演出中有一个人赢得了众人的一致好评。

这个演员就是江青,当时江青演唱的京剧《打渔杀家》是压轴戏,江青扮演的桂英一角从唱白、身段和台风等方面,都很不错,台下的观众,包括毛泽东等领导人也都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当时的江青在延安算得上是颇有名气的演员,她还被邀请到延安鲁迅文艺学院任教,江青为了引起毛泽东的注意,也是费尽心思的,尤其做了三件事,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时间她在延安口碑还不错。

江青长得比较出众,她也很会打扮自己,江青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她用发带系着,留着刘海,眼睛大而有神,江青的打扮在当时延安的女青年之中让人眼前一亮,此举让江青在众多女青年中脱颖而出。

能把自己打扮得漂亮,而且没有花费多少代价,这也称得上是一种本事,这是江青为了引起毛泽东的注意干的第一件事,随后她又做了第二件事,即练习书法和写文章,江青的书法水平很高。

除了外在的好看,江青练习书法则彰显了一种内在的文化底蕴,另外她还爱好骑马和织毛衣,也会裁剪衣服,这些行为显示她出色的劳动能力,很符合当时延安的口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三件事就是江青能亲近群众,江青能跟工作人员打成一片,甚至还会帮工作人员剪头发,教女工作人员做针线活,在行军路上她还能在大家休息时,为大家活跃气氛,让大家感到轻松。

江青的这些所作所为确实起到了作用,毛泽东注意到了她,有一次毛泽东身边的卫士不在身边,江青还去帮毛泽东打扫卧室和洗衣服,不久之后,在1938年8月,江青就接到调令,担任军委办公室秘书。

这样的安排实际上就是江青到毛泽东身边工作,不过后来江青就逐渐露出了真面目,据李银桥回忆,江青爱出风头,总想比别人高一截,毛泽东也曾批评她“改不了剥削阶级作风”,毛泽东甚至考虑过离婚,但最终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