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陈云的政治秘书,曾担任黑龙江省省委书记,侄女是著名歌唱家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首都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我党不仅选举出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还对国务院部门进行了调整。当时,主管我国有色金属、钢铁和机器的重工业部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工业部,并继续领导我国的工业生产。

重工业部改组后,王鹤寿同志长期担任重工业部部长,1956年5月,重工业部撤销,王鹤寿又改任冶金工业部部长。


作为我国的正部级干部,王鹤寿同志一生也十分传奇,在革命年间,他不仅是陈云的政治秘书,还担任过我党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并为我国东北的解放和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鹤寿生于1909年4月19日,河北保定唐县人。

王鹤寿青少年时代就追求进步,14岁时,他考入保定直隶第二师范学校,16岁,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京津地区先后由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统治,为了反对军阀,王鹤寿在唐县秘密从事党的宣传活动,并担任了全国铁路总工会干事。

从事工人运动,就意味着随时要做好牺牲的准备,这对于还不到20岁的王鹤寿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不过,这些都难不倒王鹤寿,在组织的领导下,王鹤寿不仅在京津干线建立了多个工会、农会,还成为了工人领导核心,1927年,在北方局书记王荷波的授意下,王鹤寿转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进行学习。

王鹤寿在苏联学习了有一年多的时间,1928年回国后,他又到东北继续从事工人运动工作,并先后担任共青团满洲省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团校主任和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等职。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于我国东北的侵略,为了反击日寇,王鹤寿和罗登贤、廖如愿等人重组省委,他们一面组织群众进行罢工、罢市的活动,一面又派出党员骨干深入基层,秘密组建抗日游击队,终于,在他们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则逐渐发展了起来。

1931年,王鹤寿回到关内,担任共青团河北省委组织部长和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1933年,因为从事青运工作,他不幸被捕,并被长期关押于北平、天津等监狱之中。

王鹤寿在土地革命时期,一直都是我平津青运的负责人,他虽然屡遭逮捕,但革命意志不减,依旧深得党的信任。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鹤寿成功获释,并转入延安,在此期间,他连任中央组织部干部科科长、中央干部教育委员会委员和中央交通委员会委员,并成为了陈云的政治秘书。


陈云同志是我党的经济专家,王鹤寿自从担任他的秘书后,就全力协助其主持经贸工作和交通工作。当时,陕甘宁的经济十分落后,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很多急需的药品、生活用品都无法运到边区,为了解决这一困难,王鹤寿带领交通委的同志下到基层,他不仅带头开垦生产,还通过各种方式建立了多条秘密交通线。

通过这种方式,我陕甘宁边区终于与外界取得了联系,而边区也度过了最艰难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鹤寿作为东北局的成员前往东北,并出任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书记、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北安军区政委和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部长等职。此期,黑龙江省有土匪出没,很多工业产品都无法生产,不过,王鹤寿却硬是为东北工业打开了一片天地。他不仅全面恢复了黑龙江省的基础设施,还抓住鞍钢这个重点,率先创办东北工学院。

经过三年多艰苦创业,东北工业全面飞速发展,而东北财政也是连年递增。

王鹤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艰苦创业,为他随后主持全国工业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2年后,他出任重工业部第四任部长,并成为了仅次于李富春、何长工、刘鼎和赖际发之后,重工业方面的第五号领导人。

王鹤寿为我国工业生产呕心沥血,1956年重工业部撤销后,他又连任冶金工业部部长、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和鞍山市委第一书记等职。他在职期间,多次深入基层指导生产,并坚持党的调整方针,为全国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王鹤寿重新出山,出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等职。这一时期,他以纪委常务书记的名义,和胡耀邦、马国瑞、王从吾等人领导了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并受到了时任党中央的高度赞扬。

1999年3月,王鹤寿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

王鹤寿为人低调,他一贯努力学习,并坚决拥护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他为我国重工业发展贡献极大,并永远值得人们赞扬和怀念。

王鹤寿同志不仅自己享誉全国,他的后代子孙也成就非凡,他的侄女王昆是享誉全国的歌唱家,曾担任过第7、第8届全国政协委员。王昆是我国首届金唱片奖的获得者,她参演的第一部歌剧《白毛女》,也为全国民众所熟知,2014年11月21日,王昆因病去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