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系的边缘人田中玉,为何能在山东督军的位子上,一坐就是四年

北洋政府时期,山东历任地方长官中任职时间最长的当属田中玉。他自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出任山东督军,到一九二三年十月才因临城劫车案被牵连免职,差不多当了四年的督军,也就比后来的韩复渠短一些而已。

说起来田中玉虽然毕业于直隶武备学堂,毕业以后又在第一镇炮队第一标担任统带,属于北洋系的嫡系,而且他曾经是段祺瑞的直属部下,但是他和王士珍更为亲近。而王士珍以清的忠臣自居,民国建立以后长期隐居,后来更是彻底退出政坛,所以田中玉在北洋政府中除了王士珍任陆军总长时,他跟着担任次长一职比较风光之外,其他时候都不怎么如意,属于一无有力靠山,二无多少实力的边缘人物。

军阀混战时期各路军头对于地盘、权力都极为热衷,竞争激烈,这么一个边缘人物为何却能在山东这样的大省担任督军五年之久呢,这不得不说田中玉的运气不错。

保荐田中玉出任山东督军的是段祺瑞的心腹之一靳云鹏。靳云鹏和田中玉交情一般,这么做当然有自己的目的。靳云鹏的心腹潘馥是山东省济宁人,曾在山东当过实业司司长,这会正在北京当财政次长,靳云鹏希望让他去山东出任省长一职。

不过此时山东省长屈映光是安福系的骨干,和济南镇守使兼济南卫戍司令马良关系又好,也不是那么轻易好赶走的。靳云鹏希望让没有后台的田中玉先去打开局面,然后再扶潘馥上台,这样田中玉因为自己才当上督军,自然是感恩戴德,加上潘馥一军一政坐镇山东,山东就可掌握在手。

然而靳云鹏的如意算盘一开始就出岔子了,马良手里有四十七旅和边防军第二师,田中玉只有胡聘三一个旅可用,根本无法和马良抗衡。而屈映光靠着安福系的关系在段祺瑞面前也能说上话,所以田中玉在屈映光、马良的压制下处境困难,连自己的位子都不稳,更别说打开局面了。

好在不久直皖战争爆发,皖系战败,段祺瑞下野,而段祺瑞政治上依靠的安福系是直系打击的重点目标之一,屈映光、马良很快双双下野。而田中玉的准后台靳云鹏固然是失势了,可他自己毕竟不是皖系嫡系,曹锟和他又都是北洋出身,倒也不好意思马上撤换,于是继续留任。所以田中玉反而因祸得福,坐稳了山东督军的宝座。

当然,直系对山东这块地盘也有想法。没多久吴佩孚首先命自己的一个师长潘鸿钧率兵进驻济宁,接着又任命熊炳琦为省长,自己的秘书长郭梁臣为济南道尹。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熊炳琦是个过渡,未来就是郭梁臣当省长,潘鸿钧当督军,田中玉还是得出局。

不过田中玉的运气确实不错,郭梁臣的任命刚下,他就一病不起,到死都没能上任。潘鸿钧则是家里爆发丑闻,他的姨太太、女儿和他的侄子、护兵通奸,事发以后暴怒的潘鸿钧连杀七人。闹出这么大的案子各地报纸自然是连篇累牍纷纷报道,潘鸿钧一时声名狼藉,吴佩孚自然也不好意思再扶持他当督军,这事最后不了了之,田中玉又躲过一劫。

不过这事也把田中玉的运气消耗得差不多了,之后临城劫车案爆发,各国大使纷纷抗议田中玉治理地方不利。受此事牵连,田中玉最后还是被免职了。不过他没后台没实力还能当四年督军,这运气也没得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