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纪晓岚,我们最先能想到的就是张国立老师出演的《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早年间,这部剧可以说是红遍大江南北,几乎无人不知纪晓岚是一个口才极佳,聪明过人的才子。
在那部剧中纪晓岚与和珅斗智斗勇,为皇帝出谋划策,是一个正面人物,所以大部分人对纪晓岚的认识都是两袖清风,才高八斗。然而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影视剧更具有娱乐意义,电视剧将历史进行加工,演绎出才华横溢,风趣幽默的纪晓岚。
这些确实是纪晓岚身上有的特点,只不过在电视剧中被放大了。真正的纪晓岚却是一个不拘小节,风流成性,贪婪好色的人,与我们熟知的纪晓岚是大相径庭。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纪晓岚的多面性。
纪晓岚(剧照)
纪晓岚写无字信提醒贪官
纪晓岚的聪慧在历史上是名副其实的,他是清朝中叶的学界泰斗,是乾隆御用的文人。
纪晓岚不仅在学术上很有研究,在生活中也很有自己的办事风格。
乾隆年间,两淮地区管理盐政的官员在给乾隆的奏折中写道,当地盐政的收入应该有数十万两白银,但是乾隆皇帝并没有在国库中收到这笔钱,这就说明当地的官员们在贪污,将收上来的盐铁税留在了自己的手中。
在我国古代盐铁是非常重要的物资,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持着盐铁贸易,私人不许贩卖盐铁,贪污盐铁税与从国库里偷钱没什么两样。
乾隆即刻就下令让户部严查这一问题。经调查后发现,二十多年来两淮地区的官员利用盐引这一权力,私吞了上千万两白银,这上千万两白银几乎是当时清朝一年的财政收入。由于事态严重,乾隆皇帝决定严惩此事,以儆效尤。
纪晓岚画像
他命令自己的亲信秘密地前往两淮地区,到这些贪官家中去搜罗证据,以便于日后将他们一网打尽。纪晓岚作为乾隆皇帝身边御用的文人,这件事虽然不归他管,但是他还是知晓了这件事情。
而当时在两淮地区主管盐铁的人是卢见曾,卢见曾和纪晓岚是亲家。纪晓岚为了帮自己的亲家脱险,决定提醒他一下,可是这件事情又不能做得太明显,否则的话就会引火烧身,把自己也牵连进去。
纪晓岚如何化解这样的困境呢?他给卢见曾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打开之后里面一个字也没有,只有一小撮食盐和一小撮茶叶。
食盐寓意着不久后乾隆皇帝会派人到两淮地区彻查盐铁这件事,此外,盐和茶还表示“严查”这一含义。不得不说,纪晓岚非常的聪明,信中只字未提,却说明白了卢见曾的险境。
乾隆
卢见曾做盐运使那些年也从中捞得了大把钱财,20多年来,这件事一直无人问津,所以卢见曾胆子越来越大,从中捞取了更多的油水,可以说是欲壑难填。卢见曾收到纪晓岚这封信之后,很快就明白了盐茶的含义。
但可惜为时已晚,未等到卢见曾想到办法脱身,就已经被严查入狱。
纪晓岚自认为给卢见曾传无字书这件事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是还是被和珅打听到了,将此事上奏给了乾隆。
纪晓岚给卢见曾通风报信后的第三天,乾隆皇帝便单独召见他,挑明了此事。虽然信中未写一字,未传一言,但纪晓岚通风报信,证据确凿。因纪晓岚平时深受皇帝喜爱,便从轻发落,贬谪到乌鲁木齐。
和珅
历史上的纪昀与影视剧中天差地别
纪晓岚传无字书通风报信,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还是体现出了他的聪明才智。纪晓岚的聪慧,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人的影视演绎中,都是他一个显著的特点。
历史上的他,名为纪昀,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在清乾隆十九年考中进士,曾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编撰了《四库全书》。嘉庆十年病逝,因:“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而获得谥号文达。
纪昀是为中国文化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优秀的学者。除了编撰《四库全书》,他还写了《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也是广为流传。
纪晓岚(剧照)
而纪昀在生活习惯上就与我们所熟知的他大为不同了。他的生活习性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其一是不好饮酒,不吃谷物,每天食肉十斤左右。
其二就是烟瘾极大,据说他曾自制了一个特殊的烟袋,这个烟袋能够从他虎坊桥的家一直抽到圆明园,十几里路都抽不完这一袋烟。
纪昀的烟瘾也曾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有一次,在纪昀刚点上烟抽的起劲的时候,皇上身边的人就来召他面圣。慌乱之中,他将烟袋插入了靴筒里面,急忙进宫见驾。
因为纪昀太过着急,烟袋里的烟都没有来得及熄灭,在纪昀的靴筒之中就燃烧了起来。但是在圣驾面前也不好发作,只能暗自忍受。终于挨到议事结束,他到外面脱下靴子一看,脚上已经被烧焦了一大块。
除了烟瘾大,爱好吃肥肉。纪晓岚身上还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好色。据说他日御数女,风流成性。
纪晓岚雕像
曾经乾隆皇帝带着纪晓岚南巡的时候路过了一个尼姑庵,乾隆皇帝要求纪晓岚为这个尼姑庵写一副对联。纪晓岚略加思索便写出了八个字:“一笔直通,两扇敞开。”
这八个字一写出来在场的人面子上都有些挂不住,乾隆皇帝也开口打圆场,批评纪晓岚不分场合地开玩笑。随后纪晓岚又在后面各添了三个字,变成了:“一笔直通西天路,两扇敞开大千门”
经过修改以后的对联就和当地的环境很相符,完全没有之前的轻浮之意。尼姑庵是佛门之地,在佛学文化中西天是最纯净的地方。“一笔直通西天路”就寓意着在这里能够早日去往西天极乐之地。
而下半句意味着尼姑庵的大门将大千世界的红尘纷扰全都隔离在外,所以将尼姑庵的门称之为大千门。
虽然纪晓岚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这场尴尬化解掉了,但他刚开始会写出那样的对联就是因为本性显露,老毛病又犯了。
纪晓岚(剧照)
河北纪晓岚墓中有七女陪葬
纪晓岚风流成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性瘾者,这件事从他的墓中就能看出来。
纪晓岚的墓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镇北村,墓地东南面有一片茂密的枣林。纪晓岚墓的整体格局并不复杂,坟墓的底用砖块围砌而成。在墓地中一共有30多座坟墓,最大的坟墓是纪晓岚的,两边延伸的是他的儿孙们。
这种排列方式是纪晓岚生前就和风水先生商量好的,具有“携子抱孙”的寓意。但是与这些坟墓格格不入的是,在纪晓岚的坟墓两侧还有7座很小的坟墓,据考古人员研究发现,这7座坟墓中都是女性。
7座女性坟墓中没有棺材,女性的遗骸直接被放在墓中,可见这7位女子的地位不高。除此之外,这些女性遗骸的姿势还很特别,都是四肢张开或者是坐姿。这些女性和纪晓岚是什么关系呢?
纪晓岚墓地
后来专家在研究一些史料记载后发现历史上的纪晓岚,风流成性,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
这段史料中我们能了解到,纪晓岚是一个十分重欲的人,与我们熟知的一身正气的形象有很大出入。
一些野史中还有记载,在纪晓岚编撰《四库全书》的期间,留在皇宫中多日未见女子,因为平日纵欲过度,突然清心寡欲让他无所适从。
所以考古学家推测,纪晓岚墓中那7个女性的坟墓应该是他的小妾。古代人有陪葬之说,纪晓岚这样做就是为了让自己死后也有人服侍,为了满足自己旺盛的性欲。而据史料记载纪晓岚的妾室远不止这7位,留在墓中的应该是纪晓岚挑选过的。
纪晓岚(剧照)
真实的纪晓岚是什么样子我们已经得不到确切的答案了,我们所知的都是根据现存下来的史料进行猜测。
可能有些地方夸大其词,但也不至于无中生有。纪晓岚聪慧有才华,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成功之处,但为人贪婪好色,好吃肉,烟瘾大也是确有其事。
看待一个人是多面的,既不能因为他的优点而忽略全部缺点,也不能因为有一个毛病就将他全盘否定。
总体上看他一生为国为民,为上位者举荐了大量的人才,坚持真才实学,担得起嘉庆皇帝赐予他的墓志铭:“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
参考资料
《纪晓岚写无字信给贪官通风报信》宣讲家网
《【树清廉家风⑤】纪晓岚:贫莫断书香 贵莫贪贿赃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