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廉颇,负荆请罪后,他的晚年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大家好,我是马上说历史,今天给大家说说廉颇。春秋战国时代的赵国也是人才辈出,将领之中有廉颇那样的大将,在文臣之中有蔺相如那样的优秀人才。在渑池之会完毕以后,赵王觉得蔺相如功不可没,就封他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这件事情让廉颇十分不服,放话要当众侮辱蔺相如。实际上这也不怨廉颇,他终究是一个将领,为国家东征西讨,一样功不可没,心里如果没有那份傲气,肯定是不太可能的。

然而,尽管廉颇说的话再难听,蔺相如都不以为然,极力避免不和他发生争执。针对蔺相如的做法,他的门客十分不理解,因此蔺相如表述道,我对廉颇将军忍让,是把国家危难放到前边,把个人恩怨放到后边,因此后来才有了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的一幕。通过这点可以看出,廉颇确实是非常值得人钦佩的。他敢作敢当,知错就改,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风采。

那么,大伙了解廉颇晚年时期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赵孝成王21年,赵孝成王过世,他的孩子赵悼襄王称帝,赵悼襄王立刻就罢免了廉颇的军职。廉颇由于遭受挤兑,因此就投靠无果,对于赵国的这位名将魏王并不信任他,廉颇也并没有得到器重。而赵国却因为没了廉颇,多次被秦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地,这时赵悼襄王才想起要重新任用廉颇。但是,赵王安排的特使却被廉颇的仇敌行贿了,特使回家以后就回应赵王,说廉颇老了。就是这样,廉颇就再也没有为赵国效力了。

其实一直以来尽管廉颇身处魏国,但他一直心系赵国,怎奈命运却如此的造化弄人。到后来楚王听闻廉颇在魏国之后,就派人去迎接他入楚,任命楚将。但是廉颇担任楚将之后也并没有建立功劳,因而年龄早已颇大的廉颇最后郁郁不得志,在楚国过世。廉颇去世以后不久,秦国就把楚国给灭了。令人痛惜的是,廉颇作为一代大将,竟然会是这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