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米局长,关注国内外热点资讯、各国人文、国情、历史
甘地是一位在国际上知名度非常高的印度人。因为他有一个非常知名的称号“圣雄甘地”以及“非暴力不合作之父”。
甘地全名是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此君出生于1869年的英属印度波尔班达尔的一个印度教贵族家庭(父亲是当地土邦首相),也就是出生就是英国殖民地的子民。他比我国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小3岁。
年轻时的甘地虽然衣食无忧,但是面对家乡被英国殖民的命运,显然是不甘心的,因此他毕生的心愿就是谋取印度独立。
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他利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就是用和平手段来取得印度的国家独立。而在几十年的斗争生涯里,逐渐成了印度殖民地影响最大的政治领袖。
01 蒋介石访问印度,邀请甘地一切抗日,却失望而归
印度自从18世纪就逐渐沦为了英国殖民地,英国女王还兼任了印度女皇。而在漫长的殖民历史中,印度人作为殖民地也为英国在一战和二战立下汗马功劳,随着甘地等精英民族独立的呼声越来越强,英国自然难以控制。甘地还发起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致使英属印度政府很难运营下去。
而在甘地不断向英国人谋取独立的时候,二战爆发了。英国人面对德国的狂轰乱炸本就没了招架之力,面对日军对英国殖民地的入侵,英国人更希望印度人能够出人出力。但甘地选择罢工。这就让丘吉尔非常的抓狂,也让中国抗战失去了一个助力。
甘地还拒绝支持英国。日本乘机提出“亚洲是亚洲人的”,“把英美赶出亚洲”。这对盟国是不利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蒋介石选择到访印度,邀请甘地一起抗日。
1942年春节,蒋介石为了说服印度同英国合作一起抗日,乘专机去印度访问。然而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而蒋介石到访,其中目的之一就是号召甘地支持印度抵抗日本侵略,并支持印度独立。但这次会谈,蒋某人是非常不满的,而且被甘地问到哑口无言。
蒋介石说:“不合作的方式用在印度或许是正确的,对此我并无异议。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动员印度国民参战,站在同盟国一边,一起打败日本、德国法西斯,这样,在战后和平会议上,中国就可提出让印度出席会议,并共同为争取印度的独立自由而努力。”
甘地答道:“贵国既然是英美的同盟,那么请问,为什么这次战争最重要的决策机构——盟国参谋总长联席会议,至今没有中国代表参加呢?可见英美的‘民主’‘同盟’是假面具。”
然而甘地一句话就令蒋介石哑口无言:“你们中国为什么要用战争抵抗呢?从非暴力主义者的立场来看,我必须说,以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中国,来对付一个开化了的日本,还是不得不以日本人的同样手段来抵抗日本侵略,我以为这是不适当的。假如中国人有我这样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样的最新毁灭手段。中国人可以告诉日本人,‘带着你们的毁灭手段来吧,我们以两亿人给你,可是剩下的两亿人我们是不会屈服的。’假如中国人真的这样做了,日本人就会变成中国人的奴隶。”
这意思就是,中国军人放下武器,让日本侵略者杀掉两亿,日本就会投降了。蒋先生在郁闷之中返回了中国。
正是在甘地的领导下,英国承诺二战后允许印度独立。所以,甘地深信“非暴力不合作”是最伟大的民族独立的武器。这就是甘地敢于劝说蒋介石采用"非暴力不合作"方式的原因。
侵略者暴行
蒋介石还想继续劝说下去,但甘地竟置而不答,不再发言。对于这次会见,蒋介石非常失望,他在日记中写道:“彼受英人统治之苦痛,而演成今日铁石心肠,无论任何革命热忱,亦不能转移其忍心之毫末,余对其观念之综论,彼惟知爱印度有印度,而不知有世界及其他之人类也,可谓忍心极矣”。由此可见蒋某人最后有多失望。
02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中国可以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印度圣雄在抗战中发起非暴力不合作,他能在中国活多久?答案是残酷的。
1942年4月,在印度国内广大群众反英情绪高涨和日本侵略者迫近印度的形势下,甘地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口号,并先后发起了1940~1941年第三次不合作运动和准备发动第四次不合作运动,均被英国镇压下去。但在二战结束前后,英国却妥协了。
甘地在印度能够使用“非暴力不合作”成功,是因为英国人虽然是殖民者但良心未泯,虽然会做出邪恶的事情,但不至于残忍胡乱杀人,毕竟英伦绅士的名声还是可以的。
而最根本原因是,当时的英国已经被法西斯德国摧毁殆尽,英国不仅不能镇压印度的独立运动,反而需要借助印度本土的资源和士兵来给英国本土输送能量,因此,英国当时不得不向甘地妥协。
但在允许印度独立的时候,英首相丘吉尔就酸楚地说:“瞧那位伦敦法学院毕业的善于煽动的律师,现在却装成东方人常见的苦行僧模样,半裸身子,瘦如骨柴,居然还心安理得地与印度总督平起平坐,一起用餐,真是令人作呕。”
而二战时的日本侵略军是不同的。
日本侵略军自从甲午战争后,几乎就一直在打胜仗。侵占我国台湾岛、山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岛。从国家实力上来说,和印度和英国的关系不同,中国民众不是在给日本打工,不抵抗政策并不能影响日本的国家机器运转。张学良不抵抗直接就丢了东三省,所以,不抵抗是无效的。
其次,日本侵略者是没有人性的。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连手无寸铁的妇孺都不放过。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都是他们造的孽。即使美国和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的俘虏投降日本,也会遭到非人的待遇。所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根本就是无效的。
如果甘地在中国领导非暴力不合作,日军一定会让他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英国政府只会把甘地投入监狱,而日本则会直接处死甘地。此外,在几年后的东京大审判,印度法官认为佛祖“会宽恕他们”,而放过了罪大恶极的战犯。
但甘地有一句话是对的,蒋的政府由于战斗能力太弱,在盟军中毫无地位,这无疑说到了蒋某人的痛处。中国的面子还是在抗美援朝后,被认可为世界强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