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妃嫔被打入冷宫,为何太监们总抢着伺候?

太监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的一种产物,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由于奴隶主占有了大量财产和娇女美妾,需要有一个可靠放心的人来守护。于是他们就采取了“宫刑”的办法,让受过刑的家仆负责其管理家中的事物。

至于为什么不用健全的男人呢?

古代的宫刑有多残忍?

答案很简单,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谁能放心把自己家的娇妻美妾交到一个充满男性荷尔蒙的青壮年手里,且不说他会抢夺财富,自己外出打拼,留在家里的美艳女子难道就不会和他眉来眼去,暗生情愫吗?

一个不小心,自己头顶就冒绿光了,搞不好还得给别人养孩子。

所以,为了消除潜在威胁,他们会割去男性奴仆的性器官,消灭他们的第二性征,这样才能安心将自己的女人交给他们照顾管理。

在皇帝的后宫里也是一样,只有那些被阉割过的男人,才能留下伺候妃嫔。对于太监而言,嫔妃们是主子,是自己赖以生存和依靠的贵人,只有主子得到了荣宠,自己才能粘得一点儿富贵,所以他们一心只会讨好主子,甘心做他们的马前卒。

为她们的恩宠尽心尽力,其实也就是为自己博一个前程富贵。所以,在宫中见风使舵的事情时有发生,可雪中送炭的事却极为罕见。

哪位娘娘若是突获盛宠,便会有成群的人跑来献殷勤;可若是失了恩宠,心思活泛的太监们也会忙着找下家,绝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毕竟断了命根进宫来的,都是为了求财,谁也不愿意摆在冷灶前,白白浪费时间。

可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一向为人所忌讳的冷宫,却总是让太监们趋之若鹜,这与他们爱财的性格似乎有很大矛盾。

要知道,与圣眷正浓的嫔妃相比,这些失了皇上疼爱的嫔妃基本等于没了活路,跟着这样的主子,还能奔什么前程,求什么富贵呢?

太监,是人类用酷刑造出来的除男女之外的第三类人。

阉人、宫人、私佃、宦官等,都是太监在不同时期的称呼。在清朝宫中及官场中,太监又被人称作“公公”,民间百姓则叫他们“老宫”、“老公”。

这些称呼对于太监来说,都带有一种侮辱性的意味,因此他们非常不乐意听到这些字眼。彼此称呼通常是用“爷”,要是有人对他们叫一声“老爷”,心头能乐开花来。低一级的小太监对高一级太监,更要尊称一声“师傅”,以示尊重。

或许对于他们而言,这种夹杂任何伤害意味的字眼听起来更加顺耳,也更能减轻自己对于身体残缺和特殊身份带来的耻辱感和自卑感。

所谓的宫刑又可叫“净身”,表示他们无隐私清清白白。

然而不管这些字眼所表达的意思有多么隐晦,听起来有多么的高洁纯净,都掩盖不了宫刑是一种残酷刑法的本质,也难以消除太监们身体和精神上所承受的巨大伤害。

不管是富贵无极的总管大太监,还是只能浆洗打扫的小太监,他们的人生都充满了心酸和隐忍,充满了不堪与人说的苦痛难堪。

作为封建皇权统治下的牺牲品,太监们无法像正常人那样拥有简单纯粹的夫妻生活,享常人所能享受的天伦之乐,更不要说延续家族香火了。残破身体意味着家族血脉的断送,不管他生活得如何体面尊贵,终究在自己父母祖宗面前,是抬不起头的。

“净身”是一场鬼门关,古代的医疗条件非常差,做这种阉割手术的风险很大,稍有不慎便会断送性命。而且那时又没有麻醉药,却要生生地把生殖器给割断,男人只能咬牙硬抗,要忍受这种钻心剧痛。

除此之外,还要担心休养期的伤口感染,引发伤风等问题,一个不小心,就很可能就送掉了性命。

除了身体上的疼痛以外,精神上的屈辱更让他们难以忍受,可以说,这是对男人最大的惩罚和羞辱。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就曾因为李陵事件而触怒汉武帝,因此遭到了严酷的宫刑惩处。痛不欲生的他若不是肩负史官之责,誓要将《史记》编撰完成,恐怕早已在羞愤交加中自绝于人世了。

在汉代,几乎没有男人会主动入宫为奴,宫中伺候的男仆大多是因为犯了罪,被阉割后才被送入宫。可在明清时期,民间将幼儿阉割后送入皇宫为奴的事情不在少数,这主要有两层原因。

明朝宦官权势滔天,一些有政治抱负但苦于没有门路的人,便会另辟蹊径,主动入宫为奴,以求自己的抱负能够得以实施,当然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大部分人都因为生活难以为继,无法供养孩子,只好将孩子送入宫,以求他能混得个衣食保暖。

有的人家实在家境贫寒,交不起净身的费用,只好自己在家给孩子做阉割。但没有专业的手法,很容易至人丧命,所以明清两代都制定了:“不许民间私自净身,违者当斩”刑律。

乾隆50年就有一桩颇为轰动的“王成私自净身案”,作为阉割王成的罪魁祸首,他的父母都被当街问斩了。

尽管法案条令如此严苛,但民间私自阉割的风气屡禁不止。最后朝廷只好废除了这一条例,若是家境贫苦,交不出六两白银的净身费用而又想入宫侍奉的,可以由朝廷认可的刀子匠包办净身。

这主要是因为清朝的宫廷对太监的需求量太大,甚至在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有的父母就已经盘算好要他进宫为奴了。他们会把还在襁褓中的婴儿送到兼擅特殊手艺佣妇手里,这样的妇人都有绝技在身,不用阉割孩子的器官,就可以让他变成一个货真价实的太监。

每天,妇人都会用手指揉搓幼儿的小睾丸,破坏这还未长成型的性器官。在长期的挤压下,睾丸的生殖机能会逐渐丧失,长大后绝不会产生精液,就连生殖器也会日渐萎缩。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才真叫雌雄难辨,他们没有喉结,双乳丰满,臀部高挺,声音尖锐,这时父母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孩子送进宫去。

清朝也设置了牙行,专门负责太监的招募。

此外,老太监引荐也是一条路子。

早年进宫的太监自然是积累了不少家私财富,跟普通民众比起来是相当富贵的。在告假或探亲时,老太监们总要穿着气派丝绸,神气活现地在众人面前,展示着自己如今的体面。

许多贫苦的乡下人见了这气派,纷纷投以羡慕的眼光,认为太监是一个体面荣耀的活计,便会一路央求老太监引荐,将自己儿子弄进宫去,好赚得泼天的富贵,变成同他一样的体面尊贵。

后来河间府一带,老太监推荐新人入宫当太监,甚至形成了一种传统有师承的职业。

可宫中的日子真的就那么舒坦吗?

其实不然,要说舒坦,也只是得势的总管太监们舒坦,大部分小太监不仅要每天辛苦做工作,还得时刻卑躬屈膝,看人脸色,稍不留意就会遭到羞辱打骂,甚至是各种酷刑的折磨,无缘无故丧命也并不稀奇。

皇宫中太监内部等级十分分明,虽然都是奴才,但处于不同阶级的,吃穿用度、行事做派都大不一样。

处于管理层上层的太监月俸高,而且不必做清扫、搬运等脏活累活,只需要管理和监督手下的小太监,揣摩主子心事,为他们出谋划策就可以了。长期陪在主子身边,他们可以时不时地得到些赏赐。

逢年过节,什么丝绸、珠宝玉器、皮毛,只要哄着主子高兴了,他们总可以得两件宝贝。而这些随意用来打发下人的赏赐品,随便两件加起来,都远远地超过他们的俸禄。


作为主子的心腹,日常活动、打点关系也都是大太监出面,从中捞油水的机会也很多。

比如在采购,置办工程材料时,掌事的太监侵吞银两更是家常便饭。掌管接收进贡物品的太监,胃口也很大,要想顺利办事,必得给他点银两。若是不知道规矩的人来,他们通常会横加挑剔,千方百计地给人找麻烦,潜台词就是:需要收一点儿好处

如果对方识趣儿,就会马上明白,拿钱就省了麻烦。

如果对方没有眼色,太监的刁难就会变本加厉,直到对方开窍为止。

有的大太监,吃穿用度甚至可以和妃嫔皇上相较。比如,御前侍候的太监,穿的都是绫罗绸缎,虽然在形式上不能与皇上相提并论,但要论起舒适度却也是不遑多让的,而其余下层的太监们只能穿些粗布麻衣。

他们在饮食上享受的待遇就更为优厚了,总管和首领太监都有专门的厨房,每月还有专门的饭银可领,其排场真可算得上是一个主子了。

裕隆皇后的大总管张兰德就是同裕隆太后一样,吃的是一个灶间里做出来的食物,每餐的菜例也都和裕隆皇后相同,共菜40品,另还有太监27人伺候。

晚清的小德张和李莲英,仗着慈禧万般宠爱,更将自己当成了宫里的主子,用度甚至比宫里其他正经主子还要夸张,一餐的主副食足够一个人食用一个月。

大太监的排场更是不同凡响,有了主子的宠爱,他们的身份自然更显尊贵,在下级宫女,太监面前,他们往往是颐指气使,耀武扬威。而小宫女、小太监们即使受到刁难也只能忍气吞声,以求平安度日。

据溥仪佳回忆,小德张和李连英的身边,总是跟着四五个太监供他们拆迁,一手捧着烟袋,一手捧着水壶,另外两三个人还牵着两三条哈巴狗,诚惶诚恐地伺候着这两个太监。

相形之下,小太监们就苦得多了,他们成天苦巴巴的干活,生活单调无趣,基本上没什么别的乐趣消遣。在主子跟前伺候时,他们不许交头接耳,随意走动,要“像庙里的金童玉女塑像一样纹丝不动”。

若是不小心出了错,打板子是轻的,稍不留意连小命都保不住。

除了伺候主子,他们还要像伺候主子一般伺候自己的太监师父。

师父的日常起居都要由他们打点,伺候的好,便能博得师傅的喜欢,没准儿能求个好前程。要是伺候的不好,免不了又是一顿打骂,想出头也困难。所以很多小太监甚至连夜间也不敢睡得太香,生怕师傅随时传唤自己。

小太监的月俸本就不多,可偏偏花销还大。除了补贴家用、日常孝敬师父外,到节日或父寿辰,还得备一份厚礼,以求师父的垂青,若是舍不得送礼,那真有可能一辈子都抬不起头。在庞大的宫廷太监群体中,能爬到金字塔顶端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都是终日劳作,默默无闻,不见天日。

但不管大太监在小太监面前有多风光,他们在主子面前,仍旧是温顺恭敬,不敢逾矩的。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一切都是靠讨主子欢心得来的,若是没了这份恩宠,那自己的好日子也就断送了。

所以,对于伺候后宫嫔妃的太监来说,主子能获得多少荣宠,就意味着自己能有多风光体面,自己的小金库就有多丰盈。嫔妃得到皇上的恩宠临幸,就等于掌握了财富密码,一生的荣华富贵都有了保障。

所以太监们总喜欢在受宠的嫔妃面前伺候,这样才能赚得更多。

可自古伴君如伴虎,帝王之心深不可测,心思诡谲更是让人琢磨不透。嫔妃们稍有不慎,便会触怒龙颜!若是被打入了冷宫,不要说什么华衣美食了,就连最基本的衣食和生命安全都全无着落了。

若是不幸被打入冷宫,那些可怜女人所能依靠的,除了身边的太监,没有任何人。

而令人奇怪的是,太监们却非常喜欢去冷宫伺候,这又是因何之故呢?

首先,去冷宫当差可以远离后宫争斗。

宫闱之中,倾轧斗争、勾心斗角是少不了的,为了争宠,后宫的女人无所不用其极。而作为奴才的太监们,只能听命于主子,办事不够利落当心,就要挨罚。而若是这些阴谋手段被揭露,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负责去办事的太监。

足以可见,在后宫当差,没有十二万分的玲珑心是活不下去的。

对于一些不愿意冒险求富贵或者脑袋不灵光的人来说,冷宫的差事就是顶好的。

冷宫里住的都是皇帝不再宠爱的嫔妃,自然没有失去了皇帝的恩宠,也就等于没有了威胁,平时根本不会有人过问。

在这样无人问津的地方当差,就算自己天天摸鱼也不会有人管,他们不用战战兢兢地伺候这些废妃,也不用装出一奴才相去讨谁好,更不用提着脑袋去替主子们办事。清闲不说,月俸还是照领,日子反倒过得更加快活惬意了。

所以,冷宫作为远离斗争,清闲度日的好地方,是一些没有什么野心,只想平平安安度日,规规矩矩拿俸禄的太监们的最佳选择。

其次,冷宫虽然无人问津,却也是个可以搜刮油水的地方。

因此,许多太监也喜欢去那里伺候。

被打入冷宫之前娘娘们一直过着金尊玉贵的生活,突然被关进了狭小阴暗宫室,吃着太监都嫌弃的凉菜冷饭,自然是很不习惯。为了让自己生活地好一点,她们便只能央求太监们替自己办事。

可太监大都是势利眼,无权无势的废妃怎么能差遣得动他们呢?

自然是要花些银两才行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已经失宠,但是娘娘们的傍身钱也是不少的,已经走到穷途末路的她们会用银两讨好照看自己的太监,向他们买些新鲜的吃食,改善一下生活。

这样一来,太监们也乐得赚一点外快。

有时,冷宫的娘娘还会求告公公,托他带些财物去看望自己的家人。好心的太监收一些银两就帮着把事情办了,心肠坏的若是贪心吞下所有东西,谎称已经办完了事,她们也不知道。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冷宫是皇宫里唯一太监可以扬眉吐气的地方。

太监在别处当差,总是要低眉顺眼、看主子眼色行事。

可面对那些被打入冷宫的妃子,他们就没必要再装恭顺了。俗话说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冷宫的妃子已经没了地位,落到了人人可欺的境地,自然连太监都可以对其颐指气使了。

看着曾经高高在上的贵妃们,如今一个个都在自己的手下讨生活,太监长期被压抑的脾性。得到了释放,他们会不自觉地变得耀武扬威,心思坏的还会想尽花样地折磨羞辱这些曾经比他们高贵的主子,以平衡他们压抑的变态心理,从施暴中获得快感。

当然,还有一种并不多见的情况,皇帝并非真心想要将嫔妃弃于冷宫,而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惩戒教训。一些机灵的太监很会审时度势,见到这样的情况赶紧雪中送炭,上赶着要去冷宫伺候娘娘。

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妃子想要东山再起不过是时间问题,自己在最危急时雪中送炭,一定会得到妃嫔的由衷感激,待到来日,她若再得宠幸,自己便会一路被提拔高升,荣华富贵自然也就滚滚而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宫里当差的太监,他们大多数人只有一个心思,抓紧一切机会聚敛财富。这样才能在出宫时,真正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

说到底,太监不过也就是一些可怜人而已,为了活吃上一口饭,为了得到一丁点儿荣耀和权势,他们只能牺牲自己的完整之躯,已残破之躯侍奉主人,忍受着旁人的白眼和非议。

那些无辜被送进宫中为妃的女子也是一样,他们和太监都只是封建王权制度下的牺牲品,和普通人相比,他们的确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同时他们也缺失了作为普通人最平凡但却最美好的人生经历,只能像个提线木偶一样,一日一日的为君王所驱使。

也许这就是封建制度为什么注定会被历史所淘汰的原因,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帝王不惜以牺牲其他人的尊严、健康以及自由,迫使他们变成依附于皇权生存的蝼蚁,这足以证明封建帝制的剥削性。

推翻了压在百姓身上的封建帝制,才能够创造出一个人人平等、人人得以享受幸福生活的美好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