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塔利班会打仗不懂经济?同样难题在1949年,中国怎样解决?

隔壁邻居变天了!有着帝国坟场之称的阿富汗,终于等来结束内战,迎来和平曙光的时刻。 从2001年10月7日起,到如今的2021年,整整20年的时间过去了,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一代阿富汗人都已老去或是死于战火之中。

入侵阿富汗

对于阿富汗,虽然是中国的陆上邻国,但是我们却不了解。曾经的我对于这个地方唯一的印象便只有乱!而当我认真读过近代中国的历史后,又了解了阿富汗的历史, 视线再次投向这片土地时,目光中只剩下了同情。 因为阿富汗如今的处境,恰似曾经的中国所经历过的历史,大国欺凌,列强入侵,国家支离破碎,政府沦为外国买办,高层醉生梦死,底层挣扎苟活。美国、澳大利亚等入侵军在阿富汗犯下的恶行,正如日寇和英法等列强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罪恶。

阿富汗战争

如今,阿富汗终于等来了和平的希望。但是阿富汗之后能否迎来真正的和平,走上安宁富强的道路,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对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外界普遍的认知是,打仗有几分刷子,执政治理国家嘛,那就呵呵了。阿富汗未来应该如何治理?阿富汗何去何从?

刚才,我说了看到如今的阿富汗或能从中看到几分过去旧中国时的影子,如今阿富汗即将结束战乱,恰似1949年的中国,或许阿富汗的未来治理,不妨学一学1949年的中国经验。

1949年庆祝北平和平解放

01 北平和平解放

首先要学的第一步,便是北平和平解放的经验。

1949年2月3日,古老的帝都伴随着一场盛大而庄重的入城仪式,迎来新生。北京,古称燕京、北平,最早建城时应该叫做蓟。建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至今已有3000年!真正让这座古城迎来辉煌时代是元明清三朝,作为国家首都,京师所在地,北京承载着中国近七百年的王朝帝业!在这里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宣告成立,在这里明代帝王们接受万国来朝,也是在这里,三度沦陷列强之手,化作人间炼狱。强盛过,辉煌过,也衰败过,落寞过,自岿然。

明清皇宫

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这背后都有着一座古城的影子,厚重的历史让这座城市凝聚了中国人太多的情感,她的每一次变迁都牵动国人的心弦。任何人对于北京的破坏,都将背负起沉重的历史债,记录到民族的记忆中。也因此北平的和平解决才来得如此珍贵,放眼世界,这种和平解放也是难能可贵的经验。

在北平和平解放的背后,有着怎样战略意义,值得我们深究学习呢?

北平入城式

首先第一点:顺应民心

北京在明代除了被称作京师,还有着顺天府的称号,意思是顺天应命之所,背后虽然有着封建迷信的思想,却表达了古人顺应天命民意的朴素追求。北平的和平解放,恰好顺应民心,也正好对应北京顺天府的古老称呼,莫名有着奇妙的千古默契感。

顺应民心,意味着想民之所想,行民之所望。1949年的中国百姓想得到的是什么呢?和平!长久的战乱已让这片大地饱受摧残,和平来之不易,才让民众倍感珍惜,也更加渴望。北平的和平解放,便是释放出和平的信号,并且作为前朝故都、近600年的首都记忆,北平释放出来的和平信号可谓是核弹级别,将全国人民震醒,为接下来迅速解决全中国做出了重要铺垫。

原明清皇家别苑,今寻常百姓的公园

其次第二点:霹雳手段,菩萨心肠

北平和平解放是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的典范,可谓印证了一句老话,所谓霹雳手段,菩萨心肠。

北平和平解放的背后,是无数人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太多人的心血,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对天津攻防战的胜利,13万人守不住一座大城市,即使再多人又如何?这是霹雳手段,震慑敌人所用,也正是在这种威慑下,产生了北平方式、绥远方式,促成了两地的和平解放!

战争前期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争取为辅,当掌握优势后,攻心为上,攻城为辅,孙子兵法谋攻篇说道: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战争方式,尽可能促进和平,或许才是战争的真谛。

战争不仅有战时的惊险刺激,更多的是战后满目的疮痍

最后一点:保护国家财富

美国从南越撤离西贡陷落时,大批民众逃离,伴随而去的是大量人才的流失和财富的外流,某种程度上来,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与这帮出逃的越南人有着一定意义上的联系,这对于一个一穷二白的新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若是能够和平解放,或许这种国家财富的损失才能降到最低。

西贡陷落

21世纪整体来说,还是一个和平的时代,在和平的时代里,对于一个小国来说什么资源才是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的?答案是旅游资源!不需要太多的投入,不需要对自然破坏性开采,完全在一个小国的承受范围内,对于一国首都来说,必然也有一定的历史,存在着古迹,能够和平解放,意味着这些古迹都能完整地保留下来。

古代中国建造了太多恢弘的建筑,如阿房宫、汉长安、大明宫等等,可是尽皆在改朝换代的战火中化为灰烬,只能从后人的复原图中一窥曾经的壮丽。若是能够和平解放,这些古迹留存至今,该是怎样的震撼!对于国家来说,又是怎样的财富。

大明宫图

02 上海金融战

要学的第二步,便是上海金融战的经验。

1949年5月12日,上海战役打响,仅用了16天于1949年5月27日,号称重兵防守的堡垒上海宣告解放,然而战争的硝烟尚未完全褪尽,经济上的斗争已然暗潮汹涌。

5月28日清晨,取胜的人民军队上海街头睡觉

上海解放之时,中央银行还剩下6180两黄金,被国民党运走的财富据已公开的史料来看,多达277.5万两黄金、1520万银元、1537万美钞,这些都是人民的血汗钱,却被轻易搜刮后,运往国外。银行没钱,市场没货,恶性通货膨胀迫在眉睫。

早在1948年蒋经国空降上海,推行金融改革,民间戏言打老虎,却惨遭失败。放在古代王朝统治时期,蒋经国这身份,妥妥地太子爷,然而过江龙打不过本地虎,1949年的上海背后的水有多深,可想而知。等到上海解放之时,这座近代中国最为繁华的城市,凝聚国民政府大半心血打造的国际大都市,百业凋零,物价飞涨,辛勤工作的百姓穷困潦倒,投机倒把的资本家们坐地生金,财富蹭蹭上涨,与疫情期间某国富豪们身价倍增有得一拼,这里就不报对方国家身份号,大家心知肚明。

整个上海陷入恶性通货膨胀之中,物价飙升程度骇人听闻,整个世界都在观望,全世界都不相信有人能够治理好上海,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放话喊道,新政权解决不了经济问题,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当此之时,上海金融战不仅仅关系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命运,更是肩负着新政权能否在全国站稳脚跟的重担。

上海解放前物价变化

过程就不再赘述了,展开了一篇文章都说不完,这里只说一下最终的结果,市场供货充足,市民安居乐业,投机商败兴而归,政府大获全胜!

上海金融战争的背后,我们又能学习到怎样的经验呢?我不是金融专业出身,不懂这里面的门道,对比历史,我总结了一点结论,供大家参考。这个结论就是,想要打赢金融战,核心在稳定人心,关键在于稳定币值,重心在于稳定物价,最终目标在于市场平稳运行。打赢一场金融战争,最核心的秘诀在于稳定人心,金融市场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任何价值依托,靠的是参与其中的人不断地买进卖出,当人心稳定金融市场也会跟着稳定,这背后从币制到物价都需要充足的物资供应来保障这种人心的稳定,若是没有一个稳定的统一的庞大市场作为支撑,金融市场再怎么的繁荣也是空中楼阁,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是脆弱的,这也是为何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东南亚小国被横扫一空,却无法战胜拥有稳定的庞大市场的中国,感谢国家统一,人民的财产才能安稳保留在百姓手中。

金融风暴

03 终章

一个政权从0到1在废墟上建立,面临的困难超乎想象,这里提到的两个场景也只是新中国建国历程中的冰山一角,困难不可怕,遇上解决便是!一时的苦难挡不住最终胜利的曙光,前途一定光明,未来一定美好!

苦难磨砺着人民,也塑造着民族,当新生来临时,整个民族也会焕然一新,爆发出蓬勃的力量。加油,中国!加油,阿富汗!加油,世界!

我是青衫弹史,本文3000字,感谢您的阅读,如果喜欢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呗~原创图文,请勿转载~

▲留言评论、点赞收藏、关注赞赏,支持

本文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