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骂郭沫若,还骂得那么难听

2020年12月11日22:20:05 历史 1104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郭沫若,还骂得那么难听 - 天天要闻

近现代史出现了许许多多文学界牛人,他们是文坛大家,不少作品都被收录进我们学习的课堂课本课文中,鲁迅,老舍,茅盾,巴金,林语堂,朱自清,郭沫若……

这其中,最为特殊的就是郭沫若,因为在课文中,郭沫若的文章只是泛读,并经常会看到抨击郭沫若的文章。

论才气,郭沫若在近现代文坛大家中当仁不让排第一,他集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各类桂冠于一身,有些是官家送的,但大多倒名至所归,他的甲骨文研究、浪漫主义新诗和充满激情的回忆录,皆是无可否认的传世之作,他还是第一届研究院院士。

可为什么这么一个优秀的人会招来这么多人的痛骂,甚至连鲁迅都狠骂郭沫若,说他是条狗,才子加流氓。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郭沫若,还骂得那么难听 - 天天要闻

一、风流不自制

年轻时,郭沫若就经常出入风月场所,任大学校长后,郭沫若依旧我行我素毫无节制。

郭沫若和第一任妻子张琼华的婚姻,是父母包办,成婚五天后,郭沫若离开家乡前往日本,张琼华却在他家为他侍奉父母,恪守妇道,孤独终生。她为郭沫若守了一辈子活寡,甚至没有得到郭沫若半分怜悯。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郭沫若,还骂得那么难听 - 天天要闻

到日本后,郭沫若喜欢了一名叫佐藤富子的护士,郭沫若猛烈追求把她追到手后成婚,佐藤富子为郭沫若生下四子一女,几年后郭沫若毅然决然单方面斩断和佐藤富子的关系,独自回国。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郭沫若,还骂得那么难听 - 天天要闻

回国后,郭沫若见到了自己第三任妻子于立群,第一眼就被她吸引,随后疯狂追求到手,成婚以后,于立群为他生下六个孩子。

这期间,郭沫若的日本妻子佐藤富子对郭沫若念念不忘,带着孩子来找郭沫若,发现郭沫若早已另有妻室的她,伤心欲绝回到日本,卖了她和丈夫居住的房子,孤独凄惨离世。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郭沫若,还骂得那么难听 - 天天要闻

郭沫若的感情故事却还未结束,郭沫若看妻子于立群的姐姐于立忱身材曼妙面容姣好,对于立忱也展开了追求,于立忱爱慕郭沫若才华,耐不住大文豪的追求,两人同居了,后来于立忱怀孕,郭沫若知道后态度大变,逼着于立忱打掉孩子,出院后于立忱随即自杀。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郭沫若,还骂得那么难听 - 天天要闻

其妻子知道此事后大受打击,跟着也自缢身亡。

跟着郭沫若的女人没一个好下场,用现在的话说,郭沫若十足始乱终弃渣男,看完是不是连你也想跟着骂。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郭沫若,还骂得那么难听 - 天天要闻

二,摇摆无立场

有很多批评文章对郭沫若学术人品持否定态度,也有人说不符合历史事实。

但郭沫若的文章文风的确很有争议,有人骂他趋炎附势墙头草,见风使舵摇摆不定,得势时疯狂捧歌颂,倒势又跳出来批判讨伐,完全没有自己的立场,所以有人给他外号:铮铮风骨郭沫若。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郭沫若,还骂得那么难听 - 天天要闻

三,损毁古文物

郭沫若作为考古学家,挖掘古陵墓无可厚非,但由于当时年代技术条件有限,强行挖掘古墓会造成保存古文物技术条件不足而造成风化腐烂等重大损失。

郭沫若主张对明十三陵挖掘时,很多考古学家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技术条件有限,挖掘古墓会造成保存古文物技术条件不足而造成风化腐烂等重大损失,但郭沫若以自己巨大影响力,强行挖掘明十三陵,许多文物出土后顷刻氧化损毁,造成大量珍贵文物损失。

郭沫若为了自己私欲,还要挖开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墓,幸好总理伸手阻拦:十年之内别开帝王陵!

高宗墓诸多文物才幸免于难。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郭沫若,还骂得那么难听 - 天天要闻

郭沫若对文学上的成就,我们不能否认,但他的文学成就并不能掩盖卑劣的人品和历史的罪责。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张天蔚病逝,享年71岁 - 天天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张天蔚病逝,享年71岁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编委会主任、编审张天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6月29日21时19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逝世,享年71周岁。张天蔚老师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潜心编审、躬耕出版工作,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出版事业,为上海交通大学出...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 天天要闻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据外交部网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个别反华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华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恶意言行,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中菲关系。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决定,对在涉华问题上表现恶劣的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 天天要闻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时,香港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周霁、香港特区政府高级官员、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仪式。 在活动现场,香港警察管乐团奏乐,护旗方队用中式步操护送国旗和区旗入场。随后,现场全体肃立,国旗...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 天天要闻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今晨8时许,伴随着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致敬。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的“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融合了庄严仪式、文艺汇演、文物见证与红色体验等多种形式,深情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