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前一德国人冒死救下25万中国人,晚年遇难我国捐1亿救助

2020年12月11日20:35:30 历史 1098

“9月22日,一个从防空洞里往外张望的女人的脑袋没有了。”

“10月17日,许多人都在谈论日本人使用毒气的事,日本人声称,已经查明中国人使用毒气的事,这一定是借口,他们在先发制人。”——贝拉日记

83年前一德国人冒死救下25万中国人,晚年遇难我国捐1亿救助 - 天天要闻

83年前,也就是1937年,一个德国人和妻子来到中国烟台后,看到战乱中国的人民,痛心不已,他没有多大的权力,只能写下日记,记录每天自己所看到的事情,并用自己有限的条件拯救了25万中国人。这份恩情,我们磨齿难忘,当得知他晚年遇难的时候,中国人募捐了1个亿来救助他,这个人就是约翰·贝拉。

1882年,贝拉出生在德国汉堡,他是一个商人家庭,父亲还在时是位不错的船长,但没陪伴他几年,就去世了,贝拉毕业之后,为了照顾家里,就去了商行当伙计。1908年的时候,他来到了中国西门子公司,也从此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1934年,他加入了德国纳粹党,加入时,他一定想不到,自己今后会被这个身份所连累。

83年前一德国人冒死救下25万中国人,晚年遇难我国捐1亿救助 - 天天要闻

在中国的时候,他认识了妻子,并且在这个地方,两人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当时的中国虽然落后,可是他深深的爱自己的工作,也爱这片土地,因为在这里,有他和妻子最美好的回忆,他还曾想和妻子在这片土地上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如果要定居的话,也是可以的,不过他没想到,20多年,这个想法会被彻底打破。

1931年,这是艰难的一年,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7月15,日本人制造了王宝山事件,紧接着又发生了特大洪水,5000万人以上人民受难,之后又发生九一八事变,国家一时陷入危难之间,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这时候的贝拉,已经被任命为德国纳粹党的南京副部长。

83年前一德国人冒死救下25万中国人,晚年遇难我国捐1亿救助 - 天天要闻

到了1937年,怀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贝拉,看着受苦的百姓们心疼不已,当时南京保卫战失败,南京这个方寸的土地,成为了日本人作恶的天堂,在贝拉的日记中提到:“晴天本来是绚丽美好的,在这里成了最可怕的时候,因为只要是晴天,日本人的飞机就会来轰炸。”同时,人们也在每天祈雨,贝拉1937年9月26号写道:“下雨天我们就有和平。”

在日记里面,贝拉将自己和南京城的百姓绑在一起,他并非用“我”或者“他们”,而是用到了“我们”。南京失守后,这里发生了一场长达6个星期的屠杀,整个城市陷入一片血泊之中,这个见证了中国历朝历代繁华的地方,瞬间沦为人间地狱。贝拉和百姓们是有感情的,是一心的,面对这场浩劫,他决定做点什么。

83年前一德国人冒死救下25万中国人,晚年遇难我国捐1亿救助 - 天天要闻

于是,他在自己小院外挂了一名德国国旗,这样日本人就不敢进来,之后,里面挤了600个中国人,可是,城里面还有这么多百姓,这点地方,完全不够啊!他联合自己的外国朋友,将自己以及他们工作的地方,设置了25个难民收留所,而这25个收留所拯救了25万中国人。

之后,贝拉的被日本人举报了,在中国的西门子公司也开不下去了,贝拉被带回了国,但是,其中25万人,避免了那场屠杀。二战结束后,世界太平了,可是贝拉却因为自己是“纳粹”而被逮捕,并且丢了工作,一家陷入了困境。

83年前一德国人冒死救下25万中国人,晚年遇难我国捐1亿救助 - 天天要闻

1948年,贝拉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因为特殊的身份,很多工作环境都不需要他。当这个消息传入中国的时候,南京的百姓们,虽然自己不富裕,但是给贝拉募捐了1亿元,换成美金之后是2000美元,帮助贝拉他们一家人,在危在旦夕的时刻,撑了过去。

83年前一德国人冒死救下25万中国人,晚年遇难我国捐1亿救助 - 天天要闻

然而贝拉却在自己生活稍微好转的时候,突然中风,于1950年1月离开了人世。为了纪念贝拉,1997年,约翰·贝拉的墓碑被迁到了南京,南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善良的德国人,也将永远铭记他的恩情。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