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遭到惨痛失败后,他仓皇回到巴黎宣布退位。而后续结果是拿破仑被流放到了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为什么拿破仑要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呢?这其中的因素很简单。
不过,我们要清楚一点,拿破仑在1815年6月滑铁卢战役失败后于当年10月份被流放,是拿破仑人生中的第二次被流放,而且距离第一次被流放(也就是1814年5月)时间不过17个月。更重要的是第二次是在东山再起的计划失败后的重新流放,只是第二次被流放的十分遥远,以至于是众多人认为反法联盟对拿破仑的处理是否过于仁慈。这也衍生出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反法联盟明知拿破仑雄心未灭依然没有处死他而是流放他?其二是拿破仑为什么会被流放到距离欧洲遥远的圣赫勒拿岛?
而在滑铁卢战役失败后,拿破仑所处的环境变得非常恶劣,不论是法国还是欧洲其他地区,许多人将他视为大灾星,给欧洲带来了众多灾难。此时,欧洲许多国家不希望再像1814年那样将拿破仑流放到海上的某个岛屿就这样仁慈的了事,而是直接将他处死。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包括了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甚至法国国内也有不少人希望将拿破仑处死。至于处死拿破仑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们已经不做考虑了。
因为从拿破仑于1815年3月重建法兰西第一帝国(也就是后世俗称的百日王朝)到1815年6月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短短三个月时间,欧洲失去的人口数以万计,损失的经济更是以千万英镑为计算。如果再加上从1803年5月至1814年3月拿破仑在欧洲发起的诸多战争给欧洲各地所带来的一系列损失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时候对拿破仑恨之入骨的国家有奥地利、普鲁士、沙皇俄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即便是在法国国内,对拿破仑产生怨恨的人也开始增加(这主要为法国的资产阶级),有甚者将1789年以来的所有劫难都嫁祸于拿破仑一人。
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的最后结局没有被处死反而是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原因无他,这其中最大的推手就是英国人。
虽然英国与法国有着数百年的恩怨情仇,而且拿破仑一手打造的大陆封锁体系使英国经济在1811年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但是受到拿破仑个人魅力的影响,拿破仑在英国国内拥有众多的铁杆粉丝,他们中有不少还是国会的议员。当拿破仑以俘虏的身份坐船被送往英国时,他下船后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向他摘帽以表致敬。英国人中对拿破仑表示有好感的人就不乏我们所熟知的威灵顿公爵。1815年6月拿破仑战败后,威灵顿在如何处理拿破仑的问题上就认为拿破仑不应该被处死。当初,就是威灵顿在伊比利亚半岛和滑铁卢与拿破仑的军队进行了激烈的厮杀。而威灵顿对拿破仑的好感并不局限于拿破仑所创造出的诸多辉煌,也在于滑铁卢战役中与威灵顿并肩作战的阿克斯布里奇伯爵(同时也是威灵顿的仇人)被法国人的一发炮弹打中腿部,致使阿克斯布里奇伯爵永远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而阿克斯布里奇伯爵的受伤和滑铁卢战役的胜利,对于威灵顿来讲简直是一箭双雕。
那么阿克斯布里奇伯爵的受伤为什么也会成为威灵顿增加对拿破仑好感甚至成为拿破仑没有被处死的一个原因呢?因为阿克斯布里奇伯爵曾经因为一件丑事给威灵顿的弟弟带了一顶绿帽,并在当时闹出了不小的轰动。阿克斯布里奇伯爵的做法也给当时的威灵顿带了半个绿帽子,让威灵顿一时之间丢尽了颜面,这让威灵顿对阿克斯布里奇伯爵产生了仇恨。而在滑铁卢战役中英国更是安排阿克斯布里奇伯爵作为威灵顿的副手,二人并肩作战又让威灵顿痛苦不已。当战斗中法国人的一发炮弹恰好击中阿克斯布里奇伯爵的腿部后,阿克斯布里奇伯爵痛苦的样子也被威灵顿看在眼中,这对威灵顿来讲简直是拿破仑给自己出了一口恶气。当然阿克斯布里奇伯爵无论怎么讲也是自己的副手,威灵顿在看到阿克斯布里奇伯爵受伤后还是要表现出一副同情的模样。
再者,拿破仑战争的胜利也让英国完成了雄心霸业——正式建立起了日不落帝国并在接下来的近一百年中愈加辉煌,而欧洲大陆再次恢复了均势。这些都让英国很满足。对于如何处理拿破仑,英国人自然可以表现的大度一些。而英国人凭借自己首屈一指的强国地位和拿破仑战争中的积极表现在反法联盟中的话语地位自然不言而喻。故而拿破仑没有被处死,英国人在其中起到了巨大作用。顺便奥地利最后考虑到处死拿破仑所产生的诸多不良后果也放弃了处死拿破仑的决定。
当然在让欧洲诸国放弃处死拿破仑的事情上,双方依然是争论了许久。而为了防止拿破仑再次悄悄坐船回到法国去重新开启自己的野心道路,反法联盟最终于1815年秋天同意将拿破仑流放到距离欧洲非常遥远的圣赫勒拿岛上。这还并不算完,英国还特别派人监视拿破仑的一举一动,这样便彻底断绝了拿破仑东山再起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