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命运如何?传国玉玺又是否仅此一枚?

2020年07月15日17:40:13 历史 1154

封建王朝里常见的“传国玉玺”一开始确实是只有一枚,那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以“和氏璧”雕成的玉玺,历代沿用,有的时候还对其进行增补。

但是这东西实在是命途多舛,丢了很多次,也出现了很多赝品,最后直到明朝,皇帝才彻底放下了对它的执念。

传说中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命运如何?传国玉玺又是否仅此一枚? - 天天要闻

和氏璧和传国玉玺的传奇经历

说起“传国玉玺”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和氏璧。

关于这块和氏璧,很多人都听说过它的两件事情:

一件是两任楚王不识货,将好心献玉的卞和砍去了双脚,最后才发现这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美玉,所以命名为“和氏璧”;

另一件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但是两者之间差了400多年,在这些年里,和氏璧失踪过一次。

楚威王在位期间,这块和氏璧也就算一块比较不错的玉石而已,并没有什么太特殊的地方,所以就将其赏赐给了相国昭阳。

但昭阳没保管好,和氏璧出现了一次失踪。

昭阳怀疑是门客张仪偷的,所以打了他一顿,赶出了家门。张仪估计也是冤枉的,最后没有找到和氏璧不说,张仪也一气之下来到了秦国,做了秦国的相国。

传说中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命运如何?传国玉玺又是否仅此一枚? - 天天要闻

而和氏璧几十年后又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了赵国,于是就有了“完璧归赵”的故事。

秦昭襄王虽然没能从蔺相如手中夺下和氏璧,但随着秦王扫六合之后,和氏璧还是来到了秦国。

秦始皇面对这块曾经让秦国蒙羞的和氏璧,将其雕成了一枚印章,因为是皇帝所用,所以被称作“玺”,作为皇权交替的信物。

这块玉玺上刻了八个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据说,这八个字是出自书法大家秦相国李斯之手。

关于这块玉玺,现代人有人怀疑其真实尺寸并不大,只是一枚很小的印章。但这其实也是猜测,并不靠谱。和氏璧之所以出名,肯定是有特殊之处,所以能雕成一块大印也不是没有可能。

传说中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命运如何?传国玉玺又是否仅此一枚? - 天天要闻

这些都是猜测,得不到验证了,因为这块玉玺继承了和氏璧的传统,经常失踪。

这枚玉玺雕成之后,短命的秦朝没有使用太久,子婴投降,将其献给了汉朝。

汉朝一直用到西汉末年,都是这一枚玉玺,没有出现过问题。也就是在这20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普遍接受了和氏璧雕成的这枚玉玺代表着皇权。

它成为了一个承载皇权的信物。

所以,在王莽篡权的时候,他就派人去向孝元帝王皇后索要这枚象征着皇权的信物,但王皇后对其破口大骂,并且用这一枚玉玺砸向了乱臣贼子。

据记载,这枚玉玺在这一过程中摔破了一个角,王莽得到之后用黄金将其补足,这就是所谓的“金镶玉”。

王莽政权迅速失败,群雄割据,这枚玉玺也颠沛流离,先后辗转于元宾、李松、刘玄、赤眉军等势力之间,最后又回到了光武帝刘秀的手中。这一次一直沿用到了汉末。

直到董卓进京,一把大火烧毁了首都洛阳城,这枚玉玺短暂性的失踪不见了。

传说中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命运如何?传国玉玺又是否仅此一枚? - 天天要闻

最后据传是被孙坚在一个落井的宫女身上发现。

因为这枚玉玺,孙坚的势力遭到了明里暗里地狙击,最终落到了袁术的手中,并且以此称帝。

袁绍手中的那枚玉玺是个赝品,他私自篆刻的,想要另立朝廷,但没想到真正的玉玺就在自己的弟弟手中。

袁术被灭之后,这枚玉玺回到了汉献帝手里。

所以,有汉一代,自始至终用的都是这枚用和氏璧雕成的玉玺。

接下来就是曹丕通过禅让的方式,以魏国取代了汉朝,承接了这枚传国玉玺,并且在其上又增刻了八个字:

“大魏受汉传国之玺”

司马氏篡取了魏国,建立了西晋王朝,这枚玉玺自然就到了司马家族手中。

传说中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命运如何?传国玉玺又是否仅此一枚? - 天天要闻

后来就发生了“永嘉南渡”事件,晋朝绝大多数世家都逃到了南方,并且最终分裂成了南朝。

这枚玉玺也就在宋齐梁陈之间承继下去了。

隋朝建立之后,也获得了这枚传国玉玺,但因为短命而亡,导致这枚玉玺再次从历史的视野中消失,据传是萧后与元德太子带着这枚玉玺逃到了漠北。

所以,唐朝就成为了第一个在开国时没有玉玺在手的大一统王朝。

怎么办呢?唐太宗就刻了几枚赝品来替代,反正就是一枚印章嘛,真真假假的,或者有没有对于唐朝建立来说影响不大。而后来随着萧后等人的回归,这枚玉玺再次出现在了中原。

直到后唐,流传出来的玉玺真假就出现了问题。

因为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的时候就带着这枚玉玺,以至于其下落不明,经过五代十国的混战,谁也没精力去寻找这枚玉玺。

其重新问世是在宋朝,据说是一位农夫发现了传国玉玺,将其奉献给了朝廷。但这种故事一听起来就像假的,和朝廷自导自演的戏码很像,但都是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事情,只能认定这枚玉玺或许有问题。

传说中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命运如何?传国玉玺又是否仅此一枚? - 天天要闻

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北宋灭亡,这枚玉玺又失踪了。有人说是被掳去了北方,也有人说宋朝根本就没拿到这枚玉玺。

到了元代,坊间传言在市集中惊现了传国玉玺,这比宋朝的说法还让人不能相信。而朱元璋灭掉元朝,深入漠北,也没带回来什么玉玺,再次失踪。

这枚和氏璧雕成的玉玺最后的消息是在明朝,民间又有出现传国玉玺的言论了。

结果孝宗皇帝吸取了前朝教训,直接认定这枚玉玺是假的,官府不再关注玉玺的下落。

没有传国玉玺怎么办?逐渐从具体事物变成了一种象征

唐朝作为第一个不用和氏璧玉玺开国的大一统王朝,产生了两重影响。

第一个,将一些固有的存在实物的象征逐渐虚化。

中华文化当中有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比如说“鼎”、“剑”、“冠”、“镜”、“玺”等等,在早期都是有实物的,一般象征着权力。

但后来都逐渐地变成了一个虚指,并不一定需要确切的实物。

传说中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命运如何?传国玉玺又是否仅此一枚? - 天天要闻

比如“九鼎”在春秋战国阶段还很重要,但在后世大一统王朝来说,没见到哪个朝代还那么郑重其事地祭祀九鼎。

这一趋势从一些传入中华的文化里也能得到印证。

比如说佛家传入中原之后,为了立足就需要和本土文化进行融合,“禅宗”也是由此诞生,不靠修行,讲求“顿悟”就能成佛,这是中国思维影响下的产物。而很多佛教里面的一些名词,比如“菩提”、“舍利”、“浮屠”、“宝塔”等等事物,都在不断虚化。

而像日本这样接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国家,早期的发展和中华类似,其代表着王室传承的“剑”、“印”、“镜”等等事物,在当时和“传国玉玺”差不多,后来也逐渐虚化。

第二个,就是唐代为其他王朝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没有“玉玺”怎么办?自己刻。所以后世王朝里的“玉玺”就多起来了。

传说中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命运如何?传国玉玺又是否仅此一枚? - 天天要闻

清初的宫内就藏有各色“玺印”三十九方,现在故宫里面藏有清朝皇帝的玉玺一共二十五方。

所以,后来我们能见到的玉玺就各式各样了,有一个朝代历代帝王传承的“印绶”,也有帝王自己篆刻的代表其身份的“玉玺”。

现在北京“恭王府”万福园中,藏有康熙帝亲笔所写“福”的那座假山内部,其拓印的石碑上所刻玺印就是当时康熙帝的玉玺。

而真正的和氏璧玉玺早已经无人知晓到底长得什么样子了,是大是小,印文是什么样子,这些因为都属于十分机密的事情,自然不会有太详细的记载。

所以,和氏璧雕成的玉玺真正意义上失传了,即使是现在拿到了一个符合描述的印玺,也无从分辨其真伪。

传说中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命运如何?传国玉玺又是否仅此一枚? - 天天要闻

在玉玺没有失传之前,人们尚且能知道真假,但从唐代以后,各朝和现在其实差不多,都不认识真正的玉玺是什么样子。

所以,即使是号称拥有这枚玉玺的朝代,真正使用甚至传承的“玉玺”也不止一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河泊所遗址考古的三个价值 - 天天要闻

河泊所遗址考古的三个价值

金质“滇王之印”。 汉代木构遗迹。 本组图片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云南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古滇国是从战国延续至汉代的地方政权,属西南夷的一部分。公元前109年,汉朝在此设置益州郡,又“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史记·西南夷列传》)。 从设置益州郡开始,云南开启了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新篇章。 日前获评...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 天天要闻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经发展了广大的游击战争,是平地能够发展游击战争的证据。”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一天之内被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至临安。随即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但这只是一个幌子,是个缓兵之计,不久就被诬陷谋反,下了大狱。一时间朝野大骇!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 :“你们诬告岳鹏举谋反,究竟有何真凭实据?”秦桧奸笑一声:“其事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