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之韩信的领兵指挥行云流水,极大显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华

2020年04月19日14:45:29 历史 1100

聪明的韩信

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韩信的军事生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堪称奇迹,从来没有代过兵,打过仗,公元前206年六月被刘邦拜为大将,以"汉中策"帮助刘邦确定"东向争权天下"的方略。八月,首战就是陈仓之战,一战成名,韩信初出茅庐,成功地创造了我国战争史上由汉中进夺关中的战例,在这一过程中,韩信的指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显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华。

谈历史之韩信的领兵指挥行云流水,极大显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华 - 天天要闻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时才30岁出头,此前还没有带过兵,首战就是暗度城仓,可谓天意之作,此战对手是秦国名将章邯,韩信不能掉以轻心,为了能够顺利从陈仓道进入关中,先兵出岐山道,即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的那个地方,攻击西县,章邯不为所动,死死地盯着陈仓道和子午谷道,因为这两个地方是从汉中入关中的最近道路,章邯知道那是韩信施的障眼法,当韩信与此同时派了一万多人出子午谷道时,章邯却认为这才是韩信的主力部队,于是率主力部队赶往子午谷道口,因为章邯认为韩信兵出岐山是佯攻,兵出子午谷一定是主攻,所以当有人报告有汉军出现在陈仓道的时候,章邯仍然认为那只是韩信的障眼法,继续向子午谷道前进,直到报告看到韩信的大旗和刘邦的大旗才知道上了韩信的当,急忙掉头回师陈仓,这时韩信早就出了陈仓道并占据陈仓,章邯的部队来回跑了上千公里哪里还有战斗力,韩信的部队早就以逸待劳,初次一战章邯战败,章邯再次得到援兵与韩信相战的时候韩信已经把其他地方的兵力汇聚到一起了,章邯被彻底打败,三秦大地被韩信占有。

谈历史之韩信的领兵指挥行云流水,极大显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华 - 天天要闻

为了战胜章邯韩信做了两个局:一是岐山,一是子午谷,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正做足了,才能发挥出奇的作用,如果韩信不故意兵出岐山,章邯怎么能相信子午谷一定是韩信的主力部队呢?

韩信暗度陈仓之后占据关中,奉刘邦之命北上伐魏,兵到临晋关时魏王豹派柏直为将率5万精兵驻守在黄河对岸的蒲坂关,如果强攻伤亡很大,韩信留下几千人,布置了100艘战船,天天敲锣打鼓,装做正面进攻的样子,亲率大军偷偷地背上到夏阳这个地方,几乎没有魏兵把守。

谈历史之韩信的领兵指挥行云流水,极大显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华 - 天天要闻

没有船只,过不了黄河,韩信急中生智,命人砍伐木材,扎成有很多方格的伐子,命人买来很多陶罐,陶罐很大里面能蹲3个人,每个格子里放一个陶罐,人待在陶罐里划着木筏子过河了,既安全又载人多,史称木罂渡河,过河后打下安邑,直奔魏国首都平阳。

韩信为何不南下攻击魏国主力部队?因为平阳是都城,影响很大,况且魏王豹就在平阳,取了平阳能乱魏国军心,魏王豹听到消息大惊慌忙率一支部队迎战,被韩信部队逮个正着,平阳城守军见状弃城投降,柏直率领的5万大军回师都城,看到魏王被伏,都城陷落,没有抵抗全部投降,魏国七十二城全部投降,韩信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谈历史之韩信的领兵指挥行云流水,极大显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华 - 天天要闻

如果韩信渡河后南下攻击魏国主力部队,必定伤亡很大,其他城池攻下也要费很大力气的,魏国一战真是神来之笔!伐魏后韩信把主力部队南下支援刘邦,自己率领一万五千人来到赵国,赵国的主将是陈余,陈余也很厉害,当年被秦国主将王离二十万兵和章邯三十万兵围困在巨鹿这个地方,后来和项羽一道打破五十万秦兵围困,王离自杀,章邯投降,韩信和陈余的部队相遇在井陉这个地方,面对二十万的赵军,韩信布置了任务后说打完仗吃饭,属下都笑了,一万五对二十万,时间一个上午,这可能吗?

韩信既然夸下海口,自有安排,命令二千轻骑拿着汉旗藏在井陉城的对面山上,等到赵军全部出来,就把旗插上井陉城,自己把部队布置在河边,亲率几千人挑战陈余,出发前韩信说只要本帅亲自出马,陈余一定会全部出动,因为有便宜不占白不占,韩信还是懂心理学的。

谈历史之韩信的领兵指挥行云流水,极大显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华 - 天天要闻

陈余看到韩信把兵布置在河边,笑话韩信不懂兵法,率军全部出动,韩信边战边退,退到大本营后汉军作战很勇敢,打了一个上午没有胜负,赵军退回了,半路上发现井陉城全部是汉军大旗,赵军顿时大乱,陈余连忙杀了五个士兵都没有控制住局面,韩信的部队趁机杀过来,两面夹击,陈余被杀,赵军全部被伏,一个上午的时间,二十万赵军没有了,赵国被韩信占领。

韩信真乃神人也,试想如果陈余的部队不是全部出动,后面的旗就插不上井陉城,赵军就不会大乱,或者韩信的一万五千兵抵挡不住赵军的进攻,韩信的计谋也是实现不了,当然韩信作为军事家也考虑到这些情况了。

谈历史之韩信的领兵指挥行云流水,极大显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华 - 天天要闻

韩信灭了赵国后,下一个目标是齐国,项羽闻讯急忙派手下第一大将龙且率二十万大军援助齐国,面对龙且韩信不敢掉以轻心,因为龙且作战非常勇猛,但是韩信看到了滚滚而下的潍水,心生一计,连夜命人做了一万多个袋子装上沙土把潍水堵了,然后亲自出马过河挑战龙且,龙且率军追赶,韩信故意败退,等龙且过了河,韩信命人放开堵塞的潍水,龙且的部队被河水截断,龙且被埋伏在岸上的汉军杀死,龙且的部队乱做一团,一个上午二十万大军被消灭了,齐国也完蛋了。项羽闻讯大惊,慌忙派人游说韩信,三分天下,韩信不为所动。

谈历史之韩信的领兵指挥行云流水,极大显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华 - 天天要闻

韩信的经典之战就是垓下之围,项羽当时还有十几万部队,但是韩信不敢掉以轻心,因为项羽当年以三万人在彭城打败刘邦五十万大军,斩杀二十多万,不是韩信派人增援,刘邦的老命都没有了,因此该战韩信调集了刘邦手下的六十万部队,分五路把项羽团团围住,史称十面埋伏。

韩信采用车轮战的方式消耗项羽的兵力,打了一天项羽无法突围,晚上韩信用风筝绑上竹笛,据说风筝就是韩信发明的,竹笛发出哀鸣声调,汉军唱起楚歌,项羽的部队是楚国人,士兵听到楚歌非常思念家乡,也以为四面八方都被汉军占领了,乱做一团,趁着夜色都跑了,史称四面楚歌,第二天一早项羽发现自己的部队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带领几百人冲出重围,在乌江边自杀了。

谈历史之韩信的领兵指挥行云流水,极大显示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华 - 天天要闻

楚汉战争就此结束,韩信的五次战役为刘邦打下了天下,像韩信这样的军事奇才,既有震主之威和不赏之功,又不想背汉独立,与项羽、刘邦三分天下,惟一的全身保官之计就在于八个字:功成谦让,自善终身。但是他自己却不明白这个道理,最后血溅未央宫。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