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队买车到集体退车,雷军是怎么做到的?

2025年05月17日17:40:21 历史 1690

小米su7 ultra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争议引发大规模退车风波,事件仍在发酵,车主维权与小米的协商僵持不下。

打过王者荣耀的都知道,汽车的选装件就像游戏里“氪金”升级装备。谁能想到,小米会在这里翻车。

从排队买车到集体退车,雷军是怎么做到的? - 天天要闻

车主指控,选装的4.2万元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实测证明仅为装饰性挖孔,既无空气动力学效果,也未显著减重,部分车主认为构成虚假宣传。

雷军直播的时候强调过,说这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内部结构完全改变,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散热,官网宣传更是把它夸得神乎其神。

可谁能想到,首批交付后,车主们实测发现这前舱盖就是个“绣花枕头”。有博主用鼓风机对着挖孔机盖吹风,结果一点气流的迹象都没有。

还有车主把前舱盖拆解了,里面的结构和普通铝制机盖没啥两样,说好的连接刹车系统散热,根本没有!能产生下压力提升车辆性能也是泡影。

从排队买车到集体退车,雷军是怎么做到的? - 天天要闻

这哪里是什么性能配件,简直就是个“最贵”装饰品,花了大价钱,结果买到个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车主们能不气吗?

这还不算完,小米在车辆性能参数上也来了个“神操作”,“赛道模式”被锁定,与发布会宣传的1548匹马力性能不符。

车主们彻底坐不住了,全国各地的车主自发组建维权群,300多名车主联合录制视频要求无损退车。

更有车主启动集体诉讼程序,要求退一赔三。你想想,消费者满心欢喜信任小米这个品牌,花了不少钱买车,结果被这样“忽悠”,肯定得讨个说法。

从排队买车到集体退车,雷军是怎么做到的? - 天天要闻

面对这场风波,小米回应称,之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然后给出解决方案,对于未交付的订单,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

对于已提车和在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以表诚意。

可这方案一出来,车主们根本不买账。改配铝制前舱盖要重新排队30周以上,这时间成本谁来承担?

2万积分换算下来也就2000元左右,和4.2万元的选装费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这诚意明显不够啊!

从排队买车到集体退车,雷军是怎么做到的? - 天天要闻

值得注意的是,雷军自3·29事故后首次发声,但未直接回应退车问题,其微博设置评论门槛也引发热议。雷军说,“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雷军的公开表态,折射出小米汽车当下所面临的严峻局面。

从舆论场来看,截至5月11日,小米车主退车事件相关信息为10.56万条。其中,公众号平台传播数量最多,共3.6万余条,占比为34.06%;其次是微博平台,占比为31.84%;第三是视频平台,占比为30.24%。

从排队买车到集体退车,雷军是怎么做到的? - 天天要闻

舆论关注的焦点包括“跨界造车的信任危机” “智能汽车宣传边界” “碳纤维工艺可行性” “虚假宣传认定标准”等”,并对雷军造车的初心提出批评和质疑。

从“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到“年轻人的第一次维权”,雷军和小米是如何陷入舆论漩涡的?

到了5月12日,部分要求无损退车的小米车主得到客服回复,可以申请取消流程,但定金无法退回。

这让车主们更加愤怒,定金也是自己辛苦挣的钱,说不给退就不退,这不合理啊。

从排队买车到集体退车,雷军是怎么做到的? - 天天要闻

5月15日,有博主发文称,小米汽车高管与维权车主约谈三个多小时,但没能达成最终方案。并透露,“退订会直接造成小米汽车的崩塌。”

次日,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在其个人微博回应称:“整个过程本人从没说过谣传的信息,目前相关报道均为不实内容,请造谣传谣者自重。”

从排队买车到集体退车,雷军是怎么做到的? - 天天要闻

再说几句

雷军曾以亲民企业家的形象深入人心。他频繁活跃于社交媒体,与用户互动,甚至为车主开车门、捐款母校,塑造出接地气的人格魅力。

原本被视为用户之友的雷军,为何在近期几例营销事件中频频失利?雷军不是个例,它提醒那些在网上呼风唤雨的“大咖”,如何维护好“流量狂欢”与“工业敬畏”间的平衡,将成为未来破局的关键。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天天要闻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在中国收紧稀土产品对外出口的背景下,作为资源贫国的日本决定“出道成为稀土生产国”,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于海底资源。据日经亚洲7月1日报道,日本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但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日本的相关报道中,似乎连篇累牍地都在强调有望解决“有无”,却无人在意“成本”。...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 天天要闻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今年11月,曾经的八路军女战士付瑞芝将迎来百岁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战斗中的烽火硝烟,抗战岁月无疑是浓墨重彩且令人铭记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涌泉村。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闻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说长安的荔枝,我大吴越的杨梅表示不服。 当真不服。明朝的李东阳称杨梅“价比隋珠”,因为在京城想吃到它实在不易——荔枝运到京城,不过是“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