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父亲在抓捕现场壮烈牺牲!多年后,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2025年04月04日10:40:22 历史 7349
2003年3月15日,下午1点30分,临海古城派出所。派出所人头攒动,几位警察带好装备,出发前往一处聚众赌博的现场。
民警李双龙、陈钢在出发前,给副所长杨海升打了电话。电话那头,在家修门锁的杨海升直接应了一句,随后换衣出门。
这成为两人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个决定。
李双龙和杨海升冲进赌博现场。李双龙上去就和歹徒李某搏斗,对方抓着一把长刀直冲胸口刺来,李双龙下意识用左手夺刀,却不慎被李某割裂了无名指。
就在危急关头,李双龙突然被身后的人拽开,等他反应过来时,只见杨海升已身中数刀,却仍死死抓着歹徒的刀刃,用身体把歹徒顶在胡同的尽头......
歹徒很快被更多赶来的警察制服。杨海升在搀扶下艰难起身,往外头踉跄地走去。但他只坚持了六米,就再次晕厥了过去。

22年前父亲在抓捕现场壮烈牺牲!多年后,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 天天要闻

父亲杨海升牺牲那年,杨烜宇才刚满十岁,读小学三年级。
对于父亲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得模糊。甚至有时候,记忆似乎更多来源于别人的讲述。
他只记得,父亲一直都很忙,经常加班,晚饭也老是不回家吃。多数时候,只有他和妈妈在家随便对付一口。
家里的固定电话响起,妈妈听到“今天要几点几点回来,晚饭不吃了”这些话,也不生气,淡淡地回答,然后挂掉电话,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吃饭。
22年前父亲在抓捕现场壮烈牺牲!多年后,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 天天要闻
父亲粗粝的胡茬,或许是印象最深刻的细节。睡梦中,杨烜宇总会被父亲的胡茬弄醒,杨海升虽然回来晚,但一定会到房间里亲一亲儿子才离开。
3月15日那个周末下午,杨烜宇独自在家做作业。妈妈一直没回来,倒是杨海升的一位同事上门,什么都没说,把杨烜宇接到了医院里。
杨烜宇后来才知道,父亲牺牲的地方,距离医院其实不到一公里。只是杨海升肋骨骨折,被刀刺中肺部,伤势实在太重......
那天,临海城里很多人赶来献血。杨海升的妻子在急救室门口,牵着儿子的手,不知道等了多久,直到医生走出来,告诉他们一句:“对不起”。

22年前父亲在抓捕现场壮烈牺牲!多年后,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 天天要闻

杨海升生前与同事们的合照
杨海升原本可以做一名让人羡慕的“富二代”。他父亲是当地知名的企业家,产值超过千万元,甚至把儿子名字中的“升”也用在企业的名字里,意思明显:这个企业,未来就是儿子的。老父亲数次提议儿子离开警界,帮自己管理企业。
可杨海升都拒绝了,他想成为一名警察。
十几年后,儿子杨烜宇也成了一名警察。2011年,他进入浙江警察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杭州上城公安清波派出所,负责社区警务工作。

22年前父亲在抓捕现场壮烈牺牲!多年后,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 天天要闻

2018年,杨烜宇与母亲的合影
2021年,他被选调进分局刑侦大队,成为了一名刑警。
参与刑侦工作,是他的个人意愿。杨烜宇说,我希望能够参与更加复杂和重大的案件。
他所在的西部责任区,主要负责处理一些诈骗案件,尤其是指涉案金额超过50万元的诈骗案件。在这里每天流转的案件,错综复杂,不仅要耗费大量精力,甚至要持续侦破一两个月。
杨烜宇说,自己总是会不自觉想起父亲。父亲在做民警时,如果遇到这些棘手难题,他会怎么选择?他会怎么做?

22年前父亲在抓捕现场壮烈牺牲!多年后,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 天天要闻

宋林峰 摄影
杨海升牺牲后,唯一保留下来的,是他生前写下的33本日记。从穿上警服那一年开始,杨海升就开始写日记,无声地记录下他16年的从警心路。这些日记,也成为杨烜宇了解父亲最重要的方式。
“我就想象自己在跟爸爸对话。碰到这些问题,困境,甚至是长期面对的负能量,他会怎么去调整,又怎么积极地面对家人和生活。”

22年前父亲在抓捕现场壮烈牺牲!多年后,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 天天要闻杨海升烈士生前照片 

1995年的那本日记里,杨海升写下了一条关于儿子的记录。 
“5月2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到东塍将儿子接更楼住几天,因东塍流行一种大脖子病。”
杨烜宇说,他在日记里看到这一句,心里一阵酸楚。父亲刚去世那会,其实自己因为太小,没什么概念。总觉得警察这个职业,就和电视剧里拍的那样,受伤了,场景一变,医院里住几天就好了。直到父亲遗体火化的那一刻,自己才真正意识到,父亲走了。
他想起,父亲教会自己打乒乓球,是父子俩难得腻在一块的机会。
早些年,他常会做一个梦,父亲工作的派出所距离自己的小学,步行只需要十来分钟。那个下午,自己在学校里练习乒乓球,然后走去父亲的单位吃个中饭,再返回学校。
走着走着,天突然下起了雨,他捧着乒乓球拍,躲到了一个老房子的屋檐下。雨越下越大,他被困在了原地。这时,父亲撑着一把大伞,从远处快步走来,父子俩就这么在淅淅沥沥的雨中一路同行。
“我知道,其实每次我走回学校,父亲都会在身后慢慢跟着。我相信,我这些年的警察道路,他也一定在默默看着我吧。爸爸,您的孙子下个月即将出生,也请你放心,警察和父亲这两个身份,我一定都能做好。”杨烜宇说。
通讯员 钟冉 记者 李维和 实习生 陈李娜
编辑 贾凯 审核 蒋波 谢珂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家国共清明! - 天天要闻

家国共清明!

人间四月春,风起正清明。清明,是一个思念的日子,也是一个感恩的日子。思念逝去的亲人,在祭祀先人、回忆往事中,追忆传承家风;感念先烈的英雄壮举,革命先辈以血肉之躯标注不朽功勋、用澎湃热血捍卫家国尊严。梨花风起,家国共清明!让我们在怀念中感恩,在缅怀中奋进,守护山河锦绣,不负过往不负时代!来源:解放军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 幸存者仅剩28人 - 天天要闻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 幸存者仅剩28人

4月4日,2025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等共同祭奠在88年前遇难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工作人员敬献花篮,全体人员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鞠躬,死难者遗属代表和学生代表等依次上前献花,表达哀思。在仪...
UFC历史上最可怕的5次KO排名 - 天天要闻

UFC历史上最可怕的5次KO排名

自1993年成立以来,UFC已经见证了许多残酷的击倒。从豪尔赫·马斯维达尔(Jorge Masvidal)在UFC历史上最快的击倒——在5秒内飞膝击倒本·阿斯克伦(Ben Askren),到马克斯·霍洛威(Max Holloway)在UFC 300中在铃声响起前击倒贾斯汀·盖奇(Justin Gaethje),八角笼内的场景总是令人惊叹不已。当然,有些击倒比
红军墓的守护人|老兵在红军墓前一笔一划描红,“我也曾差点成了烈士” - 天天要闻

红军墓的守护人|老兵在红军墓前一笔一划描红,“我也曾差点成了烈士”

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梦摄影记者 刘中灿清明节前夕,在青山环抱的红军墓前,一位头发斑白的退伍军人正专注地为墓碑描红,他手持毛笔,饱蘸红色颜料,一笔一划,缓慢而有力地描摹着。这位退伍军人名叫舒在则,今年72岁,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坜上村六组村民。20年来,他风雨无阻,义务守护着狮子山上的红军墓。4月4日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