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老臣张廷玉惨遭乾隆抄家,抄家后,乾隆为何又乖乖收回成命?

2025年03月12日14:24:04 历史 1828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清朝的权力场上,风光一时的权臣,往往逃不过帝王的翻脸无情。

张廷玉,这位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重臣,曾是帝王最倚重的智囊,甚至破例被允准配享太庙,荣宠无双。

三朝老臣张廷玉惨遭乾隆抄家,抄家后,乾隆为何又乖乖收回成命? - 天天要闻

可谁曾想,到了晚年,他竟然遭遇乾隆帝亲自下令抄家,昔日的荣光顷刻崩塌。

然而,更离奇的是,乾隆抄家后却又出人意料地收回成命,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权谋较量?

血脉铸就忠魂,三朝元老威名显赫

提起张廷玉,就不得不说他显赫的出身。

张家祖上三代皆为内阁首辅,自幼熏陶,博览群书,才华出众,堪称天之骄子。

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从此踏上仕途,一路青云直上。

雍正皇帝即位,张廷玉已然成为朝中翘楚。

那一年,他48岁,巍巍乾坤,尽握手中。

作为皇帝最信任的大臣,张廷玉参与朝政、料理军务、主持科举......整个江山社稷,呼风唤雨。

功高盖主?非也,忠心耿耿,赤胆忠心,张廷玉视君臣如兄弟,只为江山万代,龙袍加身。

三朝老臣张廷玉惨遭乾隆抄家,抄家后,乾隆为何又乖乖收回成命? - 天天要闻

正是忠臣如此,雍正皇帝才会亲口许诺他"配享太庙"的无上荣光。

乾隆皇帝登基之初,张廷玉已年过花甲,白发苍苍。

然六十高龄,仍任军机大臣。

谁料想,这位尽忠为国的老臣,晚年竟落得一场劫难......

满朝风云突变,乾隆龙颜震怒

康乾盛世,表面风平浪静,暗流却汹涌澎湃。

众臣党争暗斗愈演愈烈。

乾隆十三年,68岁的张廷玉早已看破红尘,只想告老还乡,远离是非纷争。

他一纸奏折上呈皇帝,请辞官职,只求太庙配享,颐养天年。

三朝老臣张廷玉惨遭乾隆抄家,抄家后,乾隆为何又乖乖收回成命? - 天天要闻


谁知乾隆龙颜震怒,竟然直斥张廷玉"诸多狡诈,行事不端"。

一道圣旨瞬间传来:"着张廷玉革职,剥夺'配享太庙'资格!"虽说这是老臣自己提出的辞职,但乾隆此举,着实让满朝哗然。

原来,张廷玉想起乾隆尚在东宫时,承诺兑现"配享太庙"的旨意。

如今乾隆登基,他只不过想讨要这份许诺罢了。

岂料皇帝翻脸无情,非但不兑现承诺,还将张廷玉斥为奸佞之臣。

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细细品味,才知其中深意。

乾隆对这位辅佐先帝的老臣,早就心存芥蒂。

张廷玉每每以先帝遗命相要挟,在乾隆心中埋下怨怼的种子。

这份"配享太庙"的荣誉,更成了压在皇权之上的一座大山。

乾隆岂能容忍?

此外,老臣身边党羽环绕,门生故吏众多,在朝中树大根深,乃是皇权最大的威胁。

借此机会革除,正中下怀。

然而,"去君侧,存君威",乾隆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却冷不防下一幕惊心动魄的反转。

惊天丑闻曝光,抄家风暴席卷朝野

乾隆十五年,皇帝的一道密旨传来,令人大跌眼镜。

原来张廷玉的亲家犯下弊案,株连九族。

三朝老臣张廷玉惨遭乾隆抄家,抄家后,乾隆为何又乖乖收回成命? - 天天要闻

乾隆顺势下令,彻查张府!

消息传来,如晴天霹雳。

张廷玉虽已致仕,却猝不及防被卷入这场腥风血雨。

惶恐不安之余,他还来不及做任何辩解,一队锦衣卫已然杀到府上,将府邸围得水泄不通。

锦衣卫首领高声宣布圣旨:"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张廷玉亲家涉案,其必同流合污。

限卿三日之内,将府中财物尽数呈报。

敢有贰心,杀无赦!"言罢,锦衣卫蜂拥而入,将张府上下翻了个底朝天。

张廷玉的儿孙妻妾吓得花容失色,跪倒在地,苦苦哀求。

一片混乱哭喊声中,张廷玉脸色惨白如纸

他自问为官清廉,三袋为州,两袋回京。

如今这般大张旗鼓抄他的家,究竟为哪般?

一张长长的清单呈上来,上面赫然写着:白银36万两,古董字画无数,珠宝玉器不计其数......这一串串天文数字,仿佛张廷玉人生的审判书,将他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三朝老臣张廷玉惨遭乾隆抄家,抄家后,乾隆为何又乖乖收回成命? - 天天要闻

满朝上下一片哗然,纷纷指责张廷玉狼子野心,胆大包天。

谁能想到,堂堂军机大臣,竟是如此贪赃枉法之徒?乾隆更加怒不可遏,当即下旨,革去张廷玉一切官职,褫夺所有荣誉,发配边疆。

前途,毁于一旦。

然而,真相却在暗处潜伏,静静等待一个出场的机会。

"三朝之老"清正浮现,乾隆收回成命

张廷玉被抄家的消息,在朝野上下引起轩然大波。

众人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位曾经的权臣,到底有怎样的把柄落在皇帝手中。

就在此时,一份内廷奏折,悄悄呈到乾隆案前。

奏折上这样写道:"臣近日细查,张廷玉虽家资甚丰,然所得多为先帝所赏,屡次白银数万,明白纪录在案。

推本溯源,实属清廉,并无贪墨之嫌。

三朝老臣张廷玉惨遭乾隆抄家,抄家后,乾隆为何又乖乖收回成命? - 天天要闻

望我主明察,还先臣一个清白。"

乾隆凝视奏折,陷入沉思。

是啊,这三十六万两银子,乃是康熙、雍正两朝皇帝,赏赐给张廷玉的。

当年雍正登基,更是御笔亲书,将珍宝财帛悉数赠与。

这份恩泽,岂是他乾隆一人所能撼动?

再者,查抄张府,竟找不到任何不臣之心,妄图谋逆的证据。

整理出的诗词文章,字里行间皆是忠君爱国之意。

由不得乾隆不怀疑:是否错怪了这位鞠躬尽瘁的老臣?

乾隆沉吟良久,一锤定音:"着将所没收的财物,尽数还与张廷玉。"

至此,这桩震惊朝野的抄家风波,终于随着乾隆的一纸圣旨,慢慢平息下来。

三朝老臣张廷玉惨遭乾隆抄家,抄家后,乾隆为何又乖乖收回成命? - 天天要闻

张廷玉亦恢复了配享太庙的殊荣,在故乡安度晚年。

只不过一番风雨飘摇,白发人送黑发人,老泪纵横,心力交瘁,郁郁而终。

结语

有人说,张廷玉一生,实乃悲剧。

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到头来却落得个被抄家的下场,晚节不保,悲凉而终。

这究竟是他咎由自取,还是时势造英雄,不得不如此?

我更愿相信,张廷玉是时代的产物。

在那个君权神授、言官即斩的年代,任何人都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他用忠诚和智慧,在时代的洪流中尽力前行,虽历经坎坷,但终不负初心。

三朝老臣张廷玉惨遭乾隆抄家,抄家后,乾隆为何又乖乖收回成命? - 天天要闻

古人云:"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张廷玉虽遭乾隆猜忌,仍坚持不阿谀奉承,保持自己的操守和尊严。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去攀附权贵,巴结左右,反而愈发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这份睿智和洒脱,不正是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吗?

时过境迁,张廷玉的故事,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三朝老臣张廷玉惨遭乾隆抄家,抄家后,乾隆为何又乖乖收回成命? - 天天要闻

但那份可歌可泣的忠勇之心,却永远值得后人缅怀。

愿他的精神,能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久久地回响。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闻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个延续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开国君主必定上膺天命,获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续数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顺民心,得到了民众拥护的正当性。而真正赢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后代的文献中,成汤被描绘成一位体恤民众、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