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提干后我去看望首长,谁知他爱人开门见到我却慌了:你快走

2025年02月08日12:03:01 历史 1231

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文中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或所涉及的其它方面,均与现实无关(不含任何隐射)。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阿姨您好,我叫马强,是来看望首长的。”

马强刚获得提干的机会,满心都是对首长的感激之情,想着一定要去和首长当面告个别。

他来到首长家门前,抬手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首长夫人,她看到马强的那一刻,整个人瞬间僵住了,脸上的表情变得十分慌乱。

可此刻的马强还浑然不觉,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次看似平常的告别,将会彻底改变他今后的人生轨迹。


故事:提干后我去看望首长,谁知他爱人开门见到我却慌了:你快走 - 天天要闻



01

马强的童年,比同龄人要苦涩许多。

自打他记事起,就从未见过母亲的模样。

听父亲讲述,母亲在生他的时候遭遇了难产,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把他带到这个世界,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

从此,父亲既当爹又当妈,靠着微薄的收入拉扯他长大。

尽管日子过得艰难,但父亲从未让他受过委屈,竭尽全力给他最好的生活。

在父亲的呵护下,马强慢慢长大。

到了读书的年纪,父亲省吃俭用,供他上学。

马强也十分懂事,学习刻苦努力,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他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打算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十八岁那年,看着电视里解放军战士英姿飒爽的模样,马强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

他毅然决定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得知这个消息,父亲心里虽满是不舍,但还是选择支持孩子。

“儿子,到了部队,一定要遵守纪律,好好干,争取干出一番事业来!”

马强心里清楚,要是能提干留在部队,那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他虽然舍不得年迈的父亲,但更明白,只有自己变得强大,才有能力给父亲一个幸福安稳的晚年。


故事:提干后我去看望首长,谁知他爱人开门见到我却慌了:你快走 - 天天要闻



02

临出发那天,父亲站在村口看着即将远行的儿子,眼眶泛红,偷偷地抹起了眼泪。

这一幕被马强发现了,他走上前,拍了拍父亲的肩膀。

“爸,您别担心,我到了部队一定好好努力,不让您失望!”

到了部队后,马强训练格外刻苦。

寒来暑往,五年的时间转瞬即逝。

凭借着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马强终于迎来了提干的机会。

探亲假结束后,马强就要直接去边防部队报到了,他心里惦记着要和首长告别。

在部队里,马强表现一直很出色,这离不开首长的提携帮助。

他是个懂得感恩的人,特意买了些礼物,来到首长家。

马强轻轻敲响了门,很快就听到屋里传来一位女士的声音:“稍等,这就来!”

门开了,出来一位穿着得体、气质出众的女人。

马强猜她很可能就是首长夫人刘倩,赶忙打招呼:“阿姨您好,我叫马强,是来看望首长的。”

可刘倩没有回应,只是直勾勾地盯着马强,眼睛瞪得老大。

紧接着,她满脸慌乱地说:“他不在家,我们不收礼,你请回吧。”

刘倩刚要关门,屋里传来首长的声音:“是谁要找我啊?”

“他叫马强,说是来看望你。” 刘倩回答。

首长赶忙从屋里走出来,主动来到门口,热情地说:“哎呀,马强,你能来我就很高兴了,还带什么东西呀,快请进。”

马强一边和首长寒暄,一边进了屋。

刘倩犹豫了一下,随后关上了屋门。她心里乱糟糟的,找了个借口就进了厨房。


故事:提干后我去看望首长,谁知他爱人开门见到我却慌了:你快走 - 天天要闻



03

“听说你提干了,我很欣慰啊!”

“多亏了领导栽培,只是我要去边防部队了,所以来和您告别。”

“在哪都要好好干,可得给老部队长脸啊!”

两人正说着话,刘倩端着一盘水果过来了,说道:“招待不周,你尝尝这个。”

刘倩刚要走,被首长喊住了:“你别着急走,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小同志叫马强,老家是甘肃的,和你当初插队时是一个地方。”

刘倩苦笑着说:“我叫刘倩,你别客气,坐下吧。”

不过,刘倩还是离开了客厅。

她的思绪一下子飘回了 23 年前,那时候她还是一名女知青。

那是 1965 年,年仅 18 岁的刘倩,怀揣着对农村生活的美好憧憬,坐着列车奔赴甘肃的一个村子插队。

同行的女知青有十几个人,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她并不觉得寂寞。

到了村子,刘倩一下子就被那里的自然风光吸引了。

此后,她每天辛勤劳作,和土地打交道,日子过得十分充实。

村里有个叫马正道的男青年,长相帅气,在一众青年中格外显眼。

但刘倩对此并不在意,她一心扑在劳动上,满心想着要给这片土地带来新的变化。

平日里,她也很少主动和男青年聊天,表现得十分高冷。

可马正道却偏偏喜欢上了刘倩,总是找各种机会接近她。

但那时候大家谈的都是革命友谊,刘倩根本没意识到马正道对她的别样心思。


故事:提干后我去看望首长,谁知他爱人开门见到我却慌了:你快走 - 天天要闻



04

日子一天天过去,马正道的关心和照顾逐渐打动了刘倩的心。

一次,刘倩在劳作时不小心扭伤了脚,马正道二话不说,背起她就往村里的医务室跑。

看着马正道焦急的模样和额头上的汗水,刘倩心里泛起了一丝异样的感觉。

从那之后,两人的关系逐渐亲密起来。

在田间地头,常常能看到他们并肩劳作、互相交流的身影。

原本,刘倩和马正道都快谈婚论嫁了,可一封家书却打破了这份美好。

信是刘倩父亲寄来的,说她母亲病重。

刘倩心急如焚,连跟马正道告别的时间都没有,就匆匆赶回家。

等她回到老家,母亲已经病入膏肓,好在她还是见到了母亲最后一面。

父亲遭受沉重打击,一下子病倒了,刘倩只能留下照顾父亲。

就在这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刘倩多次委婉地向父亲暗示自己有了恋人,可父亲一听就情绪激动,大声说道:“你要是敢回去,就别认我这个父亲!”

“可是我怀孕了!” 刘倩哭着说。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还是不同意你走,不过孩子可以留下。”

刘倩心想,先把孩子生下来,等父亲身体好一些,再回去找马正道。

不久,刘倩生下了一个儿子,她满心欢喜,恨不得马上飞到马正道身边。

父亲似乎也很喜欢这个孩子,主动把孩子抱了过去。

谁也没想到意外发生了,父亲带着孩子消失了好几天。

刘倩心急如焚,担心父亲和孩子出了什么事。

直到她出院,父亲才现身。

刘倩一把抓住父亲的胳膊,急切地问:“爸,我的孩子呢?”

05

“你放心吧,我给他找了个好人家。”

“你怎么这么狠心,我要我的孩子!”

“你醒醒吧,我找关系联系了你那个相好的,他跟别人结婚了!”

刘倩的心瞬间碎了,既然马正道已经结婚,她就算回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在那个年代,女人未婚先育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她只能把悲伤藏在心底,后来刘倩在部队结识了现在的老公,也就是马强前来告别的首长。

只是,关于儿子的行踪,父亲直到去世都只字未提,这成了刘倩心中永远的遗憾。

此刻,看着眼前的马强,刘倩内心波澜起伏。

马强的模样和当年的马正道简直一模一样,而且他的出生地点就在自己插队的村子,这让刘倩不得不产生联想。

她敢肯定,眼前这个小伙子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马强第二天就要返回老家,跟首长告别后,他回到宿舍收拾东西。而刘倩这一晚却辗转反侧,彻夜未眠。

第二天天还没亮,刘倩就早早起了床。

她悄悄找出一张旧照片,随后叫醒了老公,说:“老公,我有件事想跟你说,你看看这个。”

首长接过照片,一下子愣住了,问道:“这是谁啊,怎么和马强长得这么像?”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刘倩一边流泪,一边把当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听完,首长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说:“我早就知道了,一直等着你自己释怀。”

原来,岳父早就把真相告诉了他,所以这些年他才会偷偷帮助马强。

当初,岳父把外孙送还给了马正道,还要求他不要再去找刘倩。

“你竟然什么都知道!” 刘倩有些忐忑,觉得对不起老公。

可老公却并不在意,说:“既然决定娶你,我就不会在意你的过去。这些年苦了你了,也怪我自私,没把真相告诉你。”

说完,首长把照片递给刘倩,“你自己做决定吧。”

刘倩拿着照片,果断穿好衣服,她决定去部队见儿子,和儿子相认。

巧的是,马强还没离开。

看到首长夫人竟然到部队来看望自己,他十分意外,问道:“阿姨,您有什么事?”


06

刘倩眼眶瞬间湿润了,她拿出那张老照片,说:“孩子,你看看这个。”

“这是谁呀?” 马强看到照片上的人跟自己很像,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是自己的父亲。

刘倩告诉他:“这是你的父亲,马正道!”

马强察觉到刘倩情绪很激动,心里满是疑问。

这时,刘倩又说:“儿子,我是你的亲生母亲,我叫刘倩!”

马强一下子愣住了。随后,刘倩慢慢向他讲述了那段过往。“是我对不起你们父子,我不配做你的母亲。”

“妈,你真的是我妈!你知道我爸这些年有多苦吗?”

马强也哭了,他心里明白母亲也有苦衷,这一切不能全怪母亲。

相认之后,来日方长。马强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找到父亲。“爸,我提干了!”

“什么,你提干了?” 父亲惊喜万分。

可马强却一脸心事,说:“爸,先别激动,我还有件事要跟你说。”

马强掏出那张照片,父亲看到后顿时愣住了,神色黯然地问:“你见过她了?她都跟你说了?”

“是的,母亲过得挺好。”

“她过得好就行。”

其实,当初岳父把孩子送回来时,马正道就明白了一切。

他理解老人的苦衷,也知道刘倩留在农村可能不会幸福。

有时候,他也会想,如果当初自己坚持去找刘倩,当面说清楚,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父子俩一起喝了酒,马正道心中的负担也减轻了许多。

这些年他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就怕儿子将来怪罪他。

但马强没有责怪父亲,也不恨母亲。

“也许这就是命运吧。” 马强说。

“是啊,儿子,咱们好好活着。” 父亲回应道。

不久后,马正道和一个女人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二战胜利80周年 走进纳粹德国投降的历史现场 - 天天要闻

二战胜利80周年 走进纳粹德国投降的历史现场

1945年5月8日24时,法西斯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开始生效时,由于时差原因,地处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国还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于柏林以东的苏联等国,已经是5月9日。因此欧洲各国将5....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成功的商人,最后都散尽家财,无一得到善终 - 天天要闻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成功的商人,最后都散尽家财,无一得到善终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尽家财且未得善终的情况,以下列举三位比较典型的: 吕不韦: 生平事迹:战国末年卫国商人,他以“奇货可居”闻名,通过扶持秦异人(后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国丞相,权倾一时。在执政期间,他组织编
【史志论坛】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程爽 - 天天要闻

【史志论坛】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程爽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本文载《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志硕果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族文脉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地方志部门作为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主要部门,在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随...
【史学争鸣】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翔 - 天天要闻

【史学争鸣】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翔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 翔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之一。传统观点认为周原位于今陕西关中地区,然而,综合水文地理、自然资源、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线索,可提出另一种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许并非局限于传统认知中的陕西岐山周原,而是涵盖了今四川绵阳一带。绵阳...
古代乐制与戏曲研究的新视角——黎国韬《古代教坊与文学艺术研究》序 - 天天要闻

古代乐制与戏曲研究的新视角——黎国韬《古代教坊与文学艺术研究》序

□吴承学黎国韬教授所著《古代教坊与文学艺术研究》一书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将在中华书局出版,请我写序。为了撰写序言,我重新阅读了国韬各种著述,并且大致了解了相关学科的学术史。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发了一些回忆与感想。壹1990年,我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到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国韬1992年考...
“情感中心”: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随札 - 天天要闻

“情感中心”: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随札

□李成晴一1925年,六十一岁的茹经老人唐文治在《自订年谱》中反思道:余向主道德教育,迨阅历世变,始悟性情教育为尤急。到了翌年,唐文治在《<南洋大学三十周年纪念征文集>序》一文又重提性情教育的新定位:“故夫有真性情,而后有真学问、真事业。余向主道德教育,及今思之,与其为道德高远浑噩之谈,毋宁言性情教育悱恻...
铭记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中国人 - 天天要闻

铭记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中国人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自由与奴役的殊死战斗中,中国与50多个国家的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战斗,并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现在可以“亲身经历”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现在可以“亲身经历”

VR展《转折·从头越》体验效果。受访者供图 戴上VR头显,“穿越”至90年前,一场惊心动魄的旅程拉开序幕。 “突破4道封锁线时,每到一次封锁线,就有墙从天而降,飞机从后往前掠过,结合音效,压迫感很强。在战斗场景中,我们在掩体中穿行,还有互动可以帮边上的战士取弹药箱。建模很真,被炮弹砸的时候,我忍不住晃动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