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之间的故事可以追溯到老祖宗那会儿了。在那遥远的岁月中,越南一直是咱中国的“亲戚国”,扑哧扑哧地沾光!
两个国的人就像老乡串门似的,常常来回走动,文化搅和得像锅里的汤,一家人似的亲热。这种平衡在19世纪中叶被打破。
1858年,法国小伙伴们跑去打仗,尽管清朝大大在一旁帮忙,越南还是成了法国的“二房东”。这一变化,给中越的关系种下了第一颗不搭理的豆子。
二战的大战闹腾完了,越南终于可以喘口气,开启了当家作主的好日子!国内却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
北越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快车道,得到了苏联和中国的热情支持;南越则像是粘在西方阵营的牛皮糖。
这俩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像两个顶着大风的家伙,压根不搭调,早早就给将来的矛盾埋下了种子。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越南可是苦逼得打了整整二十年仗啊!
1975年,北越总算把全国一家亲了,搞起了社会主义大集体。新政权采取了极端的社会主义改革措施,强行剥夺民众财产,导致经济急剧恶化。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统一后的越南却依然在火药味十足的路上狂奔。
恰恰相反,它对邻居们有着很大的心思,先后踏进了柬埔寨,还在中越边界闹腾。
1979年早春,冷风依然在中越边界上疯狂地搅局。当初一起扛枪,对着帝国主义大喊“滚”的兄弟,现在居然互相开火,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因为越南那边老是搞些武装斗争,掀起骚乱,抢咱地盘,搞得血流成河,中国忍无可忍,只好出手反击了。
“想当中国人”事实上,现在的广西崇左市和防城港市,仍然可以看到许多越南人聚集的村庄。这些村庄的建筑别具一格,带有尖顶、红墙绿瓦,与广西当地的房屋风格迥异,展现出浓厚的越南传统建筑风情。
同样在云南,当地接纳了超过6万的越南难民。其中有华侨,也有来自柬埔寨和老挝的难民,以及越南本地居民。政府已将两万多名难民安置在华侨农场,五千多人安置在农垦农场,甚至还有将近一百人进入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
根据历史记录,当时有75个国营农场用于安置难民。这些难民与中国人共同工作和生活,彼此之间完全没有歧视,政府对待难民的政策也相当优厚。
甚至到了1983年,云南省政府还为越南难民减免了需要上交的粮食负担,这使得他们的个人收入相比之下比当地人还要高。从1991年到1997年,陆续有3000多人通过17个批次回到了越南,但大部分越南难民并不愿意离开中国。
因为在这里,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融入了中国社会。他们学习当地的方言,练习普通话,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他们在内心深处已经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了。甚至还有不少人希望能够获得中国国籍,彻底变为一名真正的“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