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1213,不能忘,不会忘!

2024年12月13日10:03:04 历史 1714
19371213,不能忘,不会忘! - 天天要闻

今天(2024年12月13日),是第11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城曾遭遇的苦难,不能忘。日本侵略者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不会忘。以史为鉴,吾辈自强!

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

侵华日军在南京大肆屠杀

没有抵抗能力的无辜军民

南京遭受史上空前黑暗的六周

昔日繁华的古都变成人间炼狱

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坏

市内发生两万多起强奸、轮奸暴行

无数财物被掠夺

30万同胞罹难

1987年,南京初次统计大屠杀幸存者

当时认定的幸存者有1756人

近年来,这一数字逐年递减

截至今年12月1日

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只剩下32人

19371213,不能忘,不会忘! - 天天要闻

江边的屠杀

幸存者正在凋零

但真相不应沉没

常志强,当时9岁

他目睹了

父亲、母亲、4个弟弟被杀害

姐姐被刺5刀后被强奸

他回忆

日本兵用刺刀戳向母亲胸口

最小的弟弟被摔到了地上,哇哇大哭

日本兵拿起刺刀

对着小弟弟的屁股就是一刺刀

挑起后抛了出去

三个大一点的弟弟扑上去

拽、咬日本兵

均被残忍杀害

19371213,不能忘,不会忘! - 天天要闻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在王府园指认当年亲人遇害现场

余昌祥,当时10岁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

他已是个记事的孩子

想到亲人在浩劫中丧生

尽管过去了这么多年

他仍然悲痛万分:

“我父亲被日本兵拖去

叫他挑东西。

送过去以后,日本兵让他走,

结果一出来,

就用刀把父亲捅死了。”

19371213,不能忘,不会忘! - 天天要闻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右)注目凝视着南京大屠杀中遇难亲人们的名字

陈文英,当时12岁

如今的我们在黑白影像里

看到南京城堆满尸体的街道

对当时的她来说

是“脚底下走过的场景”‍‍‍‍‍

直到九十多岁的时候

陈文英还在怀念她的三姐‍

“我到现在仍然想她

小时候她对我最好

最心疼我。”

1937年12月

三姐的生命定格在了18岁

“多漂亮的姑娘

多好的姑娘

就给他(日军)糟蹋了

好好的一个人就没有了

人家讲她身上连一件布衫都不给她穿

连鞋子什么都没得”

19371213,不能忘,不会忘! - 天天要闻

九十多岁的陈文英接受回忆时,仍会颤颤巍巍留下眼泪

在当时

这样惨遭杀戮的同胞达30万

平均每12秒

就有一名同胞死于日军屠刀

这不是冷冰冰的数字

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无数家庭破裂

被残害的

可能是父亲、是母亲

是丈夫、是妻子、是孩子⋯⋯

亦可能是全家

19371213,不能忘,不会忘! - 天天要闻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最后一滴奶》

但令人愤怒的是

日本右翼分子

妄图抹杀、歪曲历史事实

更有甚者

认为大屠杀根本不存在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任何人要否认

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

历史不会答应!

30万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

14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

19371213,不能忘,不会忘! - 天天要闻

2023年,一群孩子在纪念馆“哭墙”前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姓名描新。

87年过去了

历经劫难的南京

已改换新颜

今天的我们

重温昨日的历史耻辱

是为了汲取今日奋进的动力

看那《和平宣言》,字字铿锵——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

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

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19371213,不能忘,不会忘! - 天天要闻

这是2022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我们必须牢记历史

不只是记住民族的伤痛

更有那不屈的抗争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谨记:

吾辈当自强!

我们牢记历史

更不是为了宣扬延续仇恨

而是要以史为鉴

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

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19371213,不能忘,不会忘! - 天天要闻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雕塑

今天,我们以国家的名义

祭奠30万遇难同胞

无论你在哪个城市

如果听到警报声

无论你在做什么,都请停下来

为遇难同胞低头默哀1分钟

19371213,不能忘,不会忘!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来源 | 人民日报微信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

监制 | 李金锋 李洁敏

主编 | 狄晓晶 赵东

编辑 | 魏娜

怀抱梦想、脚踏实地。点击关注大象新闻,获取更多优质资讯。

回复【客户端】获取大象客户端下载途径

回复【求助】获得大象帮媒体帮助

回复【商城大象商城优质好物等你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闻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选 学刊简介《国际关系前沿》是国政学人学术共同体发起创办的电子刊物,旨在述介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学理性、实证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国际关系领域主要期刊新近发表的学术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总第20期)。 获取本期《国际关系前沿》全文渠道1点...
河南一中学原党委书记受审,260多名同事旁听!曾借儿子婚宴、母亲丧葬收受下属礼金 - 天天要闻

河南一中学原党委书记受审,260多名同事旁听!曾借儿子婚宴、母亲丧葬收受下属礼金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5月2日消息,近日,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原党委书记徐卫东受贿案开庭审理。听着被告人的忏悔,参加庭审旁听的260多名昔日同事很受教育。公开简历显示,徐卫东,河南宁陵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央党校大学学历。2024年7月,徐卫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今年1月,徐卫东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
火急火燎韩德洙,悠哉拖戏金文洙,国民力量党统一要凉? - 天天要闻

火急火燎韩德洙,悠哉拖戏金文洙,国民力量党统一要凉?

韩国政坛这出大戏,真是越看越过瘾!5月4日,国民力量党刚把金文洙推上第21任总统候选人的宝座,第二天就火急火燎地搞了个“统一推进机构”,摆明要赶紧把前总理韩德洙拉进阵营。可这俩人,一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个悠哉得跟度假似的,愣是把党内统一
英伟达的东亚文化 - 天天要闻

英伟达的东亚文化

2025年3月1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黄仁勋在英伟达GTC2025大会上与一台机器人共同发表主题演讲(视觉中国/图)2025年4月中旬,在中美贸易局势变化、美国对AI芯片出口管制升级的敏感时期,英伟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应中国贸促会之邀访华。这次,黄仁勋一改最具标识度的皮衣造型,身着西服访问北京和上海。据新华社...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避寒编辑|避寒《——【·前言·】——》清朝灭亡那年,没人真以为他们会就此散场,太后还在,皇帝还在,兵还在,满人还没死心。东北是祖宗地,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