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差点断送红军全部家底的叛徒,毛主席第一次签署处决令

2024年12月08日19:13:03 历史 1418

提起井冈山时期的叛徒,大家第一时间可能会想起袁崇全。此人在红军处于“八月失败”的低谷时期,竟然带着红军主力一部投敌,还杀害了红四军参谋长兼红28团团长王尔琢,给革命造成了重大损失。

不过在袁崇全之前,还有一位大叛徒,如果不是毛主席深入湖口力挽狂澜,他几乎会断送掉井冈山红军的全部家底,这个大叛徒就是陈浩。

陈浩:差点断送红军全部家底的叛徒,毛主席第一次签署处决令 - 天天要闻

电视剧《井冈山》陈浩形象

陈浩是黄埔一期生,随卢德铭的警卫团参加了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时起义军统一混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陈浩的第3营被编入位于铜鼓的第3团。

起义军中央特派员、前委书记毛泽东当时就在第3团。在起义过程中,陈浩机智果敢,英勇善战,引起毛主席的特别注意。

起义受挫后,毛主席决定放攻打长沙的计划,将部队带往罗霄山脉中段打游击。当时师长余洒度、第3团团长苏先俊等人都极力反对,好在起义总指挥卢德铭坚决支持毛主席,部队才转向成功。而陈浩当时也完全赞同转战井冈,因此更加得到毛主席的欣赏。

三湾改编时,部队只剩下不到1000人,编制虚空,人浮于事,官多兵少,人心涣散。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毛主席决定将部队缩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第1团下辖第1、第3两个营,每营3个连。另外又组建了特务连。也就是说,全军缩编为7个连。

陈浩:差点断送红军全部家底的叛徒,毛主席第一次签署处决令 - 天天要闻

此时总指挥卢德铭已经牺牲,而余洒度、苏先俊等人并不赞同上井冈,整天牢骚满腹。所以毛主席在做通一些革命意志坚定的同志的思想工作后,通过会议表决的方式把陈浩推选为第1团团长。

毛主席当时的身份还是党的特派员、秋收起义前委书记。所以陈浩实际上是起义军的最高指挥者。

完成了“三湾改编”后,毛主席决定率领部队挺进井冈山去开辟革命根据地。要上井冈山,当然要先拜见“山大王”袁文才

当时很多人建议毛主席带一个营前去,如果谈不妥就干脆硬打。但毛主席坚决反对,因为井冈山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在当时已经是党领导下的赣西农民自卫军,袁文才还是共产党员,毛主席怎么可能让革命武装自相残杀?

拜见袁文才,毛主席只带了3个人,一个是宁冈县委书记龙超清,一个特务连副连长张宗逊,一个就是团长陈浩。

陈浩:差点断送红军全部家底的叛徒,毛主席第一次签署处决令 - 天天要闻

革命烈士曾士峨

实话实说,这时期的陈浩对毛主席还是忠诚的。见袁文才时,他腰别双枪,寸步不离,令袁文才不敢直视,双方最终达成革命共识。

1927年10月7日,毛主席、陈浩率部上了井冈山。

部队上井冈山后,毛主席一边做袁文才、王佐部队的改造工作,一边思索根据地的发展问题。

井冈山人烟稀少,茅坪、茨坪加大小五井总共只有不到2000人。秋收起义的队伍一上山,别说革命,只是吃穿用度便一下子捉襟见肘起来。所以,部队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勇于革命,敢于攻打县城。

10月21日,毛主席命令陈浩率领第1团(除特务连外)攻打茶陵县城。出发前毛主席向陈浩交待了三个任务。一是解救出被国民党反动政府关押的80多名农运骨干;二是发动群众宣传革命;三是完成任务后迅速返回井冈。

陈浩是黄埔一期生,很懂军事。他带着6、7百人的队伍,以一部乔装成国民党军队赚开城门,非常顺利地取得了一打茶陵的胜利,并成功解救出被关押的农运骨干,然后带领队伍返回井冈山。就在红军返回茶陵的当天,敌人出动1个团的兵力重新占领茶陵。

陈浩:差点断送红军全部家底的叛徒,毛主席第一次签署处决令 - 天天要闻

11月中旬,由于湘桂军阀战争不断升级,驻扎在茶陵的部队被调往前线,茶陵只有不到300人的地方保安队。于是应茶陵农会的请求,毛主席决定二打茶陵。

二打茶陵,毛主席交给陈浩等人的重要任务是,打下茶陵后帮助地方农委建立红色政权。茶陵将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地方红色政权,毛主席对此十分重视,对陈浩等人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搞好。

由于敌人正规武装已调走,二打茶陵更加顺利。谁知打下茶陵后,陈浩将毛主席的话根本不当回事儿,随便在军队中安排了一些大字不识的人接管了县政府。结果闹出了许多“县官升堂”之类的笑话。

而陈浩自己则带着徐恕、韩壮剑一帮人忙着敲诈勒索各行商户,用勒索来的钱整天吃喝玩乐。

陈浩:差点断送红军全部家底的叛徒,毛主席第一次签署处决令 - 天天要闻

陈浩等人的行为很快引起茶陵老百姓和当地农会的不满。一营党代表宛希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把陈浩一伙的表现写成信件,派人火速返回井冈山向毛主席汇报。

毛主席得知陈浩等人的行为后大失所望,在回信中严厉批评了陈浩。并授权宛希先组织当地农委会成员重新建立起真正的工农兵政府,由农会主席谭震林出任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

在茶陵的日子,陈浩等人整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本来就不想再回艰苦的井冈山了,加之如今受到毛主席的严厉批评,更加心生怨气,一帮人便暗中商量投敌。

驻守在桂东县的是国民党第13军,军长方鼎英曾经与陈浩有过数面之缘,对其甚是欣赏。于是陈浩便给方鼎英发去密信,欲带领部队前往桂东投靠。

陈浩:差点断送红军全部家底的叛徒,毛主席第一次签署处决令 - 天天要闻

电视剧《井冈山》余洒度形象

要知道在当时,除了曾士峨的特务连和还未改造完毕的袁文才、王佐的队伍,红军的全部家当都在茶陵!一旦被陈浩带领投敌,对中国革命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好在宛希先、张子清等人非常警惕,虽然还不完全知道实情,但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于是秘密派人报告了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后大惊,也顾不得脚疾了,第一时间派出曾士峨带领一个特务排先去稳定住陈浩等人。自己则带着袁文才的部队随后赶往茶陵。

曾士峨到茶陵后,成功骗取了陈浩的信任,这让陈浩更加肆无忌惮,在军事会议上,他猖狂地撕掉伪装,以拒不执行命令为借口将第3营营长张子清、1营党代表宛希先等忠于革命的同志统统控制起来,和徐恕等人带领队伍向桂东而去。

陈浩:差点断送红军全部家底的叛徒,毛主席第一次签署处决令 - 天天要闻

当部队走到茶陵湖口乡时,毛主席追上部队,在曾士峨的协助下,顺利将陈浩、徐恕等人一网打尽,并成功击退罗克绍团防队的攻击,成功将部队全部带回井冈。

回到井冈山后,毛主席召开了全军公审大会,亲自签署处决令,判处陈浩、徐恕等四人死刑,并立即执行!

陈浩,黄埔一期生,军事指挥能力突出,朱、毛会师前井冈山红军的最高指挥者,是毛主席心目中难得的将材,如果革命意志坚定,前途不可限量。可惜经不住腐朽生活的诱惑,叛变革命,早早结束了可悲可叹的一生。

陈浩:差点断送红军全部家底的叛徒,毛主席第一次签署处决令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天天要闻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在中国收紧稀土产品对外出口的背景下,作为资源贫国的日本决定“出道成为稀土生产国”,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于海底资源。据日经亚洲7月1日报道,日本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但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日本的相关报道中,似乎连篇累牍地都在强调有望解决“有无”,却无人在意“成本”。...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 天天要闻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今年11月,曾经的八路军女战士付瑞芝将迎来百岁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战斗中的烽火硝烟,抗战岁月无疑是浓墨重彩且令人铭记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涌泉村。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闻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说长安的荔枝,我大吴越的杨梅表示不服。 当真不服。明朝的李东阳称杨梅“价比隋珠”,因为在京城想吃到它实在不易——荔枝运到京城,不过是“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
你早,河北|一堂特殊的青春思政课;河北“独角兽”再增一家;紧盯国企领域“逃逸式辞职”;关税大限将至,谁是胆小鬼 - 天天要闻

你早,河北|一堂特殊的青春思政课;河北“独角兽”再增一家;紧盯国企领域“逃逸式辞职”;关税大限将至,谁是胆小鬼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习近平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10027.1万名】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10027.1万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