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主动和丈夫离婚,晚年当皮革女工客死他乡

2024年12月07日11:43:27 历史 1894

张爱玲的爱情故事轰轰烈烈,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母亲黄逸梵要比她勇敢。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主动和丈夫离婚,晚年当皮革女工客死他乡 - 天天要闻

黄逸梵的父亲叫黄宗炎,可惜的是,他30岁就在广西盐法道任上去世了。作为遗腹女,黄逸梵很早就被许配给李鸿章的外孙,张佩纶的儿子张廷重

只是,虽然两家门当户对,但张廷重确实配不上黄逸梵。张廷重应该庆幸自己出生在显赫世家,不然就他这股子扶不起的阿斗劲,也不会有多少成就。

张廷重依靠着自己的亲戚关系,谋得了一份闲差,即便如此他也不好好上班,整日里不是抽鸦片、赌博就是在嫖妓。后来甚至纳了一名妓女为妾,据说,他还被这位姨太太用痰盂打破了头。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主动和丈夫离婚,晚年当皮革女工客死他乡 - 天天要闻

张廷重染上吗啡瘾后,专门雇人给自己打针,医生都摇摇头感慨,他注射的吗啡都能毒死一匹马了。

黄逸梵嫁入张家后才知道,张廷重是真正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当初媒婆提亲时,将他夸得天上有地上无,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草包。张家是大嫂当家,她讲究节俭,就连肥皂都是能省则省,一向有洁癖的黄逸梵躺在被窝里嗅嗅,随后皱起眉头,就连自己睡的枕头都弥漫着一股子唾沫臭。黄逸梵没办法,只能从自己的私房钱里面支出一笔,让下人去给自己购买生活必需品。至于吃饭的菜更是难以下咽,她又得打开自己的箱子,给家里添点菜。

在这样的家里生活,黄逸梵只觉得压抑无比。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主动和丈夫离婚,晚年当皮革女工客死他乡 - 天天要闻

命运可能觉得黄逸梵过于命苦,于是给她送来一个小姑。15岁的张茂渊将嫂子黄逸梵看作天仙,后来有事没事就会找她去说话,黄逸梵的日子也轻松了一点。

成婚后,黄逸梵为丈夫生下一儿一女,其中女儿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张爱玲。孩子的出生并没有抹去黄逸梵的忧愁,她在张家熬了一年又一年。

眼看着黄逸梵已经31岁了,九年的婚姻几乎将她体内的热血抽干,张家成为囚禁她的牢笼,这是真正的度秒如年。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主动和丈夫离婚,晚年当皮革女工客死他乡 - 天天要闻

黄逸梵觉得自己不能这样一直下去,她要想方设法为自己谋求出路。思来想去,黄逸梵想到了自己的小姑子,她怂恿对方去留学,又借着陪张茂渊出国留学的名义出走国外。

黄逸梵不情不愿地当了10年的世家少奶奶,她离开时女儿4岁,儿子才3岁,船儿启航的那天,黄逸梵一个人伏在床上哭了好几个小时,纵然心有哀怨,对孩子们舍不得半分,可是,她已经受够了胡作非为的丈夫,受够了这个牢笼一样的张家,如果继续留下来,如果为孩子们继续容忍下去,她会枯萎的。在成为母亲之前,她首先是黄逸梵。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主动和丈夫离婚,晚年当皮革女工客死他乡 - 天天要闻

果不其然,黄逸梵离开后,张廷重就更加肆无忌惮,终日躺在烟榻上,和自己的姨太太聚在一起赌钱,纵然如此,他也没有忘记和放过妻子,他一直给妻子写信,请求对方回国。

相反,黄逸梵在欧洲的生活丰富多彩,她在美术学校学画,在英国穿着洋装参加聚会,她非常努力地自修英文,能够和外国人无障碍交流......在外面的黄逸梵是自由的,这里没有一地鸡毛,有的只有风光无限。

不过,午夜梦回间,黄逸梵还是会想到自己的孩子们。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主动和丈夫离婚,晚年当皮革女工客死他乡 - 天天要闻

一天,黄逸梵收到一封信,里面有张廷重的一张照片,为了催黄逸梵回来,张廷重给她写了一封保证书,他答应戒毒、遣散姨太太,黄逸梵的心动摇了,于是,她带着小姑子踏上了回国的道路。

黄逸梵回国后才意识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张廷重没过多久就开始继续抽大烟,不但不给家里生活费,还让黄逸梵源源不断的给家里贴钱,夫妻二人之间本就淡薄的感情已经消弭殆尽。

黄逸梵忍无可忍,她不能让这个家彻底毁了自己。于是,1930年,黄逸梵决定斩断一切,她专门请来了外国律师,协议离婚。张廷重别无他法,最后在上面签了字。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主动和丈夫离婚,晚年当皮革女工客死他乡 - 天天要闻

离婚后,黄逸梵搬去法租界居住,张茂渊也看不上自己的哥哥,直接搬去和黄逸梵同住。对于自己的女儿,黄逸梵将其送去名校学习,还给女儿零花钱,但是,她没办法为子女牺牲太多,所以常常在女儿面前失控,渐渐地,黄逸梵和女儿张爱玲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黄逸梵曾经尝试着做生意,还寻找到自己的幸福。1941年,黄逸梵离开香港,带着显赫的行李转道新加坡,可惜,1941年,新加坡沦陷,黄逸梵的外国男友死在了炮火中。黄逸梵做的生意也亏损,于是,她又逃去引渡,在这期间,她当过秘书,也做过皮革女工。

张爱玲母亲黄逸梵,主动和丈夫离婚,晚年当皮革女工客死他乡 - 天天要闻

1957年,黄逸梵孤身一人在伦敦去世,临死之前她想要见女儿一面,终究没能实现。张爱玲后来接受了母亲的遗产,还包括一箱古董,在经济拮据时,拿去变卖了600多美元用作贴补家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福建新闻广播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上海第一财经广播江苏太仓融媒体中心福建长乐融媒体中心福建福清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启沧海云帆丝路新——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国航海日特别直播【点击图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闻广播为总直播间,通过多地记者连线、现场采访、专题视频...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军统头子颜面尽失的三天 - 天天要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军统头子颜面尽失的三天

资料图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戴笠,这个掌握着5万多名军统特务、世人皆知的杀人魔王、国民党许多军政要员都忌惮三分的军统头子,是怎么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 天天要闻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滚滚长江东逝水”,改朝换代多了去。可中华民族的根,一直没断过。不过,在此期间,也是险象环生,这根,曾四次差点被刨被断。好在,每一次,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此乃中华国运!头一次是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把国家搅成烂泥。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 天天要闻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大刀队最早得追溯到国民革命军西北军那时候。1933年,长城抗战打响,日军大举进攻喜峰口。当时中国军队的处境有多惨?枪支弹药都凑不齐,工业底子薄得像张纸,连个像样的炮都造不出来。面对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机枪甚至坦克,咱们的西北军将领没办法,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