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年10月,北周武帝宇文邕亲率15万大军,兵分三路,直扑北齐军事重镇平阳(今山西临汾)。
平阳危在旦夕,而此刻他们的荒唐皇帝高纬正带着宠妃冯小怜在天池(今山西宁武县)打猎,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毫不知情。
其实两地距离并不遥远。
一个上午的功夫 ,告急文书已经送来了3封,可高纬愣是一封都没看。
这倒也不能完全怪他,因为这些文件全被他身边一个叫高阿那肱的宠臣拦下了。
高阿那肱说:皇上玩的正开心,怎么能让这幺小的战斗打扰皇帝的雅兴!
听听这口气,是不是有点赵高复活的架势?
如果高纬是明君,他怎么敢拦下这么重要的资料!
就这样,一直拖到了傍晚,直到传来了平阳陷落的消息。
这时的高阿那肱也害怕了,觉得大事不秒,于是赶紧向高纬禀报。
高纬一听也着急了,决定亲率领大军驰援。
可他旁边的冯小怜却兴致未尽,恳求道:“,陛下,我还没玩够呢,再杀一围吧!”
高纬真是昏聩到头了,江山都要火烧眉毛了,他却二话不说,骑上马就继续陪冯小怜打猎去了。
看到这,不禁让人疑惑:莫非平阳对北齐来讲一点不重要?
当然不是,事实恰恰相反,平阳在北齐的地位非常重要。
北齐的都城是邺城,陪都就是晋阳,关系就好像唐朝的长安和洛阳一样。
而平阳正是晋阳的前哨,现在平阳陷落,晋阳就岌岌可危了。
可北齐的皇帝此时居然还有心情打猎,真是荒唐到家了。
然而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仅仅是个开始,更荒唐的还在后面。
等冯小怜终于兴尽打完了猎,高纬就带着冯小怜回了晋阳,然后紧急调动了10万鲜卑精锐,准备御驾亲征,夺回平阳。
当北齐士兵看到皇帝突然出现在身边时,大受鼓舞,士气一下子高涨起来,个个奋勇当先,以一当十。
这阵势连北周的皇帝看了都害怕,自己率大军回长安避风头,只留下一个叫梁士彦的将军带一万人马守卫平阳。
1万人显然不是10万人的对手,更何况对方还士气正旺,以一当十。
就在北周士兵即将崩溃的边缘,梁士彦对手下将士大喊:“今天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你们前头。”
说罢,抡起手中大刀,身先士卒,大力冲杀。
将士们一看主帅都拼了命,自己也不甘落后,纷纷一命相博。
俗话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北周的这种不要命打仗架势,还真把北齐打退了好几百米。
可北齐士兵也不能就这么认怂,毕竟皇帝就在身边看着呢,不拿下平阳,没法交差。
北齐自然也有聪明人,建议既然硬攻不行,不妨改变策略,挖挖墙脚。
还真别说,这个办法还真不错,不多时,就在平阳城墙下掏出一个大洞。
接着“轰”的一声,城墙倒下一个大缺口。
北齐士兵见状,铆足了劲就要冲锋。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北齐皇帝突然下令——停止进攻!
所有人都傻了,啥情况?
原来呀,是皇帝是想要在心上人面前炫耀一下,让自己的爱妃冯小怜亲眼看看这大军入城的光辉时刻。
可是他也不想想美人出场哪是那么快的,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等盛装打扮好的冯小怜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北周的士兵已经用木头把垮了的城墙暂时堵上了,北齐军已经进不去了。
大好时机就这么错过了,北齐将士真是欲哭无泪。
就这样,北齐士兵在荒唐皇帝的指挥下,一再贻误战机。
结果小小的平阳城虽然围攻了一个月,但死活打不下来。
就在两军僵持的时刻,北周武帝看准时机,带八万士兵又杀了回来,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八万对十万,北周也没有绝对的把握。
但北周武帝宇文邕可是个明白人,他知道此时决定胜负的因素里,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士气。
于是,为了鼓舞士气,宇文邕在战场了搞起了阅兵。
他骑着马从一个个方阵前走过,每到一个方阵,他就高喊主帅的名字,讲他过往的功绩,鼓励他继续为国杀敌。
这一波操作下来,这些将领们无不感动地热泪盈眶,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付出都被皇帝记在心里。
即便是普通士兵也从中看到了希望,觉得只要自己好好干,就能被皇帝看到,北周士气因此大振。
士气虽然提上来了,但北周还面临着一个难题。
北周和北齐军队之间又一道几米深的壕沟,强攻的话肯定有不少伤亡,情急之下北周武帝一时也想不到好办法。
然而,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刻,北齐的荒唐皇帝主动送上了神助攻。
当时,高纬见北周大军到来也召开军事会议,跟大家商讨对付北周的办法。
这时有个宦官提建议说:“北周武帝是天子,陛下也是天子,他们远道来攻打咱们,咱们岂能守着壕沟示弱!不如填平了壕沟,咱们先冲过去!”
高纬一听,觉得太有道理了,当即命人把壕沟填平,然后率人马就冲了过去。
两军交锋时,高纬和冯小怜并马在旁边观战。
其实北齐打得挺好的,只是东翼的部队稍稍退了一点,这在战场上也是常有的事。
可冯小怜不懂,却被吓坏了,对着高纬大叫:“我军败了,陛下快跑吧!”
高纬本身也是没主见的人,听见心爱的女人这么一叫,拨转马头掉头就跑。
他这一跑不得了,军心可就乱了,结果北齐大败,不但平阳没夺回来,晋阳也给丢了。
高纬这家伙打仗不行,逃跑水平却是一流,他一口气跑回了邺城。
其实这时候他还是有翻本的机会的。
邺城是都城,本身就屯驻了不少兵力,如果指挥得当,固守是完全不会有问题的。
更何况守卫邺城的大将斛律孝卿也不是等闲之辈,他给高纬出主意,让他学北周武帝的样子,也向守城的士兵讲讲话,激励一下军心。
可惜,事实证明,模仿不是谁都行的,弄不好,反而得不偿失。
斛律孝卿也知道眼前这位爷不靠谱,为了避免出现意外,还特地为他准备了演讲稿,请他提前背熟,确保到时候讲得是慷慨激昂,振奋人心。
可惜,意外还是毫无意外地出现了。
真到了那一刻,平时见人就发憷的高纬,看着眼前这十几万将士,一下子把演讲稿忘了个精光,脑子一片空白,站在那里张口结舌。
这也就算了,要命的是,站了一阵之后,不知道是受了啥刺激,他居然哈哈大笑起来。
这下可把将士们搞寒心了,自己提着脑袋过日子,保的居然就是这货?于是,大家都没心思卖命了。
而这时,高纬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年仅8岁的太子,自己做太上皇。
可是,不知哪根弦又搭错了位,传位大典刚刚结束,他就又带着小皇帝逃走了,说是要投奔陈朝。
都到这个节骨眼了,北周怎么可能让他跑?
高纬一行刚跑出去没多远,就被北周抓住了,先是被押往长安,然后没多久,就被杀了。
这个荒唐皇帝就这样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终年21岁。
而他那曾“玉体横陈”的爱妃,据说先被赏给了代王宇文达做妾,后来因始终忘不了高纬,没过多久,也自尽了。
高纬死后,北齐灭亡,北周武帝宇文邕统一北方。
纵观高纬一生,年幼时因长相俊美深得父亲喜爱,出生后不久就被立为世子。
6岁时,父亲高湛继位为帝,他也顺势成了皇太子。
3年后,9岁的他接受父亲的禅让,当上了皇帝,但国事依旧由太上皇高湛处理。
4年后,高湛去世,13岁的高纬开始临朝听政,可毕竟年纪太小,因此事事都依赖他的奶妈。
再加上朝中奸臣的影响,高纬自然而然就成了一位只知享乐的昏君。
对于北齐的灭亡,很多人都把责任推给了冯小怜,说她是红颜祸水。
可大家别忘了,皇帝高纬可是个大活人,他是有自主权的,若不是他自己昏庸无道,一个女人怎能毁掉一个国家?
她不过是个可怜的替罪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