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健图展回望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历程

2024年10月30日11:20:16 历史 4484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记者 蒋丰、郁丛嘉

在人类历史那悠远而深邃的夜空中,总有些名字如同最亮的星,穿越时空的尘埃,依旧熠熠生辉,指引着后来者的方向。周恩来,这个温暖而又自豪的名字,便是其中之一。他不仅在中国的大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更在日本乃至世界的历史篇章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4年10月29日,秋日细雨涔涔,一场名为“山高水长——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史料”的专题展在东京健图文化中心缓缓拉开序幕。这是一场跨越国界的纪念,由中共一大纪念馆精心策划,携手上海健图文化集团与上海市翔宇公益基金会,共同编织的一段关于友谊与和平的叙事。

东京健图展回望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历程 - 天天要闻

周恩来,这个名字,每当被轻轻唤起,便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人们的心田,激起无尽的敬意与怀念。他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巨擘,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者,更是中日友谊那座坚不可摧的桥梁。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他以超凡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提出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外交智慧,如一股清流,穿透了重重迷雾,为中日两国架起了理解与合作的桥梁。

东京健图展回望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历程 - 天天要闻

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周峥站在台上,声音里满是深情与期待:“这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第一次在境外举办展览。近年来,我馆积极探索对外讲述中国共产党故事的方法和路径,这次展览可谓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加深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为促进中日友好尽一份力量。”

东京健图展回望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历程 - 天天要闻

随后,周恩来的侄孙女周蓉,带着父亲周尔鎏的著作《我的七爸周恩来》缓缓走上台前。她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温柔而坚定。她告诉与会者,自己为这次展览还特意带来了周恩来在上世纪40年代国共谈判时期穿过的一件大衣。当年,周恩来曾把穿旧的一些衣服、鞋子送给侄子周尔鎏,称这样做是“物尽其用”,由此充分体现出周恩来从未想过通过保存衣物来流芳百世的高风亮节。她表示,希望以这本书和这件大衣为载体,跨越时空,让日本民众感受一下周恩来的“温度”和人格风范,为中日两国人民增进友谊搭建更多更好的文化桥梁。

东京健图展回望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历程 - 天天要闻

公益财团法人日中友好会馆日方理事长小川正史,眼中闪烁着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他讲述了自己从1979年开始进入日本外务省。在外务省的40年间,一直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各项工作,“周恩来总理是我最尊敬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之一。”他特别期待通过本次展览,能够让日中两国民众更多地学习周总理的事迹和精神,从长远立场考量日中关系的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促进两国国民间的友好交流和相互理解。

东京健图展回望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历程 - 天天要闻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参赞郭军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周恩来总理为中日关系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指出“这次展出的宝贵史料,正是两国间深厚情谊的见证,让我们得以追溯周总理为中日友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东京健图展回望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历程 - 天天要闻

东京健图展回望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历程 - 天天要闻

在与会者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上海电影局局长潘敏以及郭军参赞与周蓉共同为展览揭牌,开启了这段历史的新的篇章。

东京健图展回望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历程 - 天天要闻

东京健图展回望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历程 - 天天要闻

东京健图展回望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历程 - 天天要闻

开幕式后,人流缓缓步入一楼展厅。整个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埋下中日友好的种子。第二部分, 推动中日民间交往。第三部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第四部分,致力中日文化交流。共展出了134幅照片,还有一件实物。所有这些都无声地诉说着过往,也预示着未来。

东京健图展回望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历程 - 天天要闻

东京健图文化中心代表黄贝贝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眼中闪烁着光芒,深情地表示,周恩来总理在中日两国人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不仅仅是中国的重要领导人,更是一位能够深深触动中日民众内心的人物。这次展览名为“山高水长”,寓意着周恩来总理为中日关系和中日友好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犹如山岳般崇高,好似江河般绵长。我们期望通过这个展览,在重温中唤起共鸣,推助中日关系新的发展。

于是,在这个秋日的午后,周恩来的名字再次跨越时空,温暖了中日两国民众的心,也照亮了中日友好的未来之路。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搜肠刮肚想辙,结果还是老一套:把日企在美生产的汽车进口回来 - 天天要闻

日本搜肠刮肚想辙,结果还是老一套:把日企在美生产的汽车进口回来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随着英美、中美相继在关税磋商中取得进展,作为较早与美国开启谈判的国家之一,日本现在非常着急,唯恐占据谈判先机的希望变得渺茫。为了减少美日贸易赤字,日本想起了一个旧策:把日本车企在美国生产的汽车,再进口回日本。据日本《每日新闻》14日报道,围绕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日本政府内部正在...
揭秘李嘉诚长子被绑架勒索10亿始末,再问李家还有没有感恩之心? - 天天要闻

揭秘李嘉诚长子被绑架勒索10亿始末,再问李家还有没有感恩之心?

为什么李嘉诚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向香港政府报案?没敢相信港英政府,没敢相信香港电视剧中英勇无比的飞虎队呢?……1996年5月23日,一个看似平常无奇的傍晚,香港深水湾道的一处单行道上,李嘉诚长子李泽钜的座驾被数辆车逼停。绑匪张子强手持冲锋枪,以炸药威胁,将李泽钜挟持至新界一处废弃养鸡场囚禁……长子李泽钜和李嘉...
福建霞浦城区发现古代烽燧遗址 - 天天要闻

福建霞浦城区发现古代烽燧遗址

中新网宁德5月14日电 (吴允杰 陈杰)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博物馆14日披露,霞浦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13日在霞浦县松山街道塔下村调查《霞浦县志》记载的明代“龙光宝塔”遗址时,发现该遗址西3米处,有一处古代烽燧。据介绍,该烽燧高约5米,底径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与今天我们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时,名是名,字是字。《颜氏家训》有言: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就是说“名”是用来区别彼此的,“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便有父亲给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陈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陈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谷嘉先生,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8时逝世,享年91岁。陈谷嘉陈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59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执教于湖南大学。1959年11月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嗣后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