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一女英雄被日军折磨而死,看到身前遗物,村民们泪流满面

2024年07月29日17:23:07 历史 1474

1943年10月,担任一区反“扫荡”总指挥的王光,为了掩护同志和群众转移,不幸落入日军手中。在遭受了敌人的各种酷刑后,王光仍坚贞不屈,没有吐露关于组织和老百姓的半点儿信息,恼羞成怒的日军以极其残忍的方式将王光折磨致死,她牺牲时才23岁。

1943年,一女英雄被日军折磨而死,看到身前遗物,村民们泪流满面 - 天天要闻

王光0

日军撤退后,躲避“扫荡”回来的民兵和群众们,到处寻找王光的下落,最终根据地上的血迹找到了王光的遗体;当人们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样沾满鲜血的东西,众人再也抑制不住悲伤,失声痛哭起来。王光留下的遗物是什么,为何会激起众人如此强烈的反应?

王光,原名王兰香,1920年出生于山西运城稷山县一个贫苦的家庭,在那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王光的出生并没有给家庭带来几分欢喜,除了她是女孩子这个原因,还因为家中着实困难,多一个人就意味着多一张分粮食的嘴。

王光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着租种地主家的几亩薄田来维持生计,而王光的哥哥也才12岁,为了糊口小小年纪就去地主家干活,给地主当伙计。“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王光的哥哥在17岁那年给地主运送货物的途中遭遇了空袭,被炸弹炸死了。

哥哥的突然过世给王光的父母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们那因长期劳作而疾病缠身的身体,变得更加孱弱,已无力支撑这个家庭了,而失去了哥哥这个家中壮劳力,原本贫寒的家庭更是穷得揭不开锅了,实在无力抚养王光了。万般无奈的王光父母,只好托人把女儿卖到地主家当丫头,王光的悲惨童年自此开始。

1943年,一女英雄被日军折磨而死,看到身前遗物,村民们泪流满面 - 天天要闻

一个五岁的小姑娘,本该在父母身边承欢膝下,可是王光却要用瘦弱的小身体,从事成年人都觉得很辛苦的劳作:给地主家放牛砍柴洗衣做饭。

地主夫妇稍有不顺心,就会打骂王光,若是王光做的活计他们不满意,或是出了差错,立刻会遭到地主夫妇的一顿毒打。王光在地主家过得胆战心惊,每一天都是咬着牙熬过去的.

七岁时,王光受到的虐待更为严重,通常是旧伤没好又添新伤,有好几次,王光都觉得自己快要被打死了。为了摆脱继续被欺负、殴打的命运,王光趁着一个下雨的黑夜,悄悄逃出了地主家,风雨猛烈地刮在她的身上,单薄的小身板摇摇晃晃,像是随时会倒下去。

但是王光不知从哪儿生出了一股力气,促使她一直向前狂奔着,也不知跑了多远,精疲力尽的王光实在是跑不动了,看到眼前有一个山洞,她便用最后一丝力气冲了进去,昏倒在山洞中。

幸好第二天的时候,附近的一位好心的村民发现了她,给她喂了水和吃的,并把她送到了当地政府;政府的工作人员询问王光是谁家的孩子时,王光生怕他们再把自己送回地主家,便说自己是逃难的难民,没有家人。

当时这种情况很常见,工作人员也没有怀疑,给王光送了一些食物跟水,就让她离开了;村子里是不能回去的,家里面更不能去,无家可归的王光只能一边乞讨一边赶路,不知吃了多少苦才逃到了运城

1943年,一女英雄被日军折磨而死,看到身前遗物,村民们泪流满面 - 天天要闻

在运城,王光遇到了一位改变她命运的人——山西运城中学教务主任吕程久。吕程久有个妹妹叫吕玉卿,一直没有生育孩子,吕程久见王光瘦瘦小小的十分可怜,双眼亮晶晶的又十分可爱,便把她带到了妹妹家中,交给妹妹跟妹夫王挺芳收养。

王挺芳夫妇给王光取名为王兰香,对她视若己出、非常疼爱,之后还把她送到运城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读书。吕程久是一个思想进步的人,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一直在学校里教书,他常常给王光讲故事,跟她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道理,教导她要努力读书,长大后报效祖国。在吕程久的影响下,王光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考入了运城女子师范学校,还非常有志气,立誓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1938年3月,侵华日军攻陷运城,运城女子师范学校解散;18岁的王光随同养父母到猗氏县(今属临猗县罗村亲戚家避难。当时,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县政府就驻扎在罗村;在那里,王光积极投身到抗日运动中,散发传单,书写标语。养母担心她的安全,劝她乖乖待在家里,她耐心地跟养母解释说:“母亲,我做的是大事、是好事,是不会出事的。”

1943年,一女英雄被日军折磨而死,看到身前遗物,村民们泪流满面 - 天天要闻

王光口才很好,为了宣传抗日,她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大众剧团,一边说一边演,把群众中发生的抗日救国英雄事迹和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编排成节目,搬上了舞台,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到距离敌人据点只有四五里地的村子去演出。

她表演的《放下你的鞭子》尤其感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个又一个青年报名参军,走上抗日战场;就这样,王光逐渐成长为一个充满自信、成熟坚强的革命战士。

1939年6月,王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光荣的党员,入党那天,她将自己的名字王兰香改为了王光,她说:“我参加的革命前途是光明的,一个共产党员为了党的革命事业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所以我要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王光。”

改名字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却表达了王光远大的志向:要救国救民,为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同年秋,她与志同道合的剧团团长苏志干结为夫妻,虽然因工作原因,二人常常是聚少离多,但他们的感情却很好,且都有为了革命事业奉献一生的坚定目标,信仰纯粹、感情和睦的王光、苏志干不仅是夫妻,更是携手同行、互相帮助的革命爱侣。

1939年12月,王光被编入山西新军二一二旅民运大队,从稷王山转移到太岳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县沁源县;不久,党组织又送她进入武乡县蟠龙镇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太行分校学习。在抗大分校学习期间,王光做事干练、品学兼优,无论是在练兵场上,还是在统战理论的研讨会上,王光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加上她待人亲切,哪个同学需要帮助了,她都会热情地去帮忙,所以很受抗大同学们的喜欢、钦佩,抗大分校校长也因她能力出众而格外器重她。

1943年,一女英雄被日军折磨而死,看到身前遗物,村民们泪流满面 - 天天要闻

毕业时,组织决定让王光留在抗大分校当教官,但王光却坚决地要求去抗日前线,她说:“我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我要到前线去打鬼子,到农村去解救正在受苦受难的同胞。”看王光态度如此坚决,抗大分校最终批准了她的请求。

1940年2月,王光随二一二旅转战沁源抗日根据地搞民运工作,工作期间,她不怕吃苦不怕累,积极地、充满热情地投入到民运工作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党组织看她工作认真负责,便对她委以重任,常常让她组织、领导某一地区的革命工作。

1942年5月,王光被任命为冀氏县(今安泽县)一区副区长;到任后,她没有急于立刻开展工作,而是先调查摸清全区的基本情况,研究清楚后再确定工作方案。她发动全区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反奸清算运动,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她住在老百姓家里,跟老百姓吃一样的东西,跟他们唠家常,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老百姓们打成了一片,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群众有什么事都会去找她商量,请她帮着拿主意,也都愿意跟她倾诉。

王光果断、干练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而她耐心的沟通方式则令老百姓如沐春风,把她当作邻家妹妹一样喜爱。其后几年,王光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战争;她的优秀表现,得到了上级的多次表彰。

王光所在的冀氏县一区是根据地的前沿,日伪军来“扫荡”时总是首当其冲遭受祸害,所以区公所要经常转移。在一次反“扫荡”中,区公所转移到了一区边沿地带,这里接近敌占区,根据地发行的冀钞在这里不通行,大家的吃住问题没办法解决。区公所的一位同志是当地人,对这一带的情况比较熟悉,他建议大家去他的一个老同学家吃饭休息。

1943年,一女英雄被日军折磨而死,看到身前遗物,村民们泪流满面 - 天天要闻

王光的警觉性很高,了解到这位同志跟他的老同学已经十多年没见过面了,现在这个人具体是什么情况,他们谁都不清楚,为了组织和同志们的安全,不能到他家去。她对众人说:“这里是敌占区,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宁可饿肚子,也不能暴露我们的身份,以防意外。”王光坚定的原则性和高度的警惕性,深受同志们的敬佩。

1942年秋,日军加强了对抗日根据地的“蚕食”,在冀氏县一区附近修碉堡、建据点,妄图把这里变成他们的统治区,驻地日军分队长佐木三郎更是张狂地说要在一个月内把这里变成“治安区”。

但他的这番狂言很快就破灭了,就在日军据点建成后的几天,王光带领3个班的战士,装扮成了出殡办丧事的老百姓,一举消灭了30多名日伪军,并当场击毙了佐木三郎;这场伏击战打得很漂亮,且干净利索,没有留下后患,大大增长了根据地人民的志气。

1943年4月,王光被任命为冀氏县四区区长。此时的抗日形势十分严峻,日寇为了消灭我根据地的抗日武装力量,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尤其是岳南抗日根据地,日寇的扫荡尤为残酷,无耻的日本侵略者采取了“钳形合围”“铁滚扫荡”等各种扫荡方式,扬言要将根据地变为“无人区”。

王光被组织任命为四区的反“扫荡”总指挥,为了保护根据地和当地百姓的安全,她经常带领民兵在周围的山上打游击,同日军兜圈子。

1943年,一女英雄被日军折磨而死,看到身前遗物,村民们泪流满面 - 天天要闻

10月的一天,当王光率领上寨村民兵掩护群众转移时,遇到了进山“扫荡”的日军,为了掩护隐蔽在山沟里的民兵和群众,王光有意暴露自己,她向日军开了几枪,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然后爬上山梁,朝着跟山沟相反的方向跑去。在此期间,王光的腿被日军打伤,行动上很不便利,而为了拖延时间,她强忍着疼痛继续往前走,到后来子弹打光了,她的身上只剩下了一枚手榴弹。王光本想等日军靠近了再引爆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没想到日军接近时,那颗手榴弹竟然没有爆炸,王光就此落入了日军的魔掌。日军没有立刻杀掉王光,而是把她押解到日军驻地辛庄村,捆绑在大庙的柱子上严刑拷打,想通过这种方式撬开王光的嘴,或是吸引附近的八路军来救她。

日军对王光动用了各种酷刑,边打边问她八路军跟老百姓藏在哪里,王光被打得伤痕累累、鲜血直流,却依旧没有吐露一个字,气急败坏的日军对王光施行了惨无人道的兽行,先是割掉她的耳朵,接着剜去她的双眼、鼻子,又割掉她的舌头,最后残忍地割下她的乳房,挖出她的心脏、挑破她的肚子;坚贞不屈的王光被穷凶极恶的日军折磨致死,一代巾帼英雄壮烈牺牲,年仅23岁。

1943年,一女英雄被日军折磨而死,看到身前遗物,村民们泪流满面 - 天天要闻

日军撤退后,躲避“扫荡”回来的民兵和群众们,到处寻找王光的下落,后来在辛庄村大庙发现了一大片血迹,又根据血迹找到了一个尚未掩盖好的小土堆。当众人挖开土堆一看,正是王光被敌人残害得血肉模糊的遗体,同志和老乡们见此情景纷纷落泪,大骂“日本人真是畜牲”。

在整理王光遗体和遗物时,人们发现了一样沾满血迹的东西:一件婴儿用的小肚兜,至此,众人再也难以抑制悲伤,失声痛哭起来。原来王光早已有了几个月的身孕,可是为了众人的安全,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牺牲,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和那个她跟丈夫苏志干血脉相连的孩子,这是多么崇高、无私而又伟大的精神呐!

王光牺牲后,中共冀氏县委、抗日民主政府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来缅怀这位抗日女英雄。

1947年,太岳二专署在翼城烈士陵园为王光立碑纪念,碑文写道:“冀氏区长王光,身虽女辈,然在反‘扫荡’中,从未稍后,只身遇敌,因忠贞不移而遭剖腹。”“青山有幸埋忠骨,沁河潺潺颂英灵。”王光烈士用短暂的生命历程,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高贵的精神品质,树立了一座共产党人不朽的精神丰碑。

1943年,一女英雄被日军折磨而死,看到身前遗物,村民们泪流满面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天天要闻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在中国收紧稀土产品对外出口的背景下,作为资源贫国的日本决定“出道成为稀土生产国”,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于海底资源。据日经亚洲7月1日报道,日本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但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日本的相关报道中,似乎连篇累牍地都在强调有望解决“有无”,却无人在意“成本”。...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 天天要闻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今年11月,曾经的八路军女战士付瑞芝将迎来百岁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战斗中的烽火硝烟,抗战岁月无疑是浓墨重彩且令人铭记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涌泉村。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闻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说长安的荔枝,我大吴越的杨梅表示不服。 当真不服。明朝的李东阳称杨梅“价比隋珠”,因为在京城想吃到它实在不易——荔枝运到京城,不过是“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