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交流故事越讲越精彩

2024年07月29日12:10:40 历史 2646

中国—东盟交流故事越讲越精彩 - 天天要闻

▲ 5名中国、东盟青年获授“广西故事青年讲述官”证书。主办方供图

今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近日,“青春遇见 美美与共”2024中国(广西)—东盟青年手拉手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

5名新聘为“广西故事青年讲述官”的中国、东盟青年,生动讲述了自己亲历的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志愿服务、文化交流、农业科技、卫生健康、科学教育等领域合作共赢、守望相助、交流互鉴的故事。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左向蕾表示,2024中国(广西)—东盟青年手拉手活动以文化交流、职业教育等青年参与度、关注度较高的领域为切入点,邀请“广西故事青年讲述官”分享他们亲历和见证的中国—东盟友好合作故事,充分展现了青年群体在促进双方多领域交流合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来自印尼东爪哇省泗水市的沈珊玲,是5名新受聘的“广西故事青年讲述官”之一。中国与印尼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特别是近年来,两国关系持续快速发展,人文交流空前活跃。沈珊玲的曾祖父是中国福建人,早年到印尼马鲁古省做贸易,后定居在马鲁古。“小时候经常听见祖父祖母说闽南话,我总是很好奇,但是我父亲那一代人已经不会说中文了,所以也没有人能教我。后来,周围的人经常开玩笑,‘你是华裔,怎么不会说中文呢’。正是这句话让我决定到中国学习中文。”沈珊玲说。

如今,沈珊玲已经是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一名外籍教师,教授“印尼语口语”“印尼语视听说”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她会跟学生交流讨论两国文化。而回到印尼时,她会去母校给师弟、师妹上中文课,分享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文化交流互鉴是促进理解和深化友谊的重要途径,印尼和中国虽然相隔千里,但是文化让我们心连心。我希望和大家携手并进,共同书写更多世界文明的美好篇章。”沈珊玲说,未来,她会继续研究和推广中华文化,为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贡献绵薄之力。

长期以来,广西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制造、农业、金融、文化等领域与共建国家深化合作,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海外民众。

老挝境内多山地,农业是该国的经济支柱。近年来,中国和老挝的农业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就读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乔月莹来自老挝。到中国留学后,她了解到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真实状况。

“我会把留学时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朋友,让他们了解真实的中国。”今年刚毕业的乔月莹打算留在中国继续深造,然后把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回老挝,让自己的田园梦在老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老两国的农业交流和合作尽一份力。”乔月莹说。

“广西故事讲述官”培育工程从2022年启动以来,已累计授予包括19名“青年讲述官”在内的30名中外各界人士“广西故事讲述官”称号,并举办多场故事分享会。从“青春携手 共向未来”到“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委员担当”,再到“桂企出海 筑梦丝路”,一次次精彩的分享,对扩大广西的“朋友圈”,更好推动广西与外界对话、对接,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瑞翔也是一名“广西故事讲述官”。2023年,广西文化产业集团出品的创意杂技剧《百越稻盛》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市首演,并开启了为期24天的驻场演出。“《百越稻盛》在马来西亚的成功驻演,标志着广西文艺精品剧目在东盟国家实现市场化驻演。”卢瑞翔说,近年来,广西通过一部部作品推动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推动文艺作品在异国他乡获得关注,是广西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缩影。

在一个个跨越山海、筑梦丝路的生动故事里,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生动,一个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的东方大国形象更加鲜活,展现了中国、东盟青年的青春梦想,彰显了中国与东盟的深厚友谊。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黎攀表示,通过实施“广西故事讲述官”工程,让更多人通过广西这个窗口,看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爱上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渴望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了解世界。”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过竹表示,让更多青年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力军,参与全球对话、发出中国声音,是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命题的应有之义。

2024年7月17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中国—东盟交流故事越讲越精彩》

↓ ↓ ↓ ↓ ↓ ↓ ↓ ↓ ↓

中国—东盟交流故事越讲越精彩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张天蔚病逝,享年71岁 - 天天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张天蔚病逝,享年71岁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编委会主任、编审张天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6月29日21时19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逝世,享年71周岁。张天蔚老师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潜心编审、躬耕出版工作,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出版事业,为上海交通大学出...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 天天要闻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据外交部网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个别反华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华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恶意言行,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中菲关系。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决定,对在涉华问题上表现恶劣的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 天天要闻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时,香港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周霁、香港特区政府高级官员、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仪式。 在活动现场,香港警察管乐团奏乐,护旗方队用中式步操护送国旗和区旗入场。随后,现场全体肃立,国旗...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 天天要闻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今晨8时许,伴随着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致敬。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的“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融合了庄严仪式、文艺汇演、文物见证与红色体验等多种形式,深情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