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农民晚上都干什么?为何有人那么怀念

2024年06月25日18:42:27 历史 1790

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农民晚上都干什么?为何有人那么怀念 - 天天要闻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每当夜幕降临,人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黑漆漆的天空,而是各种五光十色的绚丽灯光。这些灯光不但将夜晚的路面照的十分明亮,还给人带来了一种灯火通明就代表时间还早的感觉,产生了一种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的错觉。[狗头]

而对比现在年轻人开始享受夜晚不同,家中年长一辈的老人们,却对夜晚在外面“瞎玩”的行为感到不理解。同时也认为现在大家没事都抱着手机顶着屏幕看的行为,已经开始忽视了对周围人感受,人与人之间开始变得陌生。

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农民晚上都干什么?为何有人那么怀念 - 天天要闻

而每到这个时候,总有一些老人会开始怀念曾经八十年代的生活。虽然那个时期的中国相对落后,也没有什么娱乐设施。但是老一辈们都会觉得那个时期的人们更加的善良淳朴,哪怕娱乐方式很少,但是大家也总是乐乐呵呵的,日子过的也很高兴。

那么,当年的那些老一辈在夜幕降临时,都会选择哪些方式来度过睡前的这段时光呢?而从一些老一辈的交谈以及一些老照片中,我们可以找到当年的真相。


01

热闹的扫盲活动

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农民晚上都干什么?为何有人那么怀念 - 天天要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新中国的一个关键时期。那个时候,我国的经济并不算好,民众受教育程度也都没有那么高。城市相对来说还好一些,但是农村方面这种情况就非常严重。很多人连字都不认识,即便想通过看书学到些东西,可不认字也就看不懂。

所以在当时,各地方政府就会以农场为单位,在每晚召集大家共同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也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枯燥,大家在一起学习,不但氛围好,大家学的也快。毕竟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大家对知识的态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70年代和80年代是一个分水岭,因为特殊10年的缘故,我国在80初期,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而此时对于科学的和有学问的人才,态度上再一次发生了改变。人们都开始以学习知识为荣,人人也都开始了解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农民晚上都干什么?为何有人那么怀念 - 天天要闻

而当时的学习,并非全都是给农村的父老乡亲们扫盲,因为也有大学生下乡历练,所以年轻学生们之间也会互相探讨共同进步。

而为了更好的更好的推动国家发展,我国除了让大家积极影响自发组织扫盲活动,而且对于一些条件特殊的农村,还会专门安排老师来这里给农民们的上课。而为了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还会每隔一段时间举办一次考试测验。

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农民晚上都干什么?为何有人那么怀念 - 天天要闻

这样,不论是这些大学生还是农场里的农民和年轻人,都有机会学习知识。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大家也都愿意从书本中寻找乐趣。这种自发的学习积极性,比我们这一代上学时被逼着学习的效果要高很多。

而那一代人,基本也都有有一个天赋。那就是任何物品只要通过说明书,就可以很快的掌握这个东西的实际用法。不论什么样的电器都可以快速上手,哪怕是90年代开始流行的电子计算机也不例外。

02

生活和娱乐

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农民晚上都干什么?为何有人那么怀念 - 天天要闻

除了学习知识以外,为了和国际接轨,也为了让民众们可以接收到美国这种娱乐项目最为发达国家的娱乐方式,国家也出巨资从国外引进胶片机,通过露天大屏的方式,召集村里的人观看电影,接受一些西方的思想观念,冲破封建迷信的旧束缚。

而这个项目的反响则非常好,很多老一辈的中国人,除了在战场上去过其他国家见过外国友人,其他的时候很难获得可以去其他国家出差或者学习的机会。对于外国人一些先进的方面和更好得利了解国际情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农民晚上都干什么?为何有人那么怀念 - 天天要闻

再加上看电影本来就是一种娱乐放松的模式,大家对于外国的音乐以及歌颂爱情、亲情、展示幽默等方式,以及一些名人传记都非常喜欢。

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农民晚上都干什么?为何有人那么怀念 - 天天要闻

那个时候,村子里只要一听说要方露天电影,每家每户都会先派自家的孩子提前去场地占座。要是取得晚了,不但抢不到最前面的座位,还有可能连小板凳都抢不到。有的人选择自带板凳过去,也有人索性就直接站着看。

那个时候,电影的放映员,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人物。在电影放完之后,有不少孩子都会围着放映员让给他们将其他电影的精彩故事,有些时候还会帮着放映员收拾和打扫现场。

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农民晚上都干什么?为何有人那么怀念 - 天天要闻

而有些人因为工作的缘故,即便到了晚上,也不能和其他一样可以去观看电影。因为他们手上有着对一家人都至关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记工分。

那个时候,虽然大家都在一起上班,也都是一起吃大锅饭生活的。但为了避免有人大家都在干活而有个别人偷懒的情况,于是就有了记工分这个环节。每个人每天到工厂或者农场上班,干一天的活都会记一次分。

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农民晚上都干什么?为何有人那么怀念 - 天天要闻

男性每天或者获得10工分,而女性每天可以获得8工分。当然这不是说男女不同,而是工分的计算方式是由工作种类和工作状况而决定的。有一些工作天生就适合女性来做,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体力,所以自然的工分就低。

而男性选择的都是需要高强度体力,并且劳动时长更长的工作,所以纪录的工分也就自然而然的高上一些。

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农民晚上都干什么?为何有人那么怀念 - 天天要闻

可能有人会问了,费这么大的功夫去统计,记出来工分到底有什么用呢?事实上,这个工分几乎是当时对一个家庭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了。因为工分每天都是会向上级部门上报的,而每个人的工分,决定了每个家庭这一年来能够发到多少粮食。干得多分也就多,分越多分的粮食也就越多。

别被电视剧骗了!生产队时期农民晚上都干什么?为何有人那么怀念 - 天天要闻

所以工分问题,代表着一家人在下一年能不能吃饱饭。也正因为如此,极大了提高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而干得越多,在每年领粮食的时候,也就越有成就感。而其他乡亲们,看到有人领的粮食特别多,也都会自发的认同你的能力,默默的给你竖起大拇指。

在这种充实又有能收获成就感,而且还积极向上的时期,也难怪老一辈的人会如此怀念了。


参考资料

[1] 齐鲁晚报 - 2023年2月27日 【再回首|远去的记忆——露天电影】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 天天要闻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哥走的是怀念,还有伤感兵驻庆远期间爆发的“万里回朝”事件,对石达开的打击是致命的,除了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此事带来的感情伤害。石达开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下场,那些曾经无限拥戴自己的兄弟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离我而去,难道我
清朝花木兰:潜规则清秀下属,怀孕后偷换身份,终遭抛弃 - 天天要闻

清朝花木兰:潜规则清秀下属,怀孕后偷换身份,终遭抛弃

在《清朝野记》中,我叫陈统领,世人皆称我为清代花木兰。然而,我女扮男装从军后,因作战英勇一路荣升将军,用刀逼下属侍寝,怀孕后互换身份,最终却被负心汉无情抛弃。故事始于同治初年,清廷大将多隆阿从湖南挥军进军陕西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