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看懂了邬思道临走前说的话,才明白雍正帝本来想杀了他

2024年03月21日18:35:25 历史 1271

很多人都说,邬思道对雍正的意义,就相当于姚广孝对于朱棣,可朱棣称帝之后并没有杀死姚广孝,而邬思道却差点死在了雍正刀下。

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段剧情,足以看出雍正其实对邬思道是心存杀心的。如果不是邬思道早就看透了雍正,提前做好了准备,恐怕雍正登基之日,就是他的忌日。

康熙皇帝驾崩当天晚上,雍正帝在邬思道的指挥下成功拿下皇位,成了皇位继承人。

但康熙刚死,身为新帝,他本应该在宫中为康熙守灵,却选择回家过夜,而且刚到家的第一句话就问下人,邬先生呢?

雍正王朝:看懂了邬思道临走前说的话,才明白雍正帝本来想杀了他 - 天天要闻

得知邬思道在房间里,雍正直接找了过去。

见到雍正后,邬思道表现得很恭敬,首先下跪,嘴上还喊着皇上。

要知道邬思道这么做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两人之前的关系有多好,以前可以不注重这些繁文缛节,但是从雍正登基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邬思道必须要遵守君臣之礼,俯首称臣,这是一种态度。

雍正虽然嘴上说着: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不要做这生分模样。

但假如邬思道再喊他一句四爷,你看雍正变不变脸。

雍正王朝:看懂了邬思道临走前说的话,才明白雍正帝本来想杀了他 - 天天要闻

就连他自己都说:按理说孝子守灵,今晚我不该回来。

既然不该回来,那为何在这种关键时候雍正 不在宫里待着,反而要来找邬思道唠嗑呢?

雍正给出的原因是适逢大变,宫里不安全。但真实原因很简单,雍正特意赶回来杀掉邬先生。

正所谓鸟尽弓藏,雍正这个人把帝王心术体现得淋漓尽致,只能同患难,不能共享乐。

但心里这么想,雍正嘴上却是另外一个说法。

要给邬先生一个名分,不过自己还没想好,要慢慢安排。

雍正王朝:看懂了邬思道临走前说的话,才明白雍正帝本来想杀了他 - 天天要闻

这话什么意思,我能有今天,你确实付出了很多,但你的功劳太大,我还不知道怎么安排你合适。

邬先生听雍正这么说,已经明白了雍正的心思,他的确已经容不下自己了。

站在雍正的角度,自己为了夺嫡做了很多见不得光的事情,而邬先生作为军师,对这些脏事一清二楚,那就相当于自己有把柄攥在他手里。

而且论谋略,邬先生远在他之上。现在大事已成,也不再需要邬先生这些计策,如果不把他除了,实在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其实从坎儿被毒杀的时候,邬先生就已经知道了雍正的心思,也早已做好万全之策。

在雍正进门的时候,邬思道桌子上放着一个行囊,可见他已经准备好要走了。

雍正王朝:看懂了邬思道临走前说的话,才明白雍正帝本来想杀了他 - 天天要闻

可是他也明白,如果不能让雍正放下对自己的戒心,恐怕他就算走的再远,也免不了一死,不过是换个地方死罢了。

所以他首先要让雍正放下对自己的戒心。

他向雍正推辞自己不是为官之人,还给出了三个理由。

雍正王朝:看懂了邬思道临走前说的话,才明白雍正帝本来想杀了他 - 天天要闻

第一,他是个残疾之人,如果做官有损朝廷形象。

第二,他曾在康熙年间犯过罪,如果被雍正重用,相当于骂康熙没有眼光。

第三,他坦言自己的谋略不是光明正大之道,上不了台面,没办法帮助雍正治理国家。

果不其然,他这么说完,雍正竟然没有再劝说一句,就说了一句话,看来你比我幸运啊。

这话什么意思,雍正一直念叨着当皇帝是个苦差事,这不就默认了邬先生不做官的请求。

但邬思道知道这还不够,还无法打消雍正帝对他的忌惮。

果然紧接着雍正帝问了他一个致命的问题,打算如何归隐?

于是邬先生接着又说,自己想半隐。

雍正王朝:看懂了邬思道临走前说的话,才明白雍正帝本来想杀了他 - 天天要闻

他清楚,如果自己真的消失的无影无踪,雍正肯定不放心,所以他必须要让雍正随时知道自己的行踪,又保持一定的距离。

恰好李卫在四川做官,于是邬先生就决定去投奔李卫。而且更重要的是,李卫是皇帝的亲信,邬先生这是故意通过李卫让雍正掌握自己的动态。

他嘴上却说着,跟皇上相处十几年,皇上肯定会想念自己,自己也会想念皇上。这话说的真是滴水不漏,跟雍正帝玩起了感情牌,还顺带解决了雍正的顾虑。

说着说着,邬先生还流下了眼泪。

见他这么说,雍正帝也不免有些感伤,他来的时候下定决心要干掉邬思道,眼下邬思道却给他提供了一条既可以解决隐患,又不用动手杀人的好法子,雍正帝当然从了他。

就在这时,张五哥进来说十七阿哥求见。

雍正王朝:看懂了邬思道临走前说的话,才明白雍正帝本来想杀了他 - 天天要闻

雍正这时却先是拿出了自己的怀表,看了一下时间,然后才回答张五哥的话。

这个动作意味深长,好像跟十七阿哥提前约好了一样。

而且作为皇子,十七阿哥这时应该老老实实待在皇宫里守灵,而不是跑到这里见雍正。

那么他此时来的意图就很明显了,肯定是提前接到了雍正的命令,在雍正跟邬先生聊完以后,进来杀了他。

邬先生也明白,十七阿哥来者不善。

于是赶紧替雍正打发了十七阿哥,雍正本来也放弃了杀掉邬思道的计划,也就没说什么。

雍正王朝:看懂了邬思道临走前说的话,才明白雍正帝本来想杀了他 - 天天要闻

经过这么几个来回,邬先生算是救了自己一命。

有人可能不相信雍正打算杀掉邬思道,其实还有一个佐证。

第二天一大早邬思道准备出发,十三爷赶来送行。

临别之际,邬先生给了十三爷一句忠告,让他千万不要接受雍正封他的铁帽子王,否则难保一世平安。

雍正王朝:看懂了邬思道临走前说的话,才明白雍正帝本来想杀了他 - 天天要闻

十三爷不信,邬先生就让他注意一下,过两天还能不能看到四爷府那些专门替雍正干脏活的人。

这说明,在雍正的计划中,所有参与到夺嫡事件中,知道他秘密的人,都难逃一死。

作为大智囊,邬思道本来也难逃一死。

即便他成功脱身,可雍正还是对他不放心,假借自己老婆的名义,送了邬先生一个丫鬟。

名义上是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但实际上是监视他的。

邬思道心里明镜似的,但他知道这实际上是一件好事,证明雍正确实放弃了杀他的念头,不然不会大费周章,还专门派一个人来监视他。

于是他也没有推辞,带着这个丫鬟就上路了。

所以邬先生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怀着拯救天下苍生的心愿,硬生生把雍正推上了皇帝的位置,哪怕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民国将领之川军夏首勋 - 天天要闻

民国将领之川军夏首勋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刘湘和刘文辉这对叔侄爆发了“二刘之战”,这场战争也是民国四川境内最大的内战,最终刘湘取得胜利,坐上“四川王”宝座。
吐蕃攻陷长安与代宗出逃始末 - 天天要闻

吐蕃攻陷长安与代宗出逃始末

安史之乱(755—763年)后,唐朝国力大损,西北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大举东侵,最终于763年攻陷长安,迫使唐代宗李豫仓皇出逃。这一事件不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转折,也暴露了唐廷内政与军事的深层危机。
回纥与安史之乱:雪中送炭背后的趁火打劫 - 天天要闻

回纥与安史之乱:雪中送炭背后的趁火打劫

在安史之乱这场决定唐朝命运的内战中,回纥(后称回鹘)的介入如同一把双刃剑——其精锐骑兵为唐廷提供了关键战力,但每一次“救援”背后都暗含高昂代价。 从洛阳城的劫掠到“绢马贸易”的压榨,回纥的参与深刻暴露了唐王朝的虚弱,也埋下了中晚唐财政崩溃的
跨越时空 AI让81岁老人和她19岁的哥哥“重逢”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 AI让81岁老人和她19岁的哥哥“重逢”

在安徽芜湖市南陵县有个家发镇,是以志愿军特等功臣李家发烈士的名字命名的。1953年,李家发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时,年仅19岁。如今,70多年过去了,李家发最小的妹妹李家英,希望再走进李家发烈士曾经所在的部队,在哥哥的营房里,与记忆中那个保家卫国的身影,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前段时间,总台记者陪同老人完成了...
四川雅安汉阙百年历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 天天要闻

四川雅安汉阙百年历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上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下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1914年谢阁兰拍摄的高颐阙照片部分截图高君颂碑 1914年网络图 碑拓印目前国内历史上对雅安汉阙拍摄(研究)较为出名的人物,一位是1914年第二次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内蒙古一副市长任上被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内蒙古一副市长任上被查!

内蒙古纪委监委5月23日消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孟晓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信息显示,孟晓冰,男,蒙古族,1971年10月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共党员。1991年以来,孟晓冰一直在赤峰市工作,曾任共青团红山区委书记,共青团赤峰市委副书记,...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探访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 天天要闻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探访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在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街道,三座深灰色粗粝质感的建筑依山而建,这便是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建馆至今,这里已累计接待645万人次参观,已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 记者:杨青、姜兆臣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