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去看望姑母,希望见见主人翁,馆陶公主将男宠领出来宴饮

2024年03月20日23:05:05 历史 1385

公元前130年,早已失宠且十余年不曾生育的陈皇后在宫中行巫蛊之术,汉武帝下诏:

“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有意思的是,这个长门宫还是陈皇后的母亲窦太主,也就是汉文帝窦皇后的女儿馆陶公主刘嫖所献,而让窦太主献上长门宫的正是窦太主的男宠董偃

汉武帝去看望姑母,希望见见主人翁,馆陶公主将男宠领出来宴饮 - 天天要闻

董偃十三岁开始就和母亲以卖珠为生,经常出入窦太主的家中,因为窦太主家的奴仆都夸赞董偃俊秀漂亮,引起了窦太主的好奇,于是窦太主就召见了董偃,确实是个难得的美少年,看着他穿得破旧,心有不忍,就对董偃的母亲说:“我替你抚养这个孩子吧。”

按照年龄来说,窦太主当时的年龄能当董偃的祖母,所以对他也是真的当孩子来养的,将他留在府中,派人教他写字、算术、相马、驾车和射箭等技巧,还让他读了不少书。

才不过几年,董偃就脱胎换骨,容貌更加俊秀,气质也趋向贵气,而窦太主对董偃的态度也渐渐改变了,她不再将他当做一个小孩子来看待,久而久之董偃就成了窦太主的男宠。

等他行冠礼之后,就经常驾车和窦太主外出,两人几乎是形影不离,很多王公贵族也认识了董偃,长安城的人都称呼董偃一声“董君”,窦太主对董偃也大方,提供给他足够的银钱让他结交士人,也算是提高他的地位。

但董偃一直很害怕,因为他是窦太主的男宠,这属于私自侍奉窦太主,于礼不合,没人管还行,一旦皇帝追究,他可能就大祸临头了。

这个时候安陵人袁叔给董偃出了一个主意,说文帝庙距离长安比较远,那里有萩竹籍田,皇帝需要经常去,但却没有可供皇帝居住的宫室,如果董偃能够说服窦太主将长门园献给皇帝,到时候皇帝知道是董偃出的主意,也就不会追究董偃的错处了。

汉武帝去看望姑母,希望见见主人翁,馆陶公主将男宠领出来宴饮 - 天天要闻

董偃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回去告诉了窦太主,窦太主立即上书将长门园献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很高兴,他早就惦记长门园了,只不过是姑母兼岳母的东西,他不好意思主动要,现在窦太主主动献上来,汉武帝自然不会拒接,直接收下。

汉武帝收下后将长门园改名为长门宫,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长门宫会成为陈皇后的软禁之地。

关于董偃和窦太主的故事,根据《史记》的记载,是发生在窦太主的丈夫陈午去世之后,而堂邑侯陈午于公元前129年去世,也就是陈皇后被废的第二年,如果真是这样,陈皇后被废的时候不可能有长门宫。

再结合董偃的年龄,他应该在陈午还没有去世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窦太主的男宠,只不过陈午去世后,窦太后对董偃的宠爱更加明目张胆。

献长门宫算是让董偃在汉武帝那里挂了一个名号,接下来就是让董偃见到汉武帝,让汉武帝承认他的身份。

为此,袁叔告诉董偃让窦太主假称患了重病不能进宫朝见皇帝,于是汉武帝就亲自到窦太主的府中探视姑母,询问窦太主有什么要求。

汉武帝去看望姑母,希望见见主人翁,馆陶公主将男宠领出来宴饮 - 天天要闻

窦太主就表示自己享受公主之尊,不能侍奉皇上是一种遗憾,希望皇帝能够多光临她的府邸,到时候她献酒给皇帝祝寿,这样就算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恨了。

汉武帝看着难掩憔悴的姑母,应了下来,叮嘱窦太主好好养病才返回宫中,不久之后,窦太主“病愈”,赶紧进宫谢恩,汉武帝留窦太主宰宫中畅饮,姑侄俩感情看起来一如从前。

几天后,汉武帝果然驾临窦太主府,窦太主为了讨好这个侄子,不惜穿上厨子穿的围裙,亲自到外面迎接侄子进府,登上台阶请汉武帝在大厅里就坐。

汉武帝看着殷勤的姑母,不等坐下就说:“希望见见主人翁。”

窦太主一听,急忙下殿,摘下簪子和耳环等首饰,光着脚叩头谢罪:“妾无状,负陛下,身当伏诛。陛下不致之法,顿首死罪。”

窦太主自然也知道私自将董偃收为男宠有违礼制,认真计较起来,这是死罪,辜负了皇帝,现在皇帝愿意到府中要求见一见董偃,就证明皇帝不会拿这件事治罪,于是赶紧跪下来叩头谢罪。

汉武帝去看望姑母,希望见见主人翁,馆陶公主将男宠领出来宴饮 - 天天要闻

窦太主曾经是何等的风光,在窦太后的纵容下,本就工于心计的她要什么有什么,想让女儿做皇后,就能让弟弟汉景帝易太子,可以说汉武帝之所以能成为太子进而继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窦太主的支持,条件就是汉武帝要娶窦太主的女儿为皇后。

所以汉武帝时期,窦太主仗着母亲的宠爱、自己的聪慧以及对汉武帝的迎立之功,求情无厌,还被尊称为窦太主,但随着窦太后的去世以及汉武帝对她的不满,窦太主的权势大不如从前。

后来汉武帝更是废了陈皇后,让窦太主认识到,这个侄子早已不是曾经那个需要她扶持的孩子,而是一言九鼎的皇帝,窦太主怎能不怕?

她怕汉武帝再不顾念一点姑侄情分,所以她倒也能屈能伸,尽力讨好汉武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姑母,汉武帝很有感触,随即赦免了她的罪,让她将董偃这个“主人翁”带出来看看。

窦太主站起来重新戴上簪子、穿好鞋到东厢房领董偃出来。董偃戴着绿头巾、身穿套袖,跟在窦太主身后到了殿前,然后跪伏于地,窦太主这个时候开口:“馆陶公主的厨子董偃冒死拜见皇上。”

汉武帝去看望姑母,希望见见主人翁,馆陶公主将男宠领出来宴饮 - 天天要闻

董偃不停叩头请罪,汉武帝就让他起来,赐他换上新的衣服再出来,然后三人开怀畅饮,董偃因为没有官职也没有任何称号,就称为“主人翁”。

汉武帝离开的时候,窦太主还献上了无数的金银珠宝丝帛,算是感谢汉武帝对董偃的承认。

汉武帝这一举动让董偃更加显贵,天下无人不知,后来董偃更是经常跟着汉武帝到北宫游戏,到上林苑狩猎等等。

汉武帝还准备在宣室设宴招待窦太主,并让董偃也进宫参加。

一听让董偃到宣室参加宴会,东方朔坐不住了,赶紧向汉武帝进谏,说董偃犯了三条砍头的大罪,不能进宣室:其一私侍公主;其二扰乱婚姻制度;其三奢靡享受为淫首。

汉武帝听了沉默良久,然后表示宫宴已经设下,只能以后再改正。

汉武帝去看望姑母,希望见见主人翁,馆陶公主将男宠领出来宴饮 - 天天要闻

东方朔依旧认为不可,毕竟宣室是“先帝之正处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并表示纵观历史,董偃之流只会带来祸患。

汉武帝终于听了进去,将宫宴设在了北宫,让董偃从东司马门进入,宫宴结束之后,汉武帝就不再召见董偃,董偃的尊宠一日不如一日,不到三十岁就去世了。

过了几年,也就是公元前116年,窦太主去世。

窦太主是真的宠爱董偃,宠爱到了逾越礼制的程度,先不说生前如何的宠爱,就说死后,窦太主竟然没有选择和丈夫陈午合葬,而是与董偃合葬,这也是没谁了。

有了这个先例,很多公主贵人也开始逾越礼制。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 天天要闻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时许,北京大兴天宫院。尹亚飞/新京报/视觉中国2025年7月,北京仿佛进入广东“回南天”,地铁通道的墙壁上甚至挂上水珠。东北地区也连日阴雨绵绵,仿佛进入江淮“梅雨”季。潮湿、闷热、黏腻的空气,让北方人感到陌生。“我们家现在讲粤语。”有人如是调侃。还有人说:“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乡的感觉。”另...
痛别!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闻

痛别!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时15分,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原院长、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岁。王祖耆1927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45至1948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52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电机系硕士学位后于美国西北大学任助教;1955年9月与钱学森同船回国...
沈从文婚外情长达8年,期间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谈谈 - 天天要闻

沈从文婚外情长达8年,期间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谈谈

1936年北平一个冬夜,大作家沈从文失魂落魄地敲响了总布胡同三号的大门。开门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着门外这位文坛好友,只见他一米六几的个子在寒风中微微发抖,脸上满是泪痕。能让写出《边城》这般纯净文字的男人,哭成这样,一定是天塌下来了。林徽因
外国船只插五星红旗避祸,国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闻

外国船只插五星红旗避祸,国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最近中东海域上演了一出"换旗求生"的戏码,在霍尔木兹海峡这片火药桶般的水域,外国商船们突然集体玩起了"变装秀"——清一色挂上中国五星红旗。 (在霍尔木兹海峡,大量外国船只悬挂五星红旗以避免....
郭永红任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 - 天天要闻

郭永红任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

7月9日,天津市委组织部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宣布中央有关任职通知和市委关于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任职的决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严的标...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骏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视频的真相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骏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视频的真相

李人骏把万海定为黑社会,是因为王彧的指证。王彧在幕后老板陈胜龙和程子健的一番操作下,对万海做伪证,陈胜龙告诉他说是零成本,只需要诬告万海,就可以把万海手里的万川集散中心搞到手。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随着姜红军和孙飞被抓,李人骏被约谈,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