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幼女盛方颐:得到父亲巨额家产,却含恨抱怨:都是你害了我

2024年02月19日23:15:17 历史 1858

1916年,晚清巨富盛宣怀病逝,他留给小女儿盛方颐的家产,足够她一辈子衣食无忧。

然而33年后,盛方颐却含恨对着父亲的遗照说:“都是你害了我!”

盛宣怀幼女盛方颐:得到父亲巨额家产,却含恨抱怨:都是你害了我 - 天天要闻

1.

盛宣怀一生一共有8子8女,其中盛方颐是他最小的女儿。

老来得女,盛宣怀非常高兴,他知道自己年轻时忙于赚钱,忽略了对儿女的陪伴。现在功成名就了,刚好可以通过小女儿来弥补曾经的遗憾。

盛宣怀对盛方颐宠到什么程度呢?让她享受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都是最基本的,盛方颐最大的特点在于——任性。

盛方颐有9个字的口头禅:“我不管、我不听、我不要。”

只要她不想要的东西,任何人都别想逼着她接受。

只要她喜欢的东西,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得给她弄到,否则她一定会哭到让整个盛府鸡飞狗跳。

盛方颐的受宠程度连她的母亲萧夫人都看不下去了,不过只是妾室的她,在家里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旁敲侧击地提醒:“小方颐这个性子,不知道将来能不能遇到一个对她好的人。”

盛宣怀却哈哈一笑:“凭盛家的门第,还不能给她安排一门好亲事吗?实在没有合适的,我就养她一辈子,难道家里还缺她一口吃的?”

盛宣怀幼女盛方颐:得到父亲巨额家产,却含恨抱怨:都是你害了我 - 天天要闻

盛家三姐妹

盛宣怀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实在不敢苟同。就算盛家再怎么家大业大,也庇护不了儿女一辈子吧?!

1916年,盛宣怀去世,他大约留给子孙100多亿元的财产,其中包括1300多万两白银和无数家产。

为避免子孙挥霍家产,他特意留下遗嘱:丧事不要大操大办,财产交给专门机构打理。

盛宣怀本以为,只要子女按照他的要求生活,就能守住基本盘。就算全家人从此再也不赚一分钱,财产也足够他们花一辈子。

可是,他还是低估了儿女们败家的“实力”。

仅仅过了20年,盛家的财产就被四子盛恩颐败了个精光,盛恩颐临死时腹中甚至没有一粒米。

而盛宣怀千娇万宠的小女儿盛方颐,同样滑向了无底的深渊。

盛宣怀幼女盛方颐:得到父亲巨额家产,却含恨抱怨:都是你害了我 - 天天要闻

2.

盛方颐的不幸,要从一段不靠谱的婚姻开始说起。

盛方颐十几岁时,每天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出入梨园听戏。一次看戏时,她遇上了大盐商周扶九的外孙彭震鸣。

彭震鸣是程派的票友,人长得帅,会唱戏,在上海滩有“彭老七”之称。

不过虽然看起来混得风生水起,但是彭震鸣的家世其实很普通,只能依靠外公的庇护暂时出出风头而已。

遇上盛方颐后,彭震鸣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这个娇滴滴的富家小姐不正可以成为自己的“提款机”吗?

接下来,彭震鸣对盛方颐展开了热烈追求,不谙世事的盛方颐迅速坠入了情网。

母亲萧夫人担心彭震鸣是个浪荡公子,拼命反对这门亲事,可是盛方颐从小到大任性惯了,哪里肯听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

相反,母亲的反对让她和彭震鸣“爱”得更深了,直接提出:非他不嫁!

万般无奈之下,萧夫人只能置办起丰厚的嫁妆,让女儿风风光光地披上了嫁衣。

但是幸福的婚姻哪里是钱可以买得到的?

婚后不久,彭震鸣就开始喝酒、赌 博,到处沾花惹草,夜不归宿,还抽起了大烟。

盛方颐受不了这种气,她找到彭震鸣使劲骂。

可是,和盛家人对她言听计从的态度不同,彭震鸣丝毫不把她的话当回事。

盛宣怀幼女盛方颐:得到父亲巨额家产,却含恨抱怨:都是你害了我 - 天天要闻

盛方颐崩溃了,从小到大,她都是在家里人的包容下长大的,这世上怎么还会有人将自己弃若敝履呢?

巨大的痛苦让她的思想越来越极端,后来甚至以抽大烟来报复命运的“不公”。

抽大烟的费用是高昂的,加上家里一直只出不进,她的积蓄逐渐见底,最后不得不靠卖房、卖车来维持生计。

47岁这年,由于上海实行禁烟令,加上盛方颐此时已经穷困潦倒,看不到任何希望。绝望无助之下,她吞掉了一块生烟,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临终前,盛方颐喃喃地对着父亲的照片抱怨:“都是你害了我!”

盛方颐死后不久,丈夫彭震鸣因牵涉经济案锒铛入狱,后来也选择了自尽而亡。

两人留下了4个儿子、3个女儿,只能在无父母看顾的情况下孤单长大…

盛宣怀幼女盛方颐:得到父亲巨额家产,却含恨抱怨:都是你害了我 - 天天要闻

3.

盛方颐作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大家小姐,本来可以拥有幸福美满、无忧无虑的一生。

可惜父母的溺爱让她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力和抗挫能力。

在她眼中,这个世界就应该围着她转,任何达不到自己心意的行为都是不可以被原谅的。

这导致她的性格越来越极端,在婚姻遭遇不幸时直接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其实,遇见了错的人,遇上了一桩糟糕的婚姻,虽然属于人生的劫数,但并非没有解决路径。

如果盛方颐拥有改变环境和突破桎梏的勇气的话,她绝对不至于让人生滑落深渊。

盛方颐会有这样的结局,她的父亲盛宣怀难辞其咎。

真正的爱,是让孩子拥有自立、自省、自救的能力,而不是打着爱的旗号,拔去孩子腾飞的翅膀。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盛宣怀幼女盛方颐:得到父亲巨额家产,却含恨抱怨:都是你害了我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大暴雨!或破历史极值!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特大暴雨!或破历史极值!紧急提醒

南方人做好准备!今年以来强度最强暴雨、大暴雨范围最大的新一轮降水于昨日(5月27日)夜间开始登场部分地区日雨量或破5月极值!接下来两天将横扫南方大部地区此次降水单日降雨量大局地降雨具有极端性且强降雨落区与上一轮高度重叠致灾风险高,需高度警惕!此轮强降雨究竟有何特点?强度强!暴雨或大暴雨成过程“标配”昨日...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忆“永不消逝的电波” - 天天要闻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忆“永不消逝的电波”

吴侬软语的评弹、铿锵有力的解说,一同讲述着革命先烈壮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波从这里发出”专场活动,以独特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伊始,虹口区黄渡居民区党总支与虹口区评弹协会党支部签署了共建协议,在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迈出坚实...
台媒:赖清德当局强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蒋万安批“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 - 天天要闻

台媒:赖清德当局强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蒋万安批“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

【环球网报道】赖清德当局在岛内大搞“去蒋化”,全台的“中正路”酝酿改名。据台湾《联合报》5月27日报道,台“内政部”负责人刘世芳称,希望岛内各县市地方政府推动改名,被台中市长卢秀燕反呛“吃饱太闲”。台北市长蒋万安今日(27日)也批评称,民进党当局“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当地民政局长陈永德也说,...
76年弹痕依旧!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区!居民含泪抚摸:感觉特别亲切 - 天天要闻

76年弹痕依旧!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区!居民含泪抚摸:感觉特别亲切

就在今天,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回家”了!5月27日上午,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举行历史见证物回搬暨上海解放76周年纪念活动,欢迎一座见证上海解放烽火岁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历史纪念浮雕,在历经三年多的保护性迁移后正式回迁原址。“彭浦新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奇经历、光荣梦想的地方,见证了彭浦新村人民不屈...
女子遇刺身亡  凶手 “精神分裂” 一审改期 - 天天要闻

女子遇刺身亡 凶手 “精神分裂” 一审改期

2025 年 5 月 27 日,成都阴雨连绵。备受关注的成都 27 岁女子在家门口遭精神分裂者捅刺身亡案,原定于今天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但庭前会议后,法院决定延期开庭。案件发生于2024 年 6 月 9 日下午 1 点多,在成都市某小区,35 岁的梁某某来到受害人家门口,无故敲门滋扰并对家门吐口水。受害人发现后让母亲通知...
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侨心筑梦同上“科学报国课” - 天天要闻

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侨心筑梦同上“科学报国课”

“侨心筑梦·科学报国”——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专题活动,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徐汇区委统战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侨界人士的爱国热情,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激励广大留学人员传承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
古代巨型船只是怎么建造的? - 天天要闻

古代巨型船只是怎么建造的?

古代巨型船只的建造,不仅是当时技术和智慧的结晶,更承载了时代的雄心壮志,古人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巨大的船只?古代的造船技术远不如今天先进,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古人依靠智慧与创新,建造出了令后世惊叹的巨型船只,那么古代人是如何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