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历史人物《明朝铁面尚书李秉》

2024年01月25日23:15:03 历史 1606

李秉(1408~1489年),字执中,号迁斋,曹县大黄里李庄(今曹县古营集乡北李庄)人。明朝大臣,官至都御史、吏部尚书。因其执法如山,人称"铁面尚书"。李秉六岁丧父,由母亲陈氏抚育成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十三岁中秀才,明宣德十年(1435年)乡试第一,正统元年(1436年)中进士,授福建延平府(今南平)推官。李秉忠于职守,不畏豪强,敢于为民伸张正义。他审理延平府所辖沙县发生的一起偷盗案件时,被告连呼冤枉。李秉经过仔细分析原告和被告的陈述,深入查访证人,发现这是一起豪强诬陷良民为盗的冤案。原来,原告是沙县一个恶霸,有钱有势,横行乡里。他见被告的妻子有些姿色,便诬良为盗,使被告入狱,而后就奸淫了被告之妻。李秉下令捕捉豪强入狱治罪,并释放了被诬陷的良民。这个恶霸用巨金上下打通关节,反诬告李秉徇私枉法,放纵盗贼。上官竟将李秉治罪下狱,并释放了这一恶霸。李秉在狱中向省提刑按察使司申诉,后经按察副使侯𫐄亲自审理,才给李秉平了反,并严惩了这个恶霸,为沙县除去一害。从此,李秉声誉大振,被选提入京为宫。

巡抚宣府(今宣化),大胆革除弊政,严惩贪官污吏。当时宣府一带,经常受到瓦刺的侵犯。为巩固边防,朝廷在宣府设有卫所,让戍卒、边民屯田守边。景泰二年(1451年),左侍郎刘琏督饷宣府,大肆贪占,以饱私囊,大批屯田又被权贵占为己有。同年十二月初四日,明景帝诏令当时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李秉到宣府代替刘琏。李秉到任后,"尽反琏政",将被权贵强占的屯田归还给戍卒和边民。规定"军卒自城守外,悉得屯作"。下令免去了戍卒及边民对皇帝使者和镇守宦官的额外供应,并妥善地解决了戍卒的月饷问题。戍卒如果战死或被敌人虏去,对其家属发给官银瞻养,或发给银两派人送回内地原籍。另又上书请拨官银三万两,购买耕牛、种子,贷给戍卒、边民,秋后还值,朝廷允其请。这年秋天丰收,边境军民,皆丰衣足食。李秉改任提督军务后,又监造武器和裁制戎装,精选官兵,教以战阵之法,加强战备。又先后弹劾罢免了贪纵不法的都指挥杨文、杨鉴和都督江福。镇守独石的宦官弓胜,打猎时骚扰百姓。李秉上书朝廷,把他召回京城。李秉在宣府四年,"厘诸弊政,所条奏百十章,多允行"。使北部边疆得到一定程度的巩固和发展。

巡抚大同,整顿吏治,处理了一批贪官污吏。1457年,英宗复位。英宗深知北部边防的重要,于次年四月,调李秉巡抚边防重镇大同。大同都指挥孙英,以罪贬职,孙英的好友、总兵李文趁李秉未到任之际,假传圣旨恢复了孙英官职。李秉到任后,重新罢了孙英的官。副将徐旺,领骑兵操练,但不懂操练之法;守备宦官陈例,体弱久病,不能履行职务。李秉均将其撤职。由此,引起李文、陈例等人的怀恨。他们疯狂地对李秉攻击诬陷,罗织罪名,上奏朝廷。英宗竟以"专擅"罪,把李秉下狱。后因查不出犯罪事实,便于天顺三年(1459年),将李秉削籍为民。他在家闲居三年,因阁臣一再推举,皇帝也已经知道是遭诬陷,才被复官。

成化二年(1466年)秋,皇帝命李秉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之职提督大同、宣府、蓟州、辽东四镇军务。当时,新崛起的鞑靼部族不断南侵,使北部边防再度吃紧。李秉并没有因前曾受到打击而畏首畏尾,而是更加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他一到辽东就弹劾了玩忽职守、屡打败仗的镇守宦官李良和总兵武安侯郑宏,并把受李、郑迫害的裴显从狱中放出。由于边防巩固,军威大振,接连打了两次大的胜仗。一次,蒙古一部族入侵。李秉荐举指挥崔胜、傅海等,率兵在凤凰山将敌击退,皇帝下诏书嘉奖慰劳。另一次,在成化三年(1467年),鞑靼一强大部族首领毛里孩犯掠边境。皇帝任命李秉为总督,与武清伯赵辅分五路兵马出塞征讨,大获全胜。皇帝下诏送羊、酒慰劳将士,并赐给李秉一品麒麟服,加封太子少保。同年十二月,李秉被提升为吏部尚书。

李秉任吏部尚书后,把他整顿吏治的一贯主张付诸实施。他首先提拔一批德才兼备者到重要岗位任职,又罢免了一批贪官污吏。虽受到种种干扰,也无所顾忌。如刑部郎中何乔新,德才兼备,经李秉在一个月内三次荐举,才被委以重任。当时己授予官职,等待补缺的监生就有八千多人。这些人,有的是德才兼备者,有的既没德又没才。后者做官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官发财。李秉认为:整顿吏治,必须惩贪顽;惩贪顽,莫如清根本;清根本,必须严格选拔官吏,也就是大胆地将德才兼备者充实到各级重要岗位任职,同时严格杜绝一切卑劣小人做官。李秉对这八千多名监生,组织人员分别进行严格考察,一下子废黜了卑劣者几百人。这些人,又多是权贵们的亲戚、朋友或请托者。

李秉执法如山,不徇私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时的政治状况,但却遭到一些权贵的忌恨和反对。左侍郎崔恭、右侍郎尹旻、侍读彭华、大理卿王槃等经过密谋,嗾使给事中萧彦庄罗织"十二大罪状",弹劾李秉。刑部尚书陆瑜等也附会恭、旻的意思上奏。宪宗于成化五年(1469年)正月,以"徇私变法,负任使"的罪名,要将他治罪。但正直大臣和到京参加会试的各地举子,都为他鸣不平。皇帝顾忌天下士人舆论,仅削去李秉太子少保之衔,让他戴着尚书空衔告老还乡了事。

李秉在家闲居二十年,日与故友以文字自娱,或出入闾巷,与市井人对弈消遣,深为时人所敬仰。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三十日,无疾而,享年八十有二。讣闻至京,孝宗为他恢复名誉,追赠太子少保,并遣官谕祭营葬,谥号襄敏。孝宗在祭李秉的诏书中有"升都宪而巡抚有方,掌内台而纪纲益正"之句,对李秉的一生作出了正确的评价。

生平著作有《公余杂谈》、《江南杂咏》、《云

中奏议》、《归田集》等。

特别说明: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鲁西南历史人物《明朝铁面尚书李秉》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天天要闻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陈晓玉 袁晓雪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召开。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汉阳市政参与的“隧道重大地质灾害源探测评估及处置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证书该项科技成果是汉阳市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科研...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