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多月没好好写历史人物了,写一篇胡说吧

2023年12月10日07:43:05 历史 1837

愚蠢是会传染的,智慧亦是。

从传承的角度来看,愚蠢和智慧没有高下之别,他们都属于后天导向,从所谓的原生家庭开始,之后不管无意影响还是有意塑造,本质都是在冲击下一辈人的先天秉性。

国家地区、种族姓氏就像随机抽号、出生的家庭和遭遇的经历花样万千,然而这些并不是关键所在,纵观诸多历史人物的一生,充实且圆融的生命莫过于首尾相应。

这些人,是找回了自己天命的人。

天命,就像道和名那般玄妙,能给出定义的并不是恒道恒名,只能用殊途同归来总结,智愚贫富贵贱只是世俗的称谓,本质上没有褒贬之分,根窍在于觉醒之后的迸发。

智子疑邻、愚公移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些无限接近于道的道理,几乎都在嘲讽世俗的称谓,毕竟相对于人能看见的“有”,看不见的“无”更加浩瀚磅礴。

愚蠢有愚蠢的可爱,智慧有智慧的冰冷,在阴阳相随里,大者宜为下,柔弱可以胜刚强,我们不能跳出后天导向,但要从后天导向里汲取营养,滋养自己的先天秉性。

一颗莲子,静静地躺在污泥里,周围淤臭里混合着养分,它努力发芽也不管未来会不会被收割,等到开枝散叶濯清涟而不妖,它也听不懂什么赞美妒忌,此生凋谢枯萎的时候,已然脚踩莲藕而头顶莲蓬

一只蜜蜂,从生到死在忙碌,酿蜜筑巢叹为观止。

一条毒蛇,只是悠闲地太阳,身形扭曲见者可怖。

一头野猪,在地里连吃带拱,听见震响转头就跑。

诸子百家,法道墨儒兵医。

高山流水,坐观沧海桑田。

桃李不言,却又下自成蹊。

...

这一切,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

就像有是无的一部分,世间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形而上的宇宙和造物过于玄妙,形而下的人和时间组成的世间,感觉像是一场漫长的进化,更像是一次次的拣选。

神权和王权共同织就的大网,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在不断推进,从原始部落到奴隶封建再到资本共产,如同一个人从婴儿长到了成年,谁也看不透未来会止于何处。

我们从教训里吸取经验,体制亦是。

不同之处在于,个体只能朝前走直到生命终结,群体却能在进三退一之中往复,自然有春夏秋冬,群体有元亨利贞,震荡的大节点永远存在,哪一代个体赶上了,也只能说是赶上了。

整体来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不用担心被抓去活祭,不用担心终身为奴,不用背着砖头修长城,不用拖家带口衣冠南渡...,而能吹着暖气在电脑上敲着字,顶多也就是被平台限流啥的。

回头再看,那些被拣选的人可敬可畏!

他们的物质不丰富,环境也没这般宽松,却能够跃出滚滚历史长河,或多或少改变了河道走向,以有形的身体言行为载体,以无形的精神意识为燃料,铸成一道道丰碑矗立两岸。

在我们看来,一侧河岸的丰碑是正的、善的、阳光的,另一侧河岸的丰碑是邪的、恶的、阴柔的,然而这些特质汇集到具体人物身上时,往往显得阴阳驳杂而功过两分。

在自然看来,两侧的丰碑是配套成对的,既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平衡,也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脉动,就像动植物受困于春生冬杀,人也受制于权钱名利,而这些也是向前推进的动力。

幸运的是,每隔三五百年的地点,会有座异常宏伟的丰碑,其上凿刻的多半不是世俗功业,而是朴素且充满灵力的思想义理,不但抚慰着进化过程中的震荡,而且启迪人心努力找回自己。

或许,所有丰碑的后面刻着一列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三四个月没好好写历史人物了,这简直打破六年以来的记录,一是业余爱好本身水平有限,二是受主业影响精力不够了。

原本想从有到无提升一下,结果心性不够搞的稀里哗啦,“无”是一个无上的境界,去掉一周一篇的有形框架之后,连发个朋友圈都不会琢磨字句了。

土蜂蜜的回馈定下来了,今年做了些进山契,欢迎买过蜂蜜和思想交流的朋友来玩,秦岭一白带着大家进山里转转,山村里的吃住不需要费用,如今覆盖的养蜂人家多了,除了贫困户条件实在有限,已经定了几处不错的山里人家。

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嘈杂喧嚣,让我们重温内心缺失的自然寂静...

最后,还是从虚无的大感慨回归小现实吧,先天秉性也好,内心喜好也罢,能够靠近这条路的人都是幸运儿,因为即便不能成功也能成就自己。

我们就像一只小蜜蜂,从生到死都在忙忙碌碌,数以万计的蜜蜂寿命极短,它们合力建造的蜂巢,好似世间的遗迹那般宏伟,然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更像是物种繁衍的生生不息。

我们终究不是小蜜蜂,在劳动之外还有各种追求,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只有通过树立目标、坚持拼搏的路径,才有机会体验终有收获的滋味,而这更像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没有高下褒贬之分,只有内心的充实喜悦。

王国维说过三种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大师选用三句宋词作为路标,不但唯美而且读完余音绕梁,上高中时,语文老师讲到此处,我这颗缺乏美感的脑袋也听不懂真正含义。

后来,为了卖蜂蜜开始写历史人物,误打误撞也熬过了几个阶段,即便跑偏了也有点自己的心得,感觉跟金庸的武功招数倒有些契合。

第一段:斗转星移,谁打过来的招式,都能左手倒右手的输出。

第一段:吸星大法,谁的观点都能吸,浅尝辄止深受矛盾之苦。

第三段:易筋经,将脑海之中的诸多冲突融化吸收,百川归海。

其实,自己总结的这三种段位,合起来仅仅是大师的第二境罢了,不似那般文雅却更加实用些,虚与实,有和无,终究还是落了下乘。

我们是平凡的普通人,不管人前光彩还是晦暗,大多数时间都要面对自我,找回自我,做回自我,或许这就是作为普通人的专属幸运。

梦想有朝一日,我们都能看到灯火阑珊吧。

三个多月没好好写历史人物了,写一篇胡说吧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天天要闻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在中国收紧稀土产品对外出口的背景下,作为资源贫国的日本决定“出道成为稀土生产国”,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于海底资源。据日经亚洲7月1日报道,日本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但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日本的相关报道中,似乎连篇累牍地都在强调有望解决“有无”,却无人在意“成本”。...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 天天要闻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今年11月,曾经的八路军女战士付瑞芝将迎来百岁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战斗中的烽火硝烟,抗战岁月无疑是浓墨重彩且令人铭记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涌泉村。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闻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说长安的荔枝,我大吴越的杨梅表示不服。 当真不服。明朝的李东阳称杨梅“价比隋珠”,因为在京城想吃到它实在不易——荔枝运到京城,不过是“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
你早,河北|一堂特殊的青春思政课;河北“独角兽”再增一家;紧盯国企领域“逃逸式辞职”;关税大限将至,谁是胆小鬼 - 天天要闻

你早,河北|一堂特殊的青春思政课;河北“独角兽”再增一家;紧盯国企领域“逃逸式辞职”;关税大限将至,谁是胆小鬼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习近平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10027.1万名】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10027.1万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