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听雨说
编辑|听雨说
在现代,人们都十分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
特别是家家户户都装了洗浴设施,几乎都要一天一洗。
但是在古代没有这样的条件,洗一次热水澡可谓是相当困难。
在古装剧中,常常看到富家千金坐在木桶或者在河水中洗浴。
那么,古人一般多长时间洗一次澡呢?贫苦人家又该如何?
地理区位不同,洗澡频率不同
在古代,洗澡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不论贫穷还是富贵,洗一次澡要提前准备很久,光是洗澡用的水都要一桶一桶烧。
可能会出现第二桶水还在烧,第一桶水都已经放凉的情况。
如此一来非常耗费人力物力,不像现代人只需要站在淋浴头下,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热水流下来。
我们在古装剧看到在木桶中洗浴很是方便,而且看着很频繁。
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现书中记载,古人究竟多久洗一回澡。
其实,古人洗澡的频率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大的关系。
比如在远海的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日常喝水都是问题,更不用说洗澡了。
就像西北地区,内蒙和甘肃地区,水资源比较紧张。
同时,在缺水的地方,人们往往不太重视洗澡,甚至洗一次澡要以年为单位来算。
而在沿海城市和地区,人们洗澡的频率就会相对较高。
特别是富家小姐,自身比较重视干净程度,可能会洗的频繁一些。
即便是现代社会,有些偏远山区洗澡也非常困难。
家里没有淋浴,也只能一桶一桶烧水来洗澡。
当水资源再匮乏一些,洗澡对他们来说就更难了,简直是一种奢侈。
在清朝就有一位内蒙姑娘,几乎从不洗澡,这位还非常有名。
她就是苏麻喇姑,她是孝庄太后身边的大宫女。
因为她从小生活在蒙古地区,那时候蒙古地区的人很缺水,所以几乎从不洗澡。
苏麻喇姑也养成了不洗澡的习惯,甚至在皇宫中一年才洗一次。
在古代蒙古人的心里,洗澡就是在浪费水资源。
除了人和牲畜本身要喝水之外,他们几乎从不浪费水资源。
有时候洗一次澡还会将洗澡水喝掉,因为这样才不会有负担,才不会受到上天的惩戒。
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这一传闻,古代蒙古人一生只洗三次澡。
一次是刚出生时,洗掉浑身上下的血污。第二次是结婚的前一天,要干干净净地嫁人。
最后一次就是过世后,需要干干净净地离开人世。
光从这一点来看,可以清楚地了解古人洗澡的频率有多低了!
阶级地位不同,洗澡频率不同
除了地域不同,洗澡的频率不同之外,还有着阶级之分。
生在富贵人家,只要想洗澡,就能随时吩咐仆人去准备洗澡要的一切东西。
而生在贫苦人家时,首先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烧水,因为每天要干农活。
其次烧水所需要的柴火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要提前准备好很多木柴。
对普通人家来说,柴火太过奢侈,一般上只有做饭才用到。
因此,普通人家到了夏天,男子可以随随便便找个小溪或者河流冲洗一番。
而女子只能打一盆水马马虎虎擦洗一番,或者只洗头发不洗身体。
比较有代表性人物的是杨贵妃,唐玄宗奢侈地为杨玉环准备了一个洗澡池子“华清池”。
相传华清池每时每刻都要保证有热水,因为杨贵妃一天要洗三次澡。
华清池类似于今天的温泉,要有充足的水资源,还要保证其温度适宜。
可以想象得到,在古代那个洗澡不大方便的时代,杨贵妃可以每天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生活有多幸运。
同时,也能看得出来唐玄宗对其“后宫佳丽三千却独宠一人”的宠爱程度。
其实,洗澡的频率也在于个人爱不爱洗澡的程度。
就比如“邋遢鬼”王安石,虽然位及丞相,却天生不爱洗澡。
王安石的不爱洗澡不是洗澡的频率低,是根本不洗澡。
甚至脸上和衣服上都是泥渍,就连胡子里都生出了跳蚤,还被宋神宗笑话了一番。
由此可见,古人的洗澡频率根据地区不同、阶级不同、个人卫生不同而决定。
那么,古人洗澡频率低身上是否有异味呢?
有无体味?
事实上,虽然古人的洗澡频率较低,但他们的身上是没多大异味的。
古人虽然洗澡的频率较低,但会时常洗头。
女子会拿着一把梳子到河边梳头发,以此用来清洁头发。
而且就算长时间不洗澡身上有了一些异味,但古人爱好佩戴香囊。
香囊的味道能够遮住身上的异味,除此之外还能涂抹一些香膏。
除此之外,虽然不能全身上下进行沐浴,但日常洗漱时也会擦拭皮肤,将汗液擦掉。
睡觉之前也会洗澡,局部清洗一下身体的一些地方。
因此,古人的洗澡条件虽然不如现代,但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邋遢。
现在的我们根本不需要考虑洗澡条件,几乎每家每户都能洗上澡。
现在社会条件好,甚至一年四季天天睡觉之前都要冲洗一下身体。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源于国家的繁荣昌盛,我们要更加珍惜眼下的生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