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他对于国家那种忠贞不渝的态度更是值得后人来以此学习。
那么,苏武被匈奴扣押19年,不杀他也不放他,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回国的时候,他在匈奴的妻子和儿子都和他一起回去了吗?
被逼臣服
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奉命带领众使节,被上丰厚的礼品,出使匈奴,却没有料到,其实这场“议和”本就是一场假象。
苏武当年出使匈奴的时候,正是卫青和霍去病占据河西走廊,在匈奴大杀特杀之时,迫于无奈之下,只好再次退回漠北。
当时的匈奴战败于汉朝,但又不想降于汉朝,于是匈奴单于就想出了一个假意议和的主意,以此来争取一些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想要将自己的实力再次进行巩固,于是就和汉朝佯装议和,并提出了双方都将被扣使节释放的条件。
听到匈奴单于的提议,汉武帝也是欣然接受,因为当时的汉武帝也在计划,怎样才能将匈奴一网打尽的方法,毕竟漠河地区实在是太远,战线拉得太长,不够了解地势,容易战败。
所以汉武帝便也想借着此次外交的主意,进一步观察匈奴的动向,便将苏武派去探查,以此来达到将匈奴一网打尽的目的。
却没想到,之前在北方作乱之时,被扣留在匈奴的汉使都投降了匈奴,卫律便是其中一人。
然而,卫律的手下十分的看不惯他的叛徒行为,恰巧认识此次使者团的苏武手下——张胜,于是两人便合谋,打算斩杀卫律和单于。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之下,苏武出使了匈奴,但没想到的是,计划败露,两国的关系也因此更加恶化。
这时的苏武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在将外交任务完成后,准备回国时,却被匈奴单于直接将其扣了下来,张胜也直接投降了。
单于首领先是劝苏武投降,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都用上了,但是苏武却根本就不吃这一套,单于一气之下,将苏武关了起来。
当时可是寒冬,单于就将苏武关在了一个地穴当中,并且这个地穴属于是露天的存在,单于首领还命令手下,不许给他送吃的和穿的。
本以为这样,苏武就会遭受不住酷刑,向自己妥协,却没想到,一连几天过去了,但是苏武却始终没有声音。
就在单于首领以为苏武已经死了,准备去给他收尸的时候,却发现他竟然还活着,单于首领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有人背着自己给他送了吃的?
毕竟,在如此寒冷的地方,没有吃喝的苏武,是怎么坚持到现在的呢?
在《苏轼牧羊》中曾有记载:“渴饮雪,饥吞毡。”翻译一下,意思就是渴了就吃点地上的积雪,饿了就嚼一嚼自己身上穿的袄。
惨遭流放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坚持这么多天不向自己求饶,单于首领也开始钦佩苏武,但是他却依旧不算将苏武放回汉朝,他认为将苏武这样的人才放回汉朝,对自己是十分不利的。
但是他也拉拢不了苏武,于是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对苏武说:“既不愿降,那便去放羊吧,等这些羊什么时候有了小羊,我就可以放你回大汉。”
苏武以为单于首领想清楚了,不再逼迫自己,于是便欣喜了前往人迹罕至的北海边,但是当他见到羊群时,才发现整个羊群都是公羊,又怎么可能会有小羊仔的出生呢?
对于这一现象,苏武热烈的心就像被泼了一碰冷水一样,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只能认命的开始放牧,但心中想要归汉的心,却从未熄灭。
然而,被流放到北海的苏武,没有任何的吃食和生活用品,他只能借此积雪充饥,实在饿的不行,就去找一些野果,冷了就和羊睡在一起。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着,但如此艰难的日子也没有磨灭掉苏武想要归汉的决心,甚至在放羊时还带着使节棍。
这时的汉武帝再次向匈奴发起进攻,但已经失去霍去病这一员大将,汉武帝派出的李广利和李陵都惨败,李陵直接被俘。
这么下来,苏武能够回到汉朝的希望更是渺茫。
被俘的李陵,并没有像苏武一样意志坚决,不但娶了单于首领的女儿,而且还成为了匈奴的一员大将。
看到李陵的归顺,单于首领又想起了苏武,他派遣李陵想再次的劝说苏武,但苏武的态度却一直都十分坚决,单于首领对苏武没有办法,只好让他继续的呆在北海边放牧。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单于首领不将苏武杀了呢?
因为对于苏武,单于首领是有着十分欣赏的态度,就例如曹操抓到了关羽的时候,也是舍不得杀他,是一样的道理。
在北海边的苏武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生活,来北海边打猎的于靬王,不幸受伤,多亏了放牧的苏武发现,即使救下了他。
为了感谢苏武,于靬王对他可谓是极好的,又是送吃食,又是送衣物,还将自己部落一位女子许配给了他。
可以说,这时的苏武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不久后该女子还为苏武诞下了一个儿子,忧心国家的苏武,为其取名为——通国。
三人生活虽是艰辛,但也是幸福、快乐的,但没想到好景不长,苏武的安分生活只活了3年,于靬王便离世了。
于靬王离世后,不少人都觊觎苏武的财产,毕竟当时的于靬王为了感谢苏武,实在是赐给了他太多的东西。
这些人不仅将于靬王赏赐的东西枪的一干二净,而且还把苏武的羊都抢光了,可以说现在的苏武是真的一贫如洗。
但是这还并不是最惨的,这天李陵再次前来北海边,苏武以为李陵又是来劝他归降,在李陵未开口之前便说道:“你回去吧,我是不会降的!”
却没想到,李陵带来的消息让苏武备受打击。
原来,在苏武被扣押的这些年里,他的家人已经死的差不多了,而且就连妻子也都已经改嫁他人。
苏武虽是百感交集,悲痛难忍,但他却依旧选择坚持自己的内心,他始终坚信,自己早晚有一天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
苏武使节棍上的装饰已经全部脱落,头发和胡须也已发白,但只有那颗心从来没有改变。
苏武回归
公元前87年,终于让苏武等到了回国的机会,汉武帝去世后,汉昭帝继位,汉朝和匈奴两国的关系才得以缓和。
汉昭帝想起了苏武等人,他便派遣人向匈奴索要苏武使团等人,却没想到匈奴人竟谎称苏武一死,幸好当时的苏武手下,偷偷的将真相告知了汉朝的使者。
不然,可能真的就让匈奴人糊弄过去了,双方多次交涉,匈奴人最终只好交出苏武,公元前82年,苏武终于得偿所愿,回到了汉朝。
那么匈奴人为何不愿交出苏武呢?
原因就是,在匈奴北海边生活了将近19年的苏武,已经彻底了解匈奴,如果将苏武放回汉朝,那么对于匈奴将会是不可磨灭的打击。
事实也确实如匈奴所料,回国后的苏武使团,对于今后重创匈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回去后的苏武,也一直担忧着自己在匈奴的妻儿,毕竟当时和自己一起共患难,但是想要让单于放人实属不易。
这件事拖了好几年,直到宣帝登基,单于最终还是不情不愿的交出了二人。
将两人接到汉朝,苏武极尽全力的培养自己的儿子——苏通国,甚至为其某了一个官事。
公元前60年,这个有着超强意志的老人,离开了人世,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