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被特赦后进入政协工作,开会时见到廖运周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2023年10月31日08:46:10 历史 1354

黄维和廖运周都是国民党干将,两人又长期是上下级关系,因此来往很是亲密,黄百韬甚至曾经调侃黄和廖“穿一条裤子”。然而,谁都没想到,在解放战争时期,黄维居然和廖运周翻了脸,甚至闹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维被特赦后进入政协工作,开会时见到廖运周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 天天要闻

廖运周是黄维的“小学弟”,两人同是黄埔军校出身,又一起参加过大革命,不过由于所属部队不同,两人始终没有见过面,一直到抗战时,两人才因为武汉会战有了交集。当时廖运周还是个小团长,而黄已经是主力军的军长了,两人本是各自为战,但后来因为战局有变,两人被迫联合抗敌,并且很快打出了一些名头。

黄维由此对廖运周生出了一些好感,于是主动向廖抛出了橄榄枝,廖也积极回应着,一来二去,相谈甚欢的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黄维甚至在1938年亲自给蒋介石写信,请求将廖运周调到自己的麾下供职。蒋介石没有任何犹豫,立即批准了这一申请,廖运周由此摇身一变,从一个杂牌军的小将领升级为嫡系部队的旅长,名望和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黄维被特赦后进入政协工作,开会时见到廖运周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 天天要闻

至抗战结束后,廖已经凭借战功升迁为师长,解放战争爆发后,他更是被任命为军长,所部归黄维兵团节制。淮海战役时,杜聿明集团在徐州被包围,蒋介石立即命令黄维率军赶去增援、解围,谁料黄维在行军途中不断遭到解放军截击,可谓是寸步难行,后来,解放军又派兵抄了黄维的后路,对其形成了半包围的姿态。

彼时黄维的前、后、左均有解放军,唯有右边还处于空虚状态,幕僚随即建议他立即向右突围,与附近的国民党军合兵一处,稳住阵脚之后再继续向徐州挺进,否则必然兵败。但黄维却一意孤行,坚持要继续向北,解放军随即抓住他的这个战略失误,迅速派兵封住了他右边的退路,将他包围在了淮河和徐州之间。

黄维被特赦后进入政协工作,开会时见到廖运周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 天天要闻

彼时黄维手下有十余万人,装备精良,如果集中力量向外突围,解放军一定是挡不住的。而黄维也确实有突围的想法,并且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廖运周。廖运周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一定会撕开解放军的防线,为大部队打开缺口。黄维为此感激涕零,为了确保廖运周作战顺利,他调集了大量军用物资援助廖的部队,甚至还将为数不多的坦克部队交给廖指挥。

然而,令黄维大跌眼镜的是,廖运周在拿到了武器装备之后,居然直接起义加入解放军了,并且很快调转枪口反过来打黄维,这让黄维始料未及,他只得仓促下令部队防御,但国民党军此时已经丧失了斗志,因此很快便在解放军的打击之下走向覆灭,十余万人全部被歼灭。黄维本想坐坦克逃走,谁料在半路上坦克抛锚了,他最后的希望也随即破灭,他干脆走出坦克,坐在路边的田埂上等着命运的裁决。

黄维被特赦后进入政协工作,开会时见到廖运周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 天天要闻

黄维其实想过自杀,但又因为畏惧迟迟下不了手,最终被解放军俘虏,关进了功德林。在此期间,黄维认真的复盘了整场战斗,他认为如果不是廖运周起义,那么自己一定可以突围成功,不至于成为解放军的阶下囚,因此对廖运周愈加憎恨。其实,廖运周并非是临时起意想要投靠红色阵营,他本身就是共产党员,他早先是参加过南昌首义的,后来在安徽做兵运工作,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重新回到了国民党军中,上级首长干脆将错就错,让他在敌营中潜伏下来。

解放战争时期,廖运周一直在和党组织秘密联系,给党组织传递机密情报。淮海战役期间,黄维每做一次战略部署,廖运周便将具体方案连夜传给解放军,解放军由此对黄维的动向一清二楚,围歼黄所部是迟早的事情。

黄维被特赦后进入政协工作,开会时见到廖运周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 天天要闻

建国后,廖将军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又在全国政协中担任要职,巧合的是,黄维在得到特赦之后,也在全国政协工作,两人兜兜转转十几年,又在一个单位当了“同志”。不过黄维一直没有消除对廖运周的成见,开会时碰上仍一脸气愤,也不愿和他交谈,虽然后来在众人的劝解下,黄维与廖运周“讲和”,但两人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那种亲密的状态了。1989年,黄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时年85岁,台湾方面得知这个消息后,还专门给黄维办了一场追悼会,以表达对他的尊重。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 天天要闻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在万里之外的南美洲国家圭亚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医生,用坚守和奉献精神,为当地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也推动了圭亚那诊疗技术的发展。前不久,65岁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乔治敦公立医院找黄晓波医生复诊。他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经过及时手术,他的眼睛已恢复了视力。乔治敦...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 天天要闻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笃笃笃……“啄木鸟”发出的悦耳声音回荡在林间,然而在80多年前,这个声音却是东北抗日联军预警及联络的“密电波”。摇动“响木”会发出类似啄木鸟啄木头的声音,抗联战士利用“响木”发出的不同声音可表达多种意思,其在抗联部队隐蔽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80多年前,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