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戳西方伪史的要害——“西方文明”是个不合逻辑的拼凑概念

2023年10月27日18:39:08 历史 1795

直戳西方伪史的要害——“西方文明”是个不合逻辑的拼凑概念 - 天天要闻

关于“西方伪史”, 网络上仍然争论得如火如荼。

找出再多的“论据”,想替“西方伪史”洗地,也是徒劳的。

因为,使“西方伪史”得以构建的理论支柱“西方文明”,就是违背逻辑、站不住脚的。

西方鼎力宣扬亚里士多德和他的“浩瀚著作”,无非是要证明“西方文明”的长久连续性和独特优越性。

可惜的是,“西方文明”本就是个极不准确、存在巨大逻辑漏洞的地理和文化概念。

西方对外灌输的,包括国内许多人所接受的“西方文明”概念,通常被解释为是包括“古地中海文明”和“近代欧洲文明”的“统一体”,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嫁接体”。

这是在时空关系上的一种故意混淆。

直戳西方伪史的要害——“西方文明”是个不合逻辑的拼凑概念 - 天天要闻

“古地中海文明”,泛指最早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苏美尔、古黎凡特、古安纳托利亚等等这一带的文明。

这一带的文明,皆处于中东和北非地区,包括尼罗河三角洲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

后来的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是上述文明的“衍生品”。

特别要说的是,古希腊并非如今的白种人,古今希腊人之间并无血缘和同源文化联系。

总体来说,“古地中海文明”,是由肤色较深、头发偏黑、个子较矮的“南高加索人”创造的。

而“近代欧洲文明”,则指主要由北高加索白人所代表的文明,或称“基督教文明”——尽管基督教最早发源于中东地区,后来传入欧洲才被光大。

直戳西方伪史的要害——“西方文明”是个不合逻辑的拼凑概念 - 天天要闻

“近代欧洲文明”,不是“古地中海文明”的天然后裔和直接传承者。

第一,阿拉伯人所代表的伊斯兰文明,曾覆盖过整个地中海区域。可以说,阿拉伯人及其伊斯兰文明,与“古地中海文明”之间,才是第一手的传承关系。

第二,大约10世纪之后的日耳曼人法兰西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从阿拉伯人手中抢来并覆盖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曾经拥有过的地域。充其量,这些人只是从阿拉伯人那里转承了“古地中海文明”的某些成分。

第三,这种“转承”,主要是通过十字军”东征实现的。客观地说,“近代欧洲文明”从萌芽状态开始,其所吸收的“东方文明”——包括阿拉伯、中国。印度的文明,一点也不亚于甚至超过从“地中海文明”所吸收的养料。

直戳西方伪史的要害——“西方文明”是个不合逻辑的拼凑概念 - 天天要闻

对此,英国著名学者约翰·霍布斯的《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一书,有精彩的论述。

可以说,所谓的“西方文明”,只能精确化地表述为“近代欧洲文明”——这一文明的开端,只能从11世纪伊始且延续了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算起。

鼓吹“西方文明”的西方政治和文化精英们,之所以要紧紧抱住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古地中海文明”不放,是为了打出“西方”自古,从古希腊时代起,就具备“民主”“科学”传统的旗号,从而证明“西方中心论”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如果再进一步精细化,就是欧洲传承了古希腊的数学公理体系,外加“一神教”经院哲学刨根问底儿的宗教信仰,因而使欧洲远远走在了整个人类的前面。

其实,上述观点完全站不住脚。

直戳西方伪史的要害——“西方文明”是个不合逻辑的拼凑概念 - 天天要闻

拜占庭希腊文明,第一手传承,延续了千多年,而且是“一神教”,为何没有发展出近现代的文明类型,而非要等到伽利略时代才曝露出新文明的曙光呢?

伽利略是位卓越的自然哲学家。牛顿取得的惊人成就,极大程度上倚仗于伽利略的开创性实验和总结。

伽利略在他的名著《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中写道:“……威尼斯人在著名的兵工厂里进行的经常性活动,特别是包含力学的那部分工作,对好学的人提出了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

直戳西方伪史的要害——“西方文明”是个不合逻辑的拼凑概念 - 天天要闻

他所说的“两门新科学”,指的是材料力学和运动力学。而这两门新科学,都与战争有关——材料力学,是基于威尼斯兵工厂军舰设计上几十门重炮对船体和材料的静力学研究;运动力学,是基于炮弹飞行的抛物线轨迹在匀速和匀速加速运动中的数学研究。

请注意,伽利略的这部著作扉页上写的很清楚——献给他科研经费的赞助者,陆军元帅、总司令、鲁埃格地方长官诺阿耶伯爵。

这就不难发现“近代欧洲文明”开端和发展的“密码”——这就是延续500年的欧洲“春秋战国”时代的小国间如火如荼、血腥残暴的灭国战争。

所以,在“西方文明”的“文明”面纱之下,必须要看到血淋淋的真实历史。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 天天要闻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庆市开州区人,享年71岁。幼时读私塾,13岁时父亲因琐事纠纷被当地恶霸打死后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他开始给人家放牛。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 天天要闻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哥走的是怀念,还有伤感兵驻庆远期间爆发的“万里回朝”事件,对石达开的打击是致命的,除了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此事带来的感情伤害。石达开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下场,那些曾经无限拥戴自己的兄弟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离我而去,难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