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2023年09月27日14:50:08 历史 1386

上一篇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中兴四将

南宋度过了初期的风雨飘摇时光后慢慢有了和金南北对峙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的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四位将领被后世誉为“中兴四将”。此外吴玠吴璘兄弟、刘锜杨沂中等抗金名将建立了自己的功勋。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张浚,南宋初年重要的文臣

张浚和张俊不是一个人,张浚是文官,张俊是中兴四将。虽然张浚是南宋的主战派但是和皇帝赵构思路差不多,仗要打但是桀骜不驯的武人也要打压。而且张浚性格执拗,不怕揽事敢担当,但是也坏了不少事,后面我会细说。

早在苗刘兵变时,张浚节制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平叛各部,救了赵构一命。张浚作为当时赵构的头号文臣,其强力打压军头的思路得到了肯定。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苗刘兵变时,张浚节制韩世忠、张俊等将领迅速稳定了局面

西北军事集团北宋时期一直与西夏打仗,因为中央管的没那么严西军在北宋时算是比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北宋灭亡后,当时的西北在两宋之交没人管,这个小集团更是放飞自我。

张浚一介文官,却是少有的能出死手整合西北的官僚。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西军100多年一直与西夏交战,是为数不多有一点自治权的军队

开始负责西北方面军政的张浚上来就施展铁血手段。当时南宋在关中方向桀骜不驯著称的悍将曲端富平之战中率先溃逃的赵哲等人都被张浚处死。富平之战后,宋军在关中主力尽失,陕西六路渐趋沦丧,被金彻底控制。

张浚的强硬作风引起了泾原路、环庆路军人的集体叛变。后来金在关中的主要守将基本都是叛变的宋军将领。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辛弃疾诗歌中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大散关在陕西宝鸡的秦岭北麓,看看南宋的国防都退到啥地方了

即使丢了关中,赵构还是相当欣赏这位有组织能力又敢于干脏活的心腹。象征性处罚后,还是将大权交给了他。随着宋在南方站稳脚跟,赵构、张浚为代表的中枢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抑制武人、重回“以文制武”的国策。

这也看得出高宗此时的思路,只要能稳住局势,祖宗之地丢了也就丢了。关中出这么大篓子,他依然力挺张浚的工作,谁让现在的工作中心是转向抑制武将呢。

不过张浚说到底还是主战派,他看武将不顺眼但是看投降派更不顺眼。秦桧死后,63岁的张浚再次复出,人生最后几年还在为了北伐恢复失地奔波。不知道晚年有没有后悔当时形势一片大好时,自己手段太粗糙导致的几次兵变。

烂泥刘光世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刘光世

赵构在重用宰相张浚的同时,南宋中央开始牢牢地接管了各路部队的人事安排和后勤补给,西北被张浚理顺的同时(但也丢了关中)。中央开始插手其他各路的后勤和人事安排,一点点的夺取武人的权柄。

湖广两淮的部队的主要补给后勤也被中央拿捏了(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其实这时候不论是岳飞还是韩世忠等人的部队,部队除了中央的补给,还有部队的私营生意补贴部队所用。战时开销太大完全靠朝廷补给是不够的。但难能可贵的是岳飞部队的私营生意基本补贴了战事,自己毫无贪墨。)

苗刘兵变后,赵构对刘光世心存芥蒂,对他的部队也难有好感。在战线慢慢稳定后,赵构要削藩了。

刘光世本人的指挥能力和战绩都乏善可陈,不过作为赵构登基后最早力挺他的西军将领,他在两淮地区的功劳是要客观看待的。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刘光世部队位于和伪齐交战的第一线

刘光世所部最早的基干是北宋西北前线精锐的西军,但是淮西军大部分成员是接受了改编的中原和江淮地区贼寇、土匪武装或民团。这些杂牌军良莠不齐,刘光世能驾驭住这些人,除了本身的将门出身和性格魅力外,主要靠两个原因:

一是敢于为这些人说话,在赵构面前给他们争取基本的保障;二是能巧妙平衡各方矛盾,依靠王德和郦琼两位极有能力的部下有效控制全军,并让他们在对抗金军的战事中颇有战绩。

刘光世本人军事水平不咋样但是能平事,还能团结各种势力,还能为自己底下的兄弟争取利益。所以非常得到下面普通军士的好感。刘大帅的话在淮西相当好使。

这样一个朝廷未必镇得住的资深将领,手下又是各路收编来的杂牌。肯定被被赵构猜忌。

高宗绍兴年间,从陕西到两淮的宋金战线上。西军和南宋的新军都逐渐打出了战绩。但是这段时间,朝廷明显是偏心的在部队粮饷供应方面区别对待,另一方面派刘光世所部到危险的战场当炮灰。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淮西自唐代中期以来就相当重要,此刻更是南宋守住长江防线的前哨站

刘光世的下属也多对朝廷有微词。

怎么处置刘光世及其杂牌军呢?赵构和当时负责各部钱粮的重臣吕颐浩等人一方面在军械、粮草供应方面区别对待,另一方面派刘光世所部到危险的战场当炮灰。

朝廷既然不把刘家军当人看,那刘光世的部队就继续摆烂了。能拿60分就绝对不拿61分。

在楚州之围中面对赵构五次手札催促援助时也“竟不行”;后来朝廷调整他的防区,将其放到危险的淮南、京东路前线时,他也公然不奉诏。

刘光世后来在史书里面形象大为不堪。但是回到当时视角,刘光世带的部队都是杂鱼新兵,很多都是来混口饭吃的两淮地区老百姓。这样的军队保持基本战斗力就很难了,中央还要屡次打压,克扣钱粮军饷,刘的防区就在最前线,这么被欺负刘光世主持部队时没有大规模闹兵变真的是奇迹。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金国的铁浮图重装骑兵对江淮地区宋步兵的战绩是碾压的,宋军经过多轮的失败才找到应对的办法

而且刘光世的部队也不完全是酒囊饭袋,在绍兴6年和伪齐国的对战中他的部队前期还是完成战略要求的。

但对赵构来说,刘光世尽管在即位时力挺了自己。但这是理所应该的君臣本分,他自己是北宋皇室独苗你们这些武夫还能挺谁?

淮西削藩的波折

到了绍兴6年以后,赵构这这皇帝可以说是相当的苟了,他的执政思路其实就是“苟住这个皇帝位置就好了”。毕竟这个位置还是侥幸来的。然后为了苟,部队里面谁厉害就削谁,最后活到80多的高寿。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晚年退位为太上皇的赵构

绍兴6年(1136)底,南宋和占据中原的伪齐展开决战。在庐州坐镇的刘光世得知伪齐大军逼近,竟然擅自渡过长江,打算退到太平指挥。当时节制刘光世的右相张浚简直气疯了,他直接派人警告刘光世,谁敢擅自待在长江以南就杀谁。

等战事结束张浚马上弹劾刘光世:“刘光世骄惰不战,不可为大将,请罢之。”当时形势一片大好,张浚巴不得赶快换了刘光世这坨烂泥,把淮西部队赶紧打散安排到其他防区。

但是另一位宰相赵鼎则觉得尽管刘光世不行,但是他来事能力比较强,还是要谨慎处理,很多刘光世的部将丽琼等还是很能打的,而且这些人江湖义气很深,不一定服朝廷。

总之稳妥的办法是稳住淮西的部队,毕竟这里垮了金军马上冲到长江边,一定要慎重的处理刘光世。

赵构采用折中意见先给了刘光世一堆头衔,安排了荣誉闲职,相当于剥夺其对军队的掌控。

刘光世被罢黜后,麾下五万多的军队如何改编处置成了当务之急。

张浚的处置方案:让刘光世部将王德成为这支军队的一把手,另一位部将郦琼则成为王德的副手。再让朝廷派人接管政治工作,以后再慢慢拆分这支军队。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宋代宰相执拗性格的非常多

宋代宰相执拗性格的非常多,王安石司马光还有这位张浚,不能说他们品格低下,但是做事老是一路走到黑,搞得很多出发点不错的事最后骑虎难下。

宰相张浚这个人,真是特别奇怪的一个人,你说他没能力吧,他有,你说他有吧,又闯了不少祸。西北削藩成功,但是把一堆战将逼反了,这次在淮西还是不改粗暴的风格,即将酿出大乱。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淮西病变前,岳飞赵构的关系一度很融洽

就在这时岳飞来到杭州报告练兵成果和第三次北伐的战况。赵构突然发现,我咋这么眼拙,岳飞不就是收拾刘光世兵马的最好人选吗。岳飞从底层上来,没有军中派系的根源,比其他西北系的军官要可靠的多。

岳飞展现出来的军事才能超过了张俊、韩世忠。提把岳飞可以制衡功劳和声望颇高的军界前辈。这本应是一个君臣相知、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这会儿的岳飞和赵构还算关系和睦的君臣。

君臣一顿相互吹捧之后,赵构向岳飞许诺将淮西和西北的部队交给他。岳飞当即表示不忘圣恩,一定励精图治恢复中原。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秦桧,南宋的“金国派”

以此同时宰相张浚和赵鼎一直有矛盾,张浚物色了一个新人选当宰相——秦桧,想以次削弱赵鼎。

秦桧一露头就体现了奸臣本色,他向赵构痛诉利害。最关键的一点,如果岳飞节制了淮西和西北兄弟吴家的部队,那他的麾下有全国3/5多的野战兵力。即使岳飞没想法,他底下的人有想法怎么办,别忘了宋太祖当年也是后周忠臣。

赵构骨子里胆小阴冷的基因发作了。

赵构仔细思索后马上收回岳飞领刘光世部队的成命。答应好的收回刘光世的兵马、吴阶的兵马给岳飞不算数了。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庐山脚下的岳母墓

岳飞听到军国大事,给皇帝当儿戏一样驳回了。一气之下之下回庐山给母亲守丧。说到底岳飞还是年轻气盛,他把赵构看成了汉武帝,自己自比卫青霍去病,但是赵构实在是不堪。

岳飞赌气回庐山给母亲守丧,这个绝对是犯了大忌讳,也说明岳飞此时还是太单纯把政治上的弯弯绕绕想的太少。不过赵构当时忍了,他派李若虚王贵去庐山劝说岳飞以大局为重。李若虚和王贵也明里暗里说了岳飞这么做非常犯政治忌讳。后来岳飞也没有继续闹下去。

但是这个行为让赵构觉得这家伙和五代的军阀无异,对岳飞的好感大为降低。

既然岳飞的节制刘光世兵马的方案不通,那就还是用张浚的办法了。结果张浚大人这次接收工作又搞砸了。

淮西军兵怨的总爆发

接收刘光世部队的接收工作组完全酒囊饭袋是不客观的,他们也分析了刘光世部队的组成。

这支部队一部分是老的西军转变过来的,这部分人的主要领袖是王德,这批人认刘光世为老大,而且相对听指挥。一支是被收编的义军,大部分是两宋之交,黄河泛滥后该地的流民,到了绍兴年间这伙人实际占了淮西军的大头,义军这批人的头头是郦琼。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郦琼

张浚派来接收的吕祉思路就是联合老的西军军头的王德摆平郦琼首的义军派。理想很好,但是远远低估了这些年朝廷把淮西军当炮灰,克扣军饷等行为导致的淮西军主力的不满情绪。

王德和吕祉改编部队的事情很快引起了军中大部分人员的不满。刘光世看着烂泥扶不上墙,但真的肯为这批家园被占的流民要利益,而且刘光世有点社会痞气,各方面能照顾到,算是个不错的大哥。这次被明升暗降已经引起了很多不满了,现在朝廷派来的大员又在摆官架子。淮西军很多人觉得以后的日子更没法保障了,吕祉刚到军中就有人叛逃。

和张浚在陕西把人逼反的步骤一样,这次吕祉也不好好做政治工作。来到部队没有和大家把道理讲清楚,把朝廷政策说明白,还试图联合军中亲朝廷军官清算不安分子。作风非常简单粗暴,而淮西军早就对一直欺压他们的朝廷大爷不满了,兵变只需要一个导火索。

这支一直被视为杂牌的军队已经到了兵变的悬崖边了,最后的结果,郦琼成功串联了绝大部分军人,擒杀了朝廷派来的吕祉以及张景等愿意和朝廷合作的军官,并裹挟所属军队和百姓投向伪齐。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刘光世所部五万二千人,除了王德嫡系的八千人外,基本被郦琼成功策反,随后裹挟数十万百姓一起投向伪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淮西兵变

张浚因为是这次招抚工作的后台,加上陕西、淮西两次搞出中高级军官大规模叛逃,被朝中多人弹劾,黯然下课。

莫须有的罪名

淮西兵变导致南宋两淮局面的暂时崩溃、张浚的彻底失势和岳飞与赵构的首次反目。淮西兵变和岳飞没啥关系,但是岳飞因为赌气不奉诏,形象在赵构心中也急转直下。

张浚下野后,朝廷的宰相换成阴险的秦桧。

绍兴6年后,宋金之间虽然有多场战役,但是双方都看到了战争的天平不再一边倒,从陕西到两淮的千里战线上,双方的新均势基本达成。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金人的骑兵不再天下无敌,南宋的野战部队成长极快

多年的战争造成离难,士大夫匡扶天下的志愿,武人恢复中原的期望。南宋的上上下下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希望打过黄河。这股意愿是南宋上上下下的主流民意。

这股主战的民意汹涌,但是皇帝却不想打了。到了飞鸟尽良弓藏的时候了。

面对民间、武人、官僚中的战意,坐稳了皇帝宝座的赵构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停战信息,让天下人知道王师北定中原日不会再有了。

赵构有了一个趁手的工具人——秦桧。秦桧和赵构这会才是君臣和谐一步步推进着收回军权。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秦桧

罢黜刘光世后,镇守四川的吴玠病死,他的军队同样被拆分成三部。接下来就是张俊、韩世忠、岳飞三位将领。

张俊和韩世忠识相的交兵权。韩世忠甚至自诬,在家大肆接收贿赂,表现出短志小人的样子。

岳飞在绍兴年间一直整军备战,还屡次上书:“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加上襄阳和河南的一系列大捷,成了抗金的一面旗帜。金人恨之入骨,南宋的投降派也欲除之而后快。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岳飞:“夷狄不可信,相国误国啊”

绍兴11年后,宋金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三位将领张俊、韩世忠、岳飞被调到中央任职。

这个时候要取悦金人和让国内的主战派闭嘴,赵构决定要杀一名大将祭旗。岳飞够得上这个分量,而且张俊和韩世忠太油条一嗅到风声马上交权,赵构也不好动手。

赵构还阴险的让张俊受理。张俊当时是枢密使,接到了岳飞部将王俊的诬告。

赵构就是要让军头也互相沾血,这样以后主战派就没法在出头了,毕竟最善战的岳飞可是给你们军头+文官合力搞死的。

张俊审问后把案子移交给了大理寺。在这件事情中,张俊作为军事长官,面对下级军人的告变,在审问之后将证据移交给司法部门,流程没有问题。到这里也没有任何造反的实质证据,只有一句岳飞当年的吹牛稍微有点对上不敬。

岳飞32岁时曾喝酒吹牛:“本朝只有太祖三十多岁当上了节度使,我如今和太祖一样也是三十多岁当了节度使”。但这个玩笑话审判根本上不了台面。如果以这句话定罪那不就是说大宋太祖也是谋反上位的?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岳飞墓

但是这个案子已经在赵构的授意下要办成铁案。最后案子以莫须有的理由被办死了。

赵构要让其他武人也沾了岳飞的血。对岳飞、岳云张宪监刑的杨沂中,在抗金战斗中多获功勋和岳飞私交也很好,这么和岳飞私交极好的人被赵构任命为岳飞的监斩官,要承受没卖友求荣的千古骂名。加上是张俊将岳飞移交了司法部门,所以岳飞的冤狱这一条主线是主和派文官主使,主战派武将操作的一个局面。

这样一来,南宋的主战派武人代表也沾了岳飞的血,那么以后再想对金人用兵。那么无论如何也绕不开杀岳飞这件事。赵构杀人诛心的让南宋主战派今后的岁月全部都闭嘴了。

岳飞死后第二年,秦桧指使台谏官员弹劾张俊,最终张俊的枢密使职位被罢。南宋的功勋武将被自己人全部阴死了。

岳飞必须死2,南宋想偏安媾和必须杀主战大将祭旗 - 天天要闻

活到80多高寿的高宗

刻薄寡恩的赵构是一切的总导演。秦桧、万俟卨是干脏活的。这些阴谋诡计的始作俑者们相互成就,葬送了本来有希望的北伐事业。作为报应,南宋皇族除了赵构,还有3位皇帝绝嗣,赵构没有跪在岳飞墓前,但是他永远受到爱国中国人的唾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 - 天天要闻

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

关于变法,这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说法,其实我们离最近的一次变法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近现代,变法一词逐渐被“改革”二字所代替。那么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现在正逐渐摆脱房地产经济,而所谓的“旧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新环境
【检察护企】瑞丽检察:以“检”之力 护“企”前行 - 天天要闻

【检察护企】瑞丽检察:以“检”之力 护“企”前行

检察护企      为有效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常态化长效机制,深入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走深走实。6月26日上午,瑞丽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邵曰生到雅戈尔(瑞丽)服装有限公司、瑞丽市音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和法治需求。      走访...
一袋馒头换状元,贫寒学子的逆袭人生 - 天天要闻

一袋馒头换状元,贫寒学子的逆袭人生

前言在清朝,有一位出身贫寒的学子,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徐州小子,志存高远清朝年间,江苏徐州的一户贫寒农家里,诞生了一个名叫李蟠的男孩。他的家族曾有过书香门第的辉煌,但到了他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生活拮据。然而,贫寒并未磨灭李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闻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袁公博编辑|t引言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于多流经山谷,自古以来改变不大,而孟津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营的故事

史料记载:文登营“在文登县东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县西门内,十年迁此。有土城周三里,东、西、南三里。营当东面之险。今移县城中”。据老人们传说,文登营以前庙宇众多,像毗卢庵、三元殿、旗纛庙、老爷庙等。经世事变迁,如今已经荡然无存,只存于人们
“产业园区的腐败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长刘卫华被公诉! - 天天要闻

“产业园区的腐败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长刘卫华被公诉!

正义网记者6月27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日前,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刘卫华(副厅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经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刘卫华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法讯问了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