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2022年12月29日23:38:12 历史 1204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民族危难之际躬身入局,不拿一针一线,竭尽所能为人民谋福祉。而今,他们已消失在茫茫人间,但其精神永垂不朽,成为中华儿女心中难忘的英雄。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周恩来总理正是一个标志性人物,他年少时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远赴海外留学,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知识;一生为革命事业赴汤蹈火,无墓碑、无官威、无后人,推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这样可敬的周总理,人民群众始终念着他的好,无需号召,左邻右舍奔走相告,自发地前往悼念,十里长街送总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死不留灰 将革新进行到底

1976年1月8日,这是一个值得中华儿女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远闭上了双眼。

周恩来总理的最后时刻,仍在勇敢地与癌症抗争。病榻之上,他还在为祖国的命运操心着,希望尽可能多地再做一些事情。然而,终究到了分别的时刻,医生和护士的拼命赛跑无济于事,癌症晚期已无法逆转,夺走了周恩来总理的生命。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当周恩来逝世的消息传来时,同样经受着病痛折磨的毛泽东主席眼泪夺眶而出,他闭上双眼抬起头平静心情,通信员见状也停下读报的节奏,在一旁等待主席平复心情。那段时间,毛泽东主席仿佛失去了笑容,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追忆老战友。

周恩来总理的葬礼应该如何办?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党中央慎重考虑了许久,准备严肃对待。而邓颖超同志提出周恩来生前的最后一个诉求,却让党中央为之犯难。

“什么!火化不留骨灰!”党中央相关人员将声音拔高,不敢相信这件事。毕竟,这可是一国总理,若不留骨灰,后世中华儿女将如何凭吊哀思。在此前的殡葬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一情况,党中央当场拒绝,坚持领导人物殡葬的惯例。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不过,考虑到邓颖超身份特殊,作为总理的妻子她是最了解总理的人,党中央将这一诉求向上反映。

邓颖超同志深知这件事的困难,仍然坚持劝说道“这是恩来最后的心愿了,就按照他说的来吧。”原来早在1956年,周恩来夫妇便在倡导人死后要火化的倡议书上签了字,并约定死后不留灰,魂归中国。

要知道,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死者为大”的理念根深蒂固。人死后要入土为安,与黄土为伴,供后人哀思。伴随着新思潮的涌入,殡葬改革迎来新的改革,主张放弃土葬留坟,选择平坟还耕,将优质的土地留给后世农作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新事物的产生,总是一波三折,困难重重。此时,火化再葬尚在倡议中,党中央领导以身作则,率先签下倡议书,但在民间并不普及,仍需要更多的时间。

然而,周恩来总理要做的不仅仅是火化,还要在火化后撒掉骨灰,这在当时又是一种革命的进步。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死后不留骨灰的人,周恩来总理还是如愿以偿,在妻子邓颖超的努力劝说下,终于得到了党中央的同意。此时沉浸在悲伤中的邓颖超,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内心稍微感到一丝慰藉。

1月15日下午周恩来总理追悼会刚刚结束,邓颖超就把家属召集在一起,并透露了早在十几年前总理就和他约定,死后不留骨灰,更好地守护中华大地。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要想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这件大事,仅依靠邓颖超一人是不可能的。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妻子,邓颖超的“目标”太大,一举一动都被人民群众关注。若撒骨灰的地点公之于众,人民群众必然会进行公开祭奠,这就与周总理的意愿南辕北辙了。

当晚,邓颖超找来周恩来总理所在党小组成员张树迎、高振普两位同志,商量骨灰撒落的地点。

他们二人与周恩来总理相伴多年,非常尊重领导的要求,当场表示一定不辱使命,将总理交待的最后一项任务完成。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此事一定要保密”,邓颖超再三叮嘱着,眼瞅着这件大事终于要完成了,她心中又激动又难过。总理走后,她孤身一人,很少将悲痛的情绪流露出来。在公众场合,她总是保持着优雅精致的样子,尽可能地克制情绪,将工作安排好。

不负人民 十里长街送总理

周恩来总理的后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邓颖超负责流程安排和殡葬事宜,按照总理的要求一切从简;而张树迎、高振普等四人则前往各地考察,最终选择出四个合适的地点,按照计划进行着。

直到此时,除了邓颖超五人在内,全国上下几乎没有人知道周恩来总理撒骨灰的地方。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选定的吊唁日期终于到了,一切都井然有序,当天,邓颖超陪着周恩来总理走完最后一程路。当拿到骨灰盒的那一刻,她才晃过神来“恩来同志,我做到了”。她心里明白,撒骨灰的最后一步,她不可能参与也不能参与。

为了圆满完成周恩来总理的心愿,邓颖超拿着空空的骨灰盒坐上了汽车,在夜色中向东驶去。而道路两边,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他们身带白花,眼中含泪,坚定地望着人民大会堂的方向,自发地吊唁周恩来总理。

邓颖超望着十里长街的群众,眼眶再一次红了,她抚摸着骨灰盒,低声说道“恩来同志,群众们都来看你了”。汽车还在向前驶去,群众中传来一声声哭声,邓颖超再也控制不住情绪,低下头痛哭起来。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就在此时,高振普等人也开始行动了,他们拿起沉甸甸的骨灰,开始了撒骨灰的任务。

为了躲开媒体的关注,他们选择了更为低调的方式,通过人民大会堂的地下通道,躲过了吊唁的群众,搭乘周恩来总理平时很少使用的吉普车。这辆吉普车意义重大,曾是斯大林赠送给他的,不过平时周恩来总理很少使用,更习惯用大红旗出行,已成为他的标志性车辆。而这辆灰色的吉普车则不为人多熟悉,更方便出行。

夜色越来越浓,前来吊唁的群众迟迟不愿散去,即便多次劝说,仍然坚持等待。“让我们再送一送周总理吧”群众们一边哭着一边说道,随后又是此起彼伏的哭泣声,整个北京都沉浸在悲伤之中。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当群众听闻周总理死后不留灰的心愿时,虽然非常震惊和惋惜,但还是尊重总理的决定。周恩来总理生前为国为民,死后也与土地共生,将永远地陪伴世人。

虽然无碑无坟,但对于钟爱周总理的群众来说,只要有心吊唁,到处都是周总理的影子。

当然,关于周总理的骨灰撒在何处,当时的群众也很好奇,但始终未获得丝毫消息。直到三十多年后,这个秘密才正式揭秘,每一处都寄托着周总理的抱负和深情。

四捧骨灰 心系全中国

当那个暗潮涌动的时代终于画上句号后,一个个被陷害的革命人士被正名,当年参与周恩来总理撒骨灰事宜的相关人员,才打开话匣子,将骨灰之地公之于众,并讲述了选址背后的原因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多方打听得知,周恩来总理的骨灰一分为四,搭乘一个撒农药的小飞机,走完了最后的旅程。夜色之下,小飞机依次飞过北京上空、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和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在四个熟悉的地点飘然而下,最终稳稳地落在泥土之中。

一半骨灰落北京,这是他奋斗的地方,一处是他为新中国建设的地方,一处是水利高光项目;四分之一落天津,革命起步的地方,同时也是爱情滋生的地方;四分之一落黄河,致敬祖国母亲,呼唤远方的游子归家。

头把骨灰飘扬在北京上空,这里是周恩来总理奋斗一生的地方,也是他魂牵梦萦的故土。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少年时在北京与父亲一起生活,老北京惬意融洽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革命形势愈演愈烈,作为“五四”运动的主阵地之一,北京成为周恩来不断往返的地方,在这里结识了若干有志青年,共同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作为首都,周恩来总理出谋划策开辟新天地,见证过开国大典和国宴,主张建设北京火车站等、北京饭店、人民大会堂等,见证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经济自给。在这里,周总理日理万机,夜晚还在灯前俯首,为新中国的发展日夜操心。

骨灰撒在北京,周恩来总理就能守着这片天地,与北京人民心连心,见证祖国的发展。

第二把骨灰同样也是在北京,位置在密云水库,这是周恩来总理一直放在心头的水利大事。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周恩来总理曾多次说道,他心中有两件大事,一个是上天,要推动两弹一星及航天飞行等工作,一个是水利,要从与水“抗争”到与水“共生”。而密云水库正是水利大事,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挥并层层监督。

曾经的北京水资源紧缺,仅依靠玉泉山供水,远远无法满足市区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为了推进水利,周恩来总理邀请水利专家进行选址勘探,最终选择了几大水库进行试点,并亲自主持推动。

其中,密云水库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备受周恩来总理的关注。密云水库是京津唐地区第一大水库、华北地区第二大水库,建成后可源源不断地向北京城区供水,解决区域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为了建设密云水库,背后注入无法计数的时间和精力,整个周期历时近两年,劝说5万多居民搬迁,挖掘了超三千万立方米土石方,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幸运的是,这一切付出最终换来密云水库的落成,成就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大发展。

第三把骨灰撒在天津,于周总理而言,天津是他的第二故乡。在这里他在南开大学求学,多次组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还组建了革命团体“觉悟社”。

天津是他正式开始革命的地方,洋溢着青春的热血,也多次身陷囹圄,与敌方苦苦斗争。当然,这也藏着一个私心,天津也是周恩来总理与革命伴侣邓颖超相识相知相恋的地方,两个志同道合的青年在此结缘,相伴一生。在天津,周恩来总理将革命理论落实到实践中,顶着风险与敌人作斗争。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第四把骨灰洒向母亲河黄河,在山东滨海黄河入海口与母亲相拥。在中国,黄河有“母亲”的意向,周恩来曾多次在文中表达对黄河的热爱,感谢黄河对中华儿女的哺育之情。周恩来经常提醒身边人,做人不能忘本,要像黄河母亲一般无私奉献,不取一分一厘,默默为两岸人民提供生命之源。

黄河素有“九十九道湾”之称,作为中国第二长河,流域非常广阔,覆盖祖国大好河山。那么,为什么最后一把骨灰要选在山东滨海黄河入海口呢?除了与祖国母亲相拥外,还寄托着一份情思——希望通过海水将他带入台湾海峡,海陆一家亲,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

周恩来骨灰撒落地点有何含义? - 天天要闻

若干年后,当知道周恩来总理撒骨灰的位置,人民群众再一次为之竖起大拇指。这样一位开天辟地的大人物,直到弥留之际仍然不忘新中国,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量。

对人民有益的人,人民终究不会忘记他。直到今日,向任何一个中国人问起周恩来的事迹,总会收到一句亲切的称呼“周总理”,这不仅仅是他的职位,更是他在人民心中崇高的地位。

结语

周恩来总理一生无坟无碑,骨灰永远地留在他心系的土地上,一代伟人的忠肝义胆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铭记。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领导人,每个人都为祖国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殚精竭虑但从不计较得失,值得每一位青年学习。

周恩来总理更像是一个彻底的革命者,始终为新中国的发展而努力,力图打破群众思想的局限性,期待见到更美好的中国。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