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抽雪茄烟,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

2022年12月13日21:53:35 历史 1913

李先念抽雪茄烟,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斯大林去世后,伏罗希洛夫元帅访问中国时曾劝说毛主席戒烟。他说:“如果斯大林能够遵照医嘱戒烟,也不至于死那么早了。”

听了伏罗希洛夫元帅的话,毛主席决定戒烟。但是,十个月后,毛主席又开始吸烟了。

对于周围人的不解,他说:“我们工作太辛苦,不能不抽烟。”

由此可以看出,香烟对于毛主席来说,就是一种放松、休息的手段。

战争年代,毛主席在写《论持久战》的时候,曾连续两天两夜没有休息。手酸了,就舒展舒展,太累了,就出去窑洞外面散散步。

而此时,香烟就成为了毛主席的“精神缓冲剂”。

毛主席的烟瘾很大,埃德加斯诺曾说:“他跟大部分红军指挥员不一样,吸烟没有节制……”

埃德加斯诺的前妻,回忆起在1937年4月访问陕甘宁边区见到毛主席的画面,也体现出了毛主席的烟瘾之大:

他坐在他院子中的一张西式帆布躺椅上,吸着烟……

李先念抽雪茄烟,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 - 天天要闻

斯诺

也是在这一年,英国著名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在延安悬崖脚下的窑洞中,与毛主席谈民主政治与统一战线的问题时,毛主席也是随便躺在他唯一的“奢侈品”——一把躺椅上,不断的吸了无数支烟……

毛主席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早在井冈山时期,毛主席就有了烟瘾。

当时,毛主席经常通宵工作,为了提神,就会点燃香烟抽一抽。

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当地群众拿出“叶子烟”招待毛主席。

毛主席为了便于接近群众,一边抽烟一边交谈。这让参加座谈会的群众倍感亲切,他们之间的感情距离也因此缩短。

毛主席一生中主要抽的是纸烟。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烟草供应紧张,毛主席逮着什么烟就抽什么烟。

当时,毛主席抽的烟主要来自于国民党军队的“进贡”。

所以,香烟的牌子比较杂,各式各样。对此,毛主席戏称自己是百家饭,抽百家烟。

有时候香烟断货了,毛主席烟瘾上来后,就会抽那种味道非常呛的旱烟,干脆用纸卷成喇叭状,在里面放上烟丝,直接抽。

李先念抽雪茄烟,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 - 天天要闻

战争年代毛主席抽烟

这种烟虽然非常难抽,但毛主席一点儿也不嫌弃,抽的津津有味,烟不离手。

靠着这种带有浓烈辛辣味道的烟,毛主席熬过了漫长的战争岁月。

即便是在条件更加艰苦的长征时期,毛主席依旧想方设法找烟抽。

当时,毛主席与同样有很大烟瘾的李德进行了独特的植物学研究。他们尝遍了各种叶子,想要找出一种来替代烟叶

常常烟不离手的毛主席,有一次却是例外。

1945年,毛主席在重庆待了43天。这段时间,毛主席一改往日晚睡晚起的习惯,甚至是黑白颠倒的习惯,每天早八晚六,往返于曾家岩50号与红岩村13号之间。

毛主席嗜烟是出了名的,因此,当时三个美军士兵来拜访毛主席的时候,送上的礼物也是香烟。

但是,毛主席在谈判期间却没有抽一根烟。因为,毛主席知道蒋介石不抽烟,也不喜欢烟的味道。

事后,蒋介石对陈布雷说:

“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据说每天都要抽一听(50支)。但他知道我不吸烟以后,与我谈话期间绝不抽一支烟,对他的决心与精神不可小视啊!”

李先念抽雪茄烟,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 - 天天要闻

蒋介石

对于毛主席来说,抽烟是“精神缓冲剂”,也是一种思考的习惯。

1947年,拥有八百万大军与精良美式装备的蒋介石,与仅有一百多万小米加步枪的毛主席,展开全面生死较量。

为了避免与进犯延安的敌人主力正面交战,毛主席等人率领主力军,转战陕北。

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胡宗南被打的晕头转向,蒋介石的延安“剿匪”计划遭到挫败。

气疯了的胡宗南,下令让其手下率领七个旅的兵力对毛主席等人紧追不舍。

毛主席等人率领中央直属部队被迫来到了黄河边。在万分危急的形势下,毛主席静静站在黄河边,凝视着汹涌滔天的黄河,一言不发。

这种时候,时间越发显得珍贵无比。因为耽误几分钟,就可能酿成中国革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上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后果。因此,任弼时与周恩来等人着急不已,催促毛主席赶紧过河。

李先念抽雪茄烟,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但是,在蒋军在对面山头架起机枪,不断射出子弹的情况下,毛主席却淡定伸出两根手指头说:“给我一支烟!”

毛主席抽完警卫员递给他的烟后,脸上愁云一扫而空,断然决定:“不过黄河!大家放心跟我走,老子不怕邪!”

就这样,毛主席等人率领的中央纵队,在敌人的枪子底下安全离开……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毛主席的工作更加繁重,抽烟也比以前多了一些。

一名美国作家说:“任何国家的政治领导都不如毛泽东爱吸烟。”

考虑到毛主席烟瘾很大,工作人员每次都会买回来很多烟。但是,香烟容易受潮,不便于长时间保存。

对此,毛主席却不在意,照抽不误。毛主席抽烟不讲究品牌质地,只重视香烟是否劲儿大味道重。

1961年,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访华时,送给毛主席“555”牌香烟当礼物。这种烟劲儿非常大,一般人抽一口根本呛得受不了,但毛主席非常喜欢。

后来,毛主席还抽过熊猫牌香烟和中华香烟

李先念抽雪茄烟,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 - 天天要闻

蒙哥马利元帅

一次,毛主席去武汉的时候,听人说湖北生产了一种“珞珈山”香烟,味道不错,价格还很便宜,赶紧派人买了几条“珞珈山”。

抽过之后,毛主席非常满意,于是就多买了几条带在身边。

1961年,工作人员为了毛主席的身体健康考虑,打听到国外有一种烟嘴装过滤药物,可以大大减少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的吸入。于是,便托外交部买了两打。

收到烟嘴后,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想要在招待费里面报销这笔费用。毛主席知道后坚决反对,表示要自己支付这笔费用。

后来,这笔费用便从毛主席的稿费中报销了,一共花费94.23元。

抽烟的时候,毛主席一般都是自己点烟,很少让工作人员帮忙。而且,他不用打火机,一直用的是火柴。

另外,毛主席划火柴的习惯,也与众不同。

一般人擦火柴的时候都是在火柴盒两侧的磷皮上随意摩擦,而毛主席却是有意从磷皮两端擦起。

李先念抽雪茄烟,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 - 天天要闻

火柴盒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盒火柴用完后,磷皮中间的部分还完好如新,可以继续用。

起初,工作人员不知道毛主席的用意,随手将一个空火柴盒扔进了垃圾箱。毛主席发现后要求他将火柴盒捡回来。

工作人员非常不解:“主席,那个盒子都空了!”

毛主席说:“凡是可以继续用的,都不能丢掉!”

那个火柴盒虽然在毛主席的要求下捡回来了,但工作人员还是没能理解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在一次闲聊中,工作人员跟别人吐槽:“一个火柴盒才一分钱,空盒子留下来能干什么?扔了就扔了呗。”

此话恰好被毛主席听到了,他很生气,当面叫来工作人员教育:

“你这么说是错误的,我们国家还很穷,凡事都要讲究节约,我们浪费不起呦!那样一个火柴盒确实不值钱,但它是用木材做的,丢掉它不就相当于丢掉了木材吗?”

李先念抽雪茄烟,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工作人员这才理解了毛主席的良苦用心。自此以后,他都非常认真的将毛主席用完的空火柴盒收好,然后买回火柴棍,装进去继续用,一直到那个火柴盒不能用了才会丢掉。

除了提神与思考,毛主席还将香烟用于联络感情,人们能在细微之中,看到毛主席的真诚。

抗日战争期间,一位著名教授前来拜访毛主席。毛主席顺手摸出烟盒准备给对方发烟。

但是,毛主席打开烟盒后才发现,只剩一支烟了。如果毛主席将那支烟递给客人,自己不吸,客人也不好意思吸烟。

当然,毛主席也不能只顾着自己吸烟,或者将烟盒重新装回口袋里。

毛主席没有多想,直接将那支烟折成两半,一半给教授,一半放进自己嘴里。

毛主席的这个举动,让教授觉得主席没有把他当外人,感动不已,心悦诚服的认为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战胜利的希望。

李先念抽雪茄烟,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还有一次,毛主席在接见原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兼任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的时候,还亲自为他点烟,这让郑洞国这个“失败者”感慨不已。

毛主席这个国家领袖待人以诚的襟怀,让郑洞国感受到:共产党的领导人不是官,而是朴实的人民公仆,既平凡又伟大!

1968年,患上重感冒的毛主席烟瘾上来了,便像往常一样点燃一支烟放进嘴里抽。但是,毛主席刚抽了一口,就咳嗽不止。李先念为了毛主席身体考虑,便给毛主席介绍了一种雪茄烟

这种烟采用的是四川特级烟叶制成的,入口清凉,提神醒脑,感觉非常舒服。

但是,李先念担心直接推荐给毛主席的话,毛主席不接受。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让毛主席自己主动问。

1969年的一天,毛主席召集会议的时候,李先念点燃一支雪茄烟美滋滋的抽着。

李先念抽雪茄烟,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 - 天天要闻

李先念

毛主席看到后,盯着李先念和他的烟瞅了半天。李先念感觉到毛主席的目光后,便非常自然的顺手拿起一支烟递给毛主席。

毛主席吸了一口这种烟,感叹道:“此烟既能过瘾,又不咳嗽,真是太妙了!”

随后,毛主席转身对李先念说:“你抽这么好的烟,怎么不介绍给我啊?”

这段时期,毛主席的身体已经日渐衰弱。医护人员非常担心,他们不忍心毛主席承受戒烟的痛苦,但又不忍眼睁睁的看着毛主席的身体受损。

有关部门经过商议,决定与烟厂合作,为毛主席生产一种掺有中药成分的雪茄烟,去掉香烟中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让毛主席既可以过烟瘾,又可以减轻身体的损害。

从1972年开始,毛主席的身体情况越来越不好。尽管他抽的烟添加了具有化痰止咳的中药成分,还减少了烟里的有害物质,但毛主席依旧咳嗽不止。

李先念抽雪茄烟,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这么好的烟,咋不介绍给我 - 天天要闻

周恩来

1974年,为了身体考虑,毛主席不得不戒烟。

但是,对于抽了几十年烟的毛主席来说,戒烟无疑是非常痛苦的。中间有好几次,毛主席看了看烟和烟具,又无奈的摇摇头走开了……

目睹了毛主席戒烟痛苦的周恩来劝毛主席可以少抽一点儿,毛主席不但坚持不抽,还下令将他所有的烟和烟具全部收走,从此告别“烟民”的生活。

一直到1976年去世,毛主席再也没有抽过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 天天要闻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在万里之外的南美洲国家圭亚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医生,用坚守和奉献精神,为当地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也推动了圭亚那诊疗技术的发展。前不久,65岁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乔治敦公立医院找黄晓波医生复诊。他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经过及时手术,他的眼睛已恢复了视力。乔治敦...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 天天要闻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笃笃笃……“啄木鸟”发出的悦耳声音回荡在林间,然而在80多年前,这个声音却是东北抗日联军预警及联络的“密电波”。摇动“响木”会发出类似啄木鸟啄木头的声音,抗联战士利用“响木”发出的不同声音可表达多种意思,其在抗联部队隐蔽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80多年前,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