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在兵变前真的毫不知情吗?

2022年12月10日21:54:15 历史 1890

每次改朝换代都有标志性的事件,事件的发生其实也是时间和各种因素积累的结果,有冥冥之中,有偶然因素,也有的必然因素。

比如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驿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大宋王朝的事件,历史上称为陈桥兵变。

宋朝历史的记载中,陈桥兵变是一场没有预谋、不流血的兵变,赵匡胤在兵变前是毫不知情,是被将士拥立的。像极了冥冥之中注定为王。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赵匡胤在兵变前真的毫不知情吗? - 天天要闻

《建隆元年》这本书作者从解析建隆元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入手,探讨陈桥兵变的全过程。作者祁新龙,多年从事宋史和秦早期文化研究,著有宋史系列《宣和四年》《景德元年》等。

建隆元年是宋朝的年号,也是重建格局得关键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诸多政权的并立和更迭,开启宋朝319年基业。

在书中,作者根据事件分析了很多,赵匡胤并非是那样毫不知情,这是一场预谋已久的抢班夺权的兵变,而且非常成功,几乎称得上兵不血刃,市不易肆。

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以后,立即安排二人回宫,一方面安抚百官,另一方面安排禅让事宜。禅让仪式复杂,但二人却在极短的时间内安排妥当,并派礼官前来迎请赵匡胤,赵匡胤刚走到大殿的台基上,众朝臣一见,立刻集体下跪,齐呼万岁。初三发兵,初四兵变回京,初五后周就变成大宋了,一切发生的太快,无数的疑点证明,陈桥兵变就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政变。

同时,在书中还介绍了在北宋建立之初,赵匡胤在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时如何做出正确决策。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公元960年宋在政治、军事上的政策,一睹当时赵匡胤在面对重重危机时如何做出决策。不仅准确地把握了时代大势,也精彩地呈现了历史的场面感。

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后,并未重蹈五代以来政权频繁更迭的覆辙,而是通过不杀文官,重文yi武,安抚后周皇帝宗室,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让宋王朝坐稳江山319年,成了中国古代继汉王朝以后,存在时间较长的王朝之一。

这也与赵匡胤的人生经历有莫大关系,赵匡胤出生在官宦世家,是典型的官二代。但他自幼在军营长大,赵匡胤对武学充满喜爱。他钻研各类武学典籍,探索新的拳法。还在少林寺学习过武艺。

他成长的时期,正好是五代十国混乱期,各种政权在较量中洗牌,南北方都在上演着各种纷乱。在这样的背景赵匡胤到处游历闯荡,开始从北向南行进。在此过程中,他见识了许多从未见识过的人,经历了很多从未经历过的事。也正是这段游历,磨砺了赵匡胤的品性,让他一步步成长起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 天天要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5月5日,南都记者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获悉,该校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3日在武昌逝世,终年45岁。易育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组织科科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被评为该校2015年至2016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发布讣闻,中国共产党...
台儿庄敢死队队长缘何沦为阶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闻

台儿庄敢死队队长缘何沦为阶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阳市泾阳县洛村来了几个人,他们是代表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前来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岁的老人,并赠送连战“民族之光”的亲笔题词。然而不幸的是,在这几个人来之前的几个小时,老人却已经离世了。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