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早提出“四个现代化”?

2022年10月31日18:01:04 历史 1303

什么是四个现代化?

谁最早提出“四个现代化”?

根据资料显示,四个现代化是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毛主席是第一个提出“现代化”和“四个现代化”概念的国家领导人。

为了让大家了解历史真相,更加接近真理,我们来看真实的史料。

谁最早提出“四个现代化”? - 天天要闻

史料一:1954年9月15日,毛主席在《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中指出:

“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史料二:1957年2月,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

“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史料三:1957年3月,毛主席《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到:

“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史料四: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主席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中明确写道:

“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

史料五:1960年3月18日,毛主席在杭州饭店会见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在会谈时说:

“就是要安下心来,使我们可以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

谁最早提出“四个现代化”? - 天天要闻

史料六: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总理在毛主席的授意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讲到:

“现在我国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好转,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争取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周总理同时还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分两步走:

“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史料七: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人民大会堂举行,周总理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1964年“两步设想”战略。

“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关于史料,就例举到此。

上述史料,看上去有些枯燥,但是它又很鲜活,向我们释放了以下重要信息。

1.四个现代化,最早由毛主席提出来,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2.四个现代化,并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提出来,而是经历了时间沉淀才完善起来,充分说明事物发展是一步又一步,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3.毛主席谈四个现代化,最早是局限于党内中高层干部和少部分外宾,涉及面还不是很广,所以很多人并不了解。

4.周总理在年度政府报告中,首次公开向全国人民讲到“四个现代化”,会后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四个现代化才被全国人民熟知。

5.建国后,毛主席在经济建设方面,为新中国构建了正确的国家战略,为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6.四个现代化,“专利发明权”属于毛主席,周总理宣传推广有功。

关于四个现代化,到底是谁率先提出来的?曾引发大家的争论。

各种史料明确告诉我们,四个现代化是毛主席最早在党内提出来的,周总理在人大会议公开讲出来的。

后来,邓小平也讲到这个问题。

1980年4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讲道:

“我们现在讲的四个现代化,实际上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是周总理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出来的。”

邓小平的原意是说,毛主席才是四个现代化的原创作者,周总理只是向全国人民公开讲述了这个重大国家战略。

但是,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有些人故意混淆历史概念,把“讲出来”当成“提出来”,刻意掩盖毛主席的经济战略布局及经济建设成就。

谁最早提出“四个现代化”? - 天天要闻

毛主席逝世后,华国锋接棒奔跑,继续推进“四个现代化”。

华主席曾讲过,我们搞四个现代化,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时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

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外宾时说道:“就我们国内来说,什么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

由此可推断出,华国锋主政时期,致力于四个现代化的大力推进,不仅延续了国家战略,也告慰了伟大领袖,为后来的改开事业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在寒牛出栏看来,这叫衣钵传承,也叫薪火相传。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的总战略、总方针、总目标,要有连贯性与延续性,需要几代人接力才能实现,才能把中国建设成具有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从这个角度分析,华主席是非常优秀的领导人,沿着光辉大道继续奋勇前进,接力国家和民族的未竞事业,值得人民称赞与历史铭记。

有时候,不妄为,就是有为。

谁最早提出“四个现代化”? - 天天要闻

在邓小平时代,四个现代化又有了新的历史注脚。

1983年1月,邓小平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特色,成为一个时代的开始。

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外籍专家时讲道:“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外宾时,阐述了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与两步走,二者内涵基本相同,表述略有不同。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二者在时间节点和总目标上,还是有些细微的区别。

“两步走”,讲得很明确:“要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大家要注意时间节点——“在本世纪内”。

也就是说,最迟要在1999年12月31日前完成目标,实现四个现代化,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从1975年至1999年,时间跨度为25年,要通过五个“五年计划”来实现目标。

“三步走,讲得很清楚:“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大家要注意时间节点——“下个世纪中叶”。

也就是说,在2050年左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从时间节点来讲,三步走比两步走,要多用50年的时间。

从总体目标来讲,“两步走”强调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要走到世界前列;“三步走”强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

无论是“两步走”,还是“三步走”,本质都是为中华民族谋未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关于“四个现代化”的历史,我们就暂时讲到这里。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平台机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寒牛出栏)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步步紧逼,加拿大打响反美“第一枪”,美企痛失20亿美元 - 天天要闻

特朗普步步紧逼,加拿大打响反美“第一枪”,美企痛失20亿美元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由于加拿大坚持推出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数字服务税,美国决定立即停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加拿大财政部长商鹏飞宣布,不会推迟向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的计划,数字服务税自6月30日生效。美国一直反对加拿大征收数字服务税的计划,并
解放区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 - 天天要闻

解放区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

在刚刚闭幕的“奔跑吧·少年”2025年焦作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运动会足球比赛暨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组、女子组比赛中,解放区七百间小学男子足球队、丰泽园小学女子组经过六轮角逐,双双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这是解放区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强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
香港青少年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重走校友报国路 - 天天要闻

香港青少年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重走校友报国路

中新网沈阳7月3日电 (记者 韩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16名香港培侨中学学生7月2日走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温历史。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香港首批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培侨中学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有20余名校友报名参加志愿军。当天,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学生们重走校友报国之路,...
安禄山攻陷长安后,为什么放过了李隆基? - 天天要闻

安禄山攻陷长安后,为什么放过了李隆基?

提起唐朝,安史之乱是个绕不开的转折点,经此一役,盛唐开始走下坡路。叛乱爆发时,安禄山带着叛军主力直扑洛阳、潼关,这两个地方是长安的门户,拿下就能长驱直入。很快洛阳失守,但潼关地势险要,高仙芝、封常清带兵死守,叛军攻了很久都没拿下,甚至一度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