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8月,李讷出生于延安。毛主席对这个小女儿十分疼爱,但对她的要求也很严格。李讷很小的时候,就要拿着自己的小碗和其他人一样排队去食堂打饭。当时毛主席的工作十分繁忙,江青也有自己的工作,因此照顾李讷的责任就落在了韩桂馨的身上。韩桂馨不仅负责照顾李讷的生活,还教她读书识字。当时李银桥在毛主席身边当卫士,后来在毛主席的撮合下,李银桥和韩桂馨于1948年在香山结了婚。
新中国成立后,李讷跟随父母来到北平生活。1959年,还不满20岁的李讷考入了北大历史系。不久后我国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当时李讷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26元。其中15元是伙食费,剩下的11元是公交车钱(每个周末坐公交车回家)、书本钱和零花钱。当时李讷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在学校吃不饱。有一次,一个卫士去学校看望李讷,得知她的情况后很心酸,回来后就给卫士长李银桥讲了。
李银桥听后心里也很难受,没经毛主席同意就让人给李讷送去了一包饼干。毛主席得知后很生气,把李银桥狠狠批评了一顿,并对他说:“别人孩子的父母送不送东西我不管,但我的孩子一块饼干也不能送!”由于在学校里吃不饱,李讷每次回家吃饭的时候都是狼吐虎咽。大学毕业后,李讷进入报社工作。李银桥也被毛主席派到天津担任公安局副局长。
李银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多年,一直兢兢业业,毛主席对他的感情很深。分别的时候,毛主席对他说:“银桥啊,你在我身边,地位很高,职务太低。我舍不得你走,但我还是要为你的前途着想啊。到了新的岗位要尊重领导,夹起尾巴做人……”李银桥听后放声大哭,他也十分舍不得离开毛主席。分别前,毛主席不仅和李银桥全家合了影,还给了他们一笔安家钱,并赠送了他亲笔写的诗词。
李银桥夫妇离开北京后,就很少有机会再和李讷见面了。“九大”召开的时候,李讷由于工作出色,当选为“九大”代表,毛主席得知后,亲笔把李讷的名字给划掉了。而且为了锻炼李讷,毛主席还让她去江西“五七干校”劳动。李讷二话没说,就动身来到了江西。在“五七干校”劳动期间,李讷结识了一个名叫徐宁的服务员。
徐宁比李讷小几岁,高中毕业,性格开朗,待人也十分热情。他经常陪着李讷劳动、散步和聊天,时间一长,二人渐渐熟悉起来,并产生了感情。江青得知后,对这门婚事强烈反对,认为自己的女儿无论如何也不能嫁给一个服务员。李讷见母亲不同意,就去找父亲帮忙。毛主席没有门户之见,同意了她的结婚请求。
不久后,李讷和徐宁在“五七干校”举办了简朴的婚礼,毛主席派人给女儿送来了一套39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当嫁妆。一年后,李讷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徐效芝。孩子出生后,李讷和徐宁的矛盾越来越多,二人的学识、生活阅历和志趣都大相径庭,矛盾不断加深,最后办理了离婚手续,李讷带着孩子回到北京住在了太仆寺街。
当时毛主席已经去世,江青也进入了秦城监狱,李讷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十分艰难。当时李银桥已经调回北京工作,在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担任副局长。得知李讷的情况后,李银桥夫妇对她很同情,经常去看望她,除了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之外,他们还准备为李讷再介绍一个对象。当李银桥把这个想法给李讷说了之后,李讷面露难色地说:“我的妈妈是江青,正在坐监狱,这种情况,谁肯找我呀?”
李银桥听后对李讷说:“你妈妈是你妈妈,你是你,更何况你的爸爸还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呢”。经过李银桥夫妇的劝说,李讷最终同意再找一个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银桥见到了自己在中央警卫团一起工作的老战友王景清,当时他也是离异。李银桥觉得他和李讷很合适,就介绍二人见了面。王景清多才多艺,能写会画,心地还十分善良,李讷对他很满意。
1985年冬天,李讷和王景清正式结婚,他们在家里摆了一桌酒席,只请了李银桥夫妇、叶子龙和女儿叶丽亚以及离休在家的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康一民。婚后不久,李讷和丈夫一起来到秦城监狱看望母亲江青。江青的书法也很有功底,她让王景清写了一幅字,看后对他大加赞赏,称他写得很不错。由于李讷的身体不是很好,婚后王景清几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还买了一辆三轮车,带着李讷去医院看病。有一次,李银桥夫妇来看望李讷,李讷留他们吃饭,并说:“老王什么都会做,我现在可享福了。”经历了生活的诸多磨难之后,李讷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