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联合国选举,中国罕见投出16连反对票,事后美国向我国服软

2022年10月01日13:43:17 历史 1545

联合国历史上,美国和苏联曾是最大的对头,冷战时期美苏争霸,两国常常把联合国当成战场,拉帮结派,互相拆台。

比如在联合国的会议上,美国的提案往往被苏联否决,前苏联使用否决权的次数创下联合国记录,共122次,其中联合国建立后的前20年,苏联使用否决权80多次。

美国人曾讽刺苏联驻联合国大使是“Mr.No”,国人翻译为“摇头先生”。

1981年联合国选举,中国罕见投出16连反对票,事后美国向我国服软 - 天天要闻

而在联合国安理会里,70年代才回到联合国的新中国就和气很多,中国在很多国际问题上态度平和,对美苏的争端一般不参与,投出的弃权票比较多。

只有在涉及中国根本利益,或者涉及国际和平时,中方才会投出关键的“反对”票。

但在1981年10月,中国政府却破天荒地连续16次在投票里投出“反对票”,让全世界惊讶。而且这次中国反对的不是战争或者领土争端这些大问题,只是选个联合国秘书长。

中国坚定反对美国提名的奥地利人瓦尔德海姆,支持的是坦桑尼亚萨利姆

美国一直提名,中国一直反对;中国一直提名,美国一直反对。最后相持不下,萨利姆和瓦尔德海姆双双退出竞选。

在40年前,这场联合国秘书长之争为何会引起中国的关注?中国为什么要16连否决瓦尔德海姆?这件事对中国外交有何影响?

1981年联合国选举,中国罕见投出16连反对票,事后美国向我国服软 - 天天要闻

一、瓦尔德海姆:站在风口浪尖的秘书长

在联合国建立之初,旧金山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宪章》规定了一系列联合国工作人员,其中职位最高的是“秘书长”。

秘书长是联合国各会议、各部门的统筹者,负责组织召开大会,处理联合国内部人事、经济、行政问题,并向联大提供工作报告。

此外,在外交上,联合国秘书长也是国际政坛的重要力量,他发出的意见代表联合国,大多数国家都要接纳或参考。

所以冷战开始后,联合国秘书长常常到世界各地去调解争端,冲突双方都会给面子。

1981年联合国选举,中国罕见投出16连反对票,事后美国向我国服软 - 天天要闻

为了保证联合国的公平性,原则上讲,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国民不能担任秘书长,以免引起各小国不安。

除了1945年联合国诞生时,英国人格拉德温当过一年秘书长外,这个职位一直都是由小国政治家担任。

格拉德温之后,第二任秘书长是瑞典人哈马舍尔德,第三任秘书长是缅甸人吴丹,第四任则是奥地利人瓦尔德海姆。

而瓦尔德海姆的任期从1972年到1981年,已经任了两届,在他之前,哈马舍尔德和吴丹都曾连任两届。

1981年联合国选举,中国罕见投出16连反对票,事后美国向我国服软 - 天天要闻

但是在1981年,联合国秘书长换届选举,美国和西方国家居然还想让瓦尔德海姆连任,因为联合国秘书长没有任期限制,这一想法表面是完全可行的。

由此可见,虽然五常国家不派人去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但是五常也在影响这一席位的人选,没有五常的同意,秘书长也当不成。

作为奥地利人的瓦尔德海姆,在二战时曾加入纳粹国防军,经历了残酷的东线战场洗礼。

战后,瓦尔德海姆从奥地利外交学院毕业,进入了外交部,此后他当过奥地利驻法使馆秘书,担任过奥地利驻联合国代表,1968年成为奥地利外长。

1981年联合国选举,中国罕见投出16连反对票,事后美国向我国服软 - 天天要闻

1972年,瓦尔德海姆被提名为联合国秘书长,这一提名得到了五常的支持。

当时,这位政治家除了早年参军纳粹的军旅生涯,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污点,而且奥地利在东西方阵营交界处保持中立,华约北约都认可这个人选。

中国起初不认可瓦尔德海姆,而想提名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家,最后奥地利政府专门派人来中国求情,中国才同意选瓦尔德海姆。

1981年联合国选举,中国罕见投出16连反对票,事后美国向我国服软 - 天天要闻

二、中国考虑国际形势,支持萨利姆

瓦尔德海姆在任期间的世界发展基本平稳,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后,联合国对中国也很友好。

瓦尔德海姆在秘书长的位置干了10年,两届任满后按理来说要换人了,但美国居然建议他连任,此举让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愤怒。

在瓦尔德海姆之前,他的前两任秘书长都是干两任,甚至瑞典人哈马舍尔德第二任都没干完就死于空难。公平起见,中国认为现在应该换人了,换第三世界的政治家来担当这个大任。

早在1971年,中国就曾支持坦桑尼亚政治家萨利姆,但是最终萨利姆落选。10年过去了,中国决定再度坚定支持萨利姆,坚决反对瓦尔德海姆连任。

1981年联合国选举,中国罕见投出16连反对票,事后美国向我国服软 - 天天要闻

在1981年秋天,联合国秘书长换届之时,瓦尔德海姆宣布要争取第三个任期,第三世界国家已有议论。

但是美、苏、英、法和其他安理会国家都支持瓦尔德海姆,这种情况下,国家主席邓小平让外交部通知驻联合国代表,坚决反对瓦尔德海姆连任,要“反对到底”。

1981年10月27日,安理会投票表决联合国秘书长人选,共15个国家投票,瓦尔德海姆得到10票,4票弃权,中国1票反对。坦桑尼亚的萨利姆得到11票,3票弃权,美国1票反对。

中美至此开始对抗,两方互不相让。

1981年联合国选举,中国罕见投出16连反对票,事后美国向我国服软 - 天天要闻

从10月底到11月底,联合国进行了共16轮投票,其中投票最多的11月17日,一天之内就进行了8次表决。

但表决结果都一样:选瓦尔德海姆,中国不同意;选萨利姆,美国不同意。联合国秘书长的位子就这么空着,中美坚决不让步。

瓦尔德海姆也很尴尬,他曾表示不解,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中国什么。

中国外交部得知消息后,马上派人去见瓦尔德海姆,安慰他中方肯定他10年来的成绩,中国政府也尊重他的为人,认可他的能力。

同时向他解释,至于选联合国秘书长这个事儿,完全和他无关,是关乎国际秩序的问题。

1981年联合国选举,中国罕见投出16连反对票,事后美国向我国服软 - 天天要闻

中国支持萨利姆,本质是为了平衡联合国的政治势力,不是出于私利,更不是为了搅局。

1981年联合国秘书长换届选举时,非洲联盟推举出了萨利姆竞选,萨利姆是坦桑尼亚的前总理,也当过外长,是非洲著名的政治家。

而在1981年,萨利姆不仅得到了非盟的支持,还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支持,这是亚非地区殖民地国家的呼声。

中国表态支持萨利姆,就是要跟第三世界站在统一战线上。

当时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但是和第三世界国家共进退的外交策略并没有动摇。遥想当时的10年前,非洲国家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中国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帮非盟一把。

1981年联合国选举,中国罕见投出16连反对票,事后美国向我国服软 - 天天要闻

三、美国见识到中国态度,世界看到中国权力

除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这时候的中国和美国其实也在暗暗较劲。

中国在1978年正式宣布改革开放,并且在次年和美国正式建交,两国关系进入了新的时代。但是美国当时仍然保持对台湾政权的支持,依然对台军售。

中国要求美国停止对台军售,1981年中美开始磋商此事,但美国的态度比较强硬,里根甚至威胁中国要降低中美外交等级。

但是在台湾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无比坚定,毫不退让,美国必须较少、到最后停止对台军售。

中美正在这个问题上谈判,中国也需要在国际舞台给美国压力,让美国看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所以选萨利姆,否瓦尔德海姆,也是中国的一种外交手段。

1981年联合国选举,中国罕见投出16连反对票,事后美国向我国服软 - 天天要闻

联合国选了一个月没选出秘书长人选,这在联合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各国也感到很无奈,没想到中美掐架影响到了全世界。

1981年12月初,因为中美双方互不相让,当年秘书长的竞选大热门瓦尔德海姆和萨利姆双双宣布退出竞选。最后秘鲁人德克里亚尔参与竞选,这次中国和美国都表示同意。

毕竟秘鲁也是第三世界小国,德克里亚尔有驻苏联大使的经历,和东方阵营关系不错,同时作为一个美洲政客,美国愿意接受他成为秘书长

1981年的这次“秘书长之争”至此落下帷幕,但是这次事件的影响远不止如此——中国在联合国罕见的“16次否决”,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外交事务上的强硬。

1981年联合国选举,中国罕见投出16连反对票,事后美国向我国服软 - 天天要闻

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回归联合国的头10年里一直很低调,基本不会和谁公开对抗。这次和美国正面掰手腕,西方国家惊讶,而第三世界国家振奋。

尤其是非盟和阿盟,都认为中国是外交上可靠的朋友,中国的国际地位因此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而在美国政府内部,这次“16连否决”也让里根政府很难办。

当时中美正在商讨对台军售问题,美国咄咄逼人,中国在联合国的这次表现,不得不让里根政府考虑和中国闹掰的后果。

1981年联合国选举,中国罕见投出16连反对票,事后美国向我国服软 - 天天要闻

中国回归国际社会10年来,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涉及国际大事,没有中国这个常任理事国点头,美国也很难推进一些战略。

最后在综合考虑下,里根开始服软。

1982年夏天,经过中美长达一年的谈判,中美发表了《八一七公报》。

公报规定:“美国保证要逐步减少,到最后停止对台军售,中国会给予美国时间来推进这件事,但也对美国的行为进行监督。”

《八一七公报》是中美三大公报的最后一个,也是中美正常外交的基石之一,有利于推动中国的和平统一进程。

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这次16连否决票,换来了第三世界的支持和一次对美外交的胜利,的确是个一箭双雕的高明决策。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1981,中国在联合国的"激情否决"》,吴浩

2、《1981年,中国在联合国16次断然否决瓦尔德海姆之谜》,宁道一,宋礼盈,傅铮铮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
老杜女儿刚一回国,就向小马科斯发难 - 天天要闻

老杜女儿刚一回国,就向小马科斯发难

老杜女儿莎拉刚一回国就现身,呼吁民众变革。面对马科斯家族的全面打压,莎拉民调支持率却逆势飙升、断层领先。当杜特尔特家族凝聚民心,菲律宾这场政治豪赌将如何改写? 【莎拉刚一回国就现身“勇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