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最残酷的帝王莫过于朱元璋了。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后,就展开了对功臣的屠戮。
作为开局一口碗的神奇皇帝,出身乞丐,没有任何背景的逆袭,不像唐朝李世民那样需要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所以在屠杀功臣时候也便随心所欲。
朱元璋出身社会最底层,看尽世间炎凉,这种环境也造就了他自私残暴的性格。在朱元璋眼里,似乎除了马皇后以及自己的儿子朱标之外,其他都属于可有可无的存在。朱元璋的后宫妃嫔,在他眼中都不会被认可为妻子之类的,包括那些皇子们也远无法和马皇后以及太子朱标相提并论。
但是到了建立大明朝之后,马皇后和太子朱标相继先他一步死去,两位至关重要的人离开了朱元璋,这也导致他性情大变,充满猜忌。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朱元璋的政治手腕。他借助胡惟庸之手,大肆诛杀功臣,最后却又将胡惟庸处死,并以此案除掉百分之七十的侯爵,祸及数万人。蓝玉更是被朱元璋剥皮,做成了模型。连徐达、刘伯温、李善长都没有得到善终。
但是,在众多开国功臣里面,确有几个人得到了善终。那就是耿炳文、汤和、邓愈、李文忠。
首先说一下汤和。作为朱元璋的发小,并没有因为儿时感情免遭猜忌。就在蓝玉案时候,汤和以及冯胜当时都受到朱元璋的猜忌,一度差点被连累。
但是,汤和这个人还是比较聪明的。等到事情过去以后,汤和第一时间交出兵权,选择归隐。但是等朱元璋需要他的时候,他又会挺身而出,完事了再次交出来兵权。并且,汤和在黄金美女的态度上表现的比较饥渴,所以这一方面也让朱元璋对他比较放心。
而耿炳文呢?原本这个人在众人中就没有什么存在感,无论是打仗还是智谋都没有可比性。但是耿炳文打防守战很厉害。或许朱元璋知道自己死了以后,不指望后代打江山,但总归有位可以守江山的将军。耿炳文只会守城,不会攻城,所以对朝廷没有威胁,或许这是他生存下来的原因之一吧!
李文忠就更不用说了。正史里面记载,李文忠算是朱元璋的外甥,单单这一条血脉就不少加分。李文忠14岁便投奔朱元璋,可以说是朱元璋一手扶持起来的。朱元璋对外甥的感情,其实比后宫妃嫔们生的王子还有亲近。
并且李文忠多次在战场救了朱元璋,后来更是平定江南,搞定张士诚。这些都对李文忠起到了加持作用。
紧接着就是邓愈。邓愈可以说是和李文忠一同成长起来的少年将军。邓愈不仅在鄱阳湖水站大显神威,后来更是驰骋吐蕃,转战边疆,可以说是护国将军。论资历比徐达这些人要浅薄,论年龄又小,并且常年为国守边疆。常年不在朝中,自然不会被内部矛盾波及,所以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