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而在这次访问过程中尼克松更是直言要参观39军。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要求?39军又和尼克松有什么故事呢?
39军的历史
39军的前身是红十五军团,这支军团参加过红军东征和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期间改编为八路军的115师344旅,并且由著名的杨得志将军为旅长,后来与陈毅将军的新四军会和,被编入新四军。
红十五军团
抗日战争结束后,39军又多次改编,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多个战役。为中国解放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支军队在解放战争前一直驻扎在中国东北,解放战争开始后更是一路从松花江畔打到了广西,可谓是纵横南北。
而在抗美援朝战役中39军的战绩更可以被称之为神话,39军在吴信泉的带领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创下了全胜的神话。从第一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几十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战斗中无一败绩。
吴信泉将军
第一次战役,39军就在彭老总的部署下诱敌深入,将美军骑兵第一师引入了我军的包围圈,并且歼灭敌人3000多名,打破美军骑兵第一师无敌的神话,也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侵略气焰。当时美军的装备和我们的装备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就是在这种条件下39军歼敌3000余人却几乎没有损失。由此可见这是一支多么具有传奇色彩的部队。
彭老总在朝鲜
第二次战役,39军更是仅仅只用了4个小时便收复了平壤,给狂妄的美军狠狠一个耳光。并且切断了美军两个军的退路,为后续全歼美军打下基础。平壤被收复后就再也没落入到美军的手中,时任朝鲜最高领导人的金日成将军也非常感动,之后也视察并安抚了全体39军将士。
39军将士收复平壤
之后在第三次战役中,39军更是勇不可挡,一举冲过三八线,夺下了当时南朝鲜的政治中心汉城(今日的首尔)。麦克阿瑟因在战场上的连番失利,被杜鲁门调离,临走前麦克阿瑟还嘱咐李奇微:
“一定要小心39军和他们那个指挥吴信泉,他们实在是令人头疼。”
不同于麦克阿瑟的自大,李奇微是个谨小慎微善于学习的将军。但之后39军也狠狠的给李奇微上了一课。在横城战役中,39军一举歼灭美军第24师5000余人,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单场战役歼灭敌人的心记录。
美军统帅李奇微
为什么尼克松要看39军
尼克松决定访华时,距离朝鲜战争已经过去多年,但为什么他仍然提出要看这支部队呢?因为在美国杜鲁门时期,尼克松就与艾森豪威尔关系匪浅,之后也当上了美国的副总统。尼克松访华前,毛主席得知尼克松提出了这个要求,大笑说:“看来他还是不服气啊。”
周总理等人感到奇怪和不解,毛主席便解释道:“我记得尼克松曾经参过军吧,好像是海军。既然是军人出身,那自然有不服输的精神,肯定想看看这支把美国军队打得七零八落的部队是什么样啊,他心里肯定有点不服气。”
尼克松访华
其实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尼克松的确看了许多朝鲜发回来的战报,尼克松发现只要美军出现失败,尤其是大的失败,大部分都是与志愿军第39军作战导致的。这也就更加导致了尼克松对这支不败之师的好奇。
尼克松非常不解为什么中国能在建国之初就与“世界老大”为敌,并且凭借着极为落后的武器打败了世界第一强国美国,要知道我们可是以血肉之躯和美军的飞机坦克所抗衡的,并且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同为军人出身的尼克松自然也很想知道我们究竟是靠什么取胜的。
尼克松参观八达岭长城
再加上我国当时与世界许多国家都未建交,我军在尼克松眼中自然也是充满神秘的。再加上我军都十分服从毛主席的领导,从来不搞个人主义等,这些都让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十分不解。
尼克松访华参观39军后又参观了北京军区,并且和北京军区的司令员李德生聊了很久,聊过后让尼克松感觉到中国军人和其他国家军人的不同点。那就是中国军人对毛主席是极为尊敬和服从的,每个将领都是这样,这在美国和西方世界是很少见的。
尼克松参观故宫
尼克松对于39军的方队也十分感慨,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他从来没看见过类似的军队。尼克松也曾经说到过:
“支撑这支军队的是强大的信仰和对国家领导人的尊敬服从。”
尼克松访华期间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么除了提出看看39军,尼克松来访华期间还经历了什么呢?两国敲定访问迎接细节后,周总理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尼克松,尼克松下飞机后还对中国的欢迎仪式感到质疑。因为他并没有看见想象中的红地毯和接见人群,尼克松以为是两国没有建交的原因。不过直到赶到人民大会堂后,他才感觉到中国人民的热情——迎接他的仪仗队足足有300多人,尼克松之后也表示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仪仗队。
迎接尼克松的仪仗队
国宴上,尼克松更是吃到了各种中国美食,毛主席也是贴心的为尼克松点了三道菜,有关负责人还为尼克松夫妇准备了刀叉和牛排等西餐,当然全程尼克松都坚持使用筷子,可以说尼克松是非常重视此次访华的。
在宴会上的尼克松
并且在宴席上,周总理还指着一盒熊猫香烟上的熊猫说,我要送你们夫妇一份礼物。尼克松夫人不解的问道:“是香烟么?”周总理说:“不,是一对大熊猫。”这件事在传到美国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要知道当时熊猫可是世界罕见的,从未在中国以外出现过,这件事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
尼克松和周总理举杯
之后尼克松更是和周总理攀谈道:“听说中国的茅台酒能点燃,是真的么?”周总理听后立刻找来一个小酒杯,点燃火柴。茅台酒在杯中燃烧了起来。尼克松看后想起国内的嘱咐,尽量不要喝中国的茅台烈酒,很容易醉。但出于对周总理的尊重和茅台的香气,还是举杯和周总理一饮而尽。
尼克松和周总理对饮茅台
宴会气氛很好,这让尼克松感到十分尽兴。不久后,依照访华流程,毛主席在自己的书房与尼克松会面,两国领导人完成了世纪性的握手。且对于此次会面,毛主席显然很重视,再加上两人都是健谈之人,他们将15分钟的会面时间硬是延长至70分钟。临别前尼克松还对毛主席说道:“我们两个在一起可以改变世界。”
毛主席接见尼克松
尼克松访华期间,发生的轶事趣闻还有很多,而此次事件的意义也非常重达。尼克松访华是美方审时度势的一种选择,这代表了对中国的承认,打破了中美之间数十年的坚冰期。同时也是美苏冷战美国对中国的一种拉拢,当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而美国因为越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略有式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才出手拉拢中国。
而中国则借着与美国建交,努力学习美国在多个领域发展进步的经验,例如“标准化”,就是从美国那里学到的,这也给我国后来成为工业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