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侃
1947年5月10日,《救国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文章,在国内各界掀起了惊涛骇浪。
文章名为《请杀孔令侃以安民心》,从标题到内容“火力全开”,矛头直指孔家大公子孔令侃。
顾名思义,《救国日报》是一家致力于宣传爱国运动,呼吁同胞自救的期刊,可它还是国民党体系的报纸。
要知道孔令侃可是国民党政府要员孔祥熙的儿子,一直处于政治权利中心,如今报刊直接扬言要“处死”他,可见孔令侃是何等的“天怒人怨”!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走近这位民国世家公子,谈谈他无尽贪婪的荒诞人生。
1916年,孔令侃出生在上海。
身为孔祥熙和宋霭龄夫妇的长子,他自幼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当时宋庆龄和宋美龄姐妹也不曾出嫁,对唯一的外甥更是视若珍宝。
可以说,孔令侃是在几大家族长辈的共同宠爱下长大的。
非凡的出身、无尽的富贵,注定了这位金尊玉贵的大少爷,会经历不同于普通人的故事人生。
只是属于孔令侃的故事,满是荒唐和不堪!
孔令侃自幼娇宠,脾气被惯得无法无天,折腾起花样来,连母亲宋霭龄都束手无策,称其为“小霸王”。
他的心思都在吃喝玩乐上,对读书丝毫不感兴趣,在家人的“威逼利诱”之下,才不至于早早辍学。
1933年,孔令侃被安排到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
凭他的成绩,能进这所学校,完全是靠“钞能力”,只等大少爷在校“镀金”之后,就回家接手家业。
孔令侃
与其说孔大公子在学校读书学习,倒不如说他在潇洒享乐!
首先,为了追求舒适的居住条件,学校特意给孔令侃安排了单间,不用和其他同学挤通铺,屋里的陈设全按他的喜好来。
孔大公子财大气粗,直接让人把宿舍重新装修了一遍,还添置了各类高档家具,转椅、沙发、弹簧床……
地上铺着地毯,墙上着壁画,闲暇时听听电唱机、收音机等,有同学参观他的宿舍,感叹就像进了高级酒店的客房。
其次,是饮食方面。
孔令侃吃惯了山珍海味,学校的统一化大锅饭,根本入不了他的眼,家里人也不舍得“委屈”他吃寻常饭菜。
于是每天一到饭点,就有专门的厨师给他另开小灶,即便如此,孔令侃还是不满意。
孔令侃
回家的时候,跟母亲大吐苦水,说学校的伙食差劲没营养,他肠胃承受不住云云……
宋霭龄一听,心疼不已。一个电话打给学校领导,孔令侃就多了一个新特权:每天由大厨订饭送到学校,专人专车,风雨无阻。
如果只是追求物质生活上的享受还能理解,最令人无语的是,孔令侃身为学生,完全视规章制度、校纪校规为无物。
他就读的学校是寄宿制的,按规定学生每晚不得在外过夜,有事情外出一定要向学校报备。
孔令侃热衷玩乐,哪里肯乖乖在校待着,时常溜出校门玩耍。有段时间,他迷上了交际舞,每晚都要外出跳舞。
一个人出去也就罢了,他还会带上很多女同学,众人跳舞到深夜,或是醉醺醺的结伴翻墙回学校,或是直接在外面过夜。
孔家和蒋家合照
学校不管他,孔令侃又有钱,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他都过得潇洒随性。
诸如此类的特权数不胜数,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连学校的校长都敬畏他三分。
大学潇洒四年后,即便孔令侃功课和成绩一塌糊涂,却还是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
且一毕业,家里就给他“分配”了工作,不学无术的大少爷,一跃成为了南京政府的“特务秘书”。
说来也好笑,这个职位原本并不存在,是孔祥熙为了“锻炼”儿子,给他量身打造的新职位。
明面上听着只是一个小秘书,可手里职权却大得很,不仅能审阅政府机要文件,还能批改下达命令。
孔家人合照
孔令侃年纪轻轻就手握权柄,旁人苦心孤诣多年都无法到达的位置,他却唾手可得,命运有时候就是那么不公。
更讽刺的是,孔家人依旧觉得儿子“低就”了,为了让他的政途青云直上,孔祥熙在上海孔府成立了一个办事处,也即孔府办事处,有关大小事宜全权交由孔令侃负责。
孔令侃东拉西扯成立了一套“领导班子”,过足了“政圈大佬”的风头。
有了权之后,他就利用权势,正式“进军”商界了。
彼时中央信托局和中央银行刚刚成立,孔祥熙担任理事长,中央银行局长和副总裁由张嘉璈兼任。
然而张嘉璈上台没多久,就因为各种政治背景,被挤出了金融局,这下子腾出了一个“大肥缺”。
孔祥熙是个“老油条”了,深谙职场的各种弯弯绕,知道以儿子的能力和资质很难服众,就找了个老员工当局长。
明面上是局长,实则是“傀儡”,真正掌握实权的是孔令侃。
这下子,骂名不用背,钱权两手抓,孔令侃在各种暗箱操作之下,成了民国最年轻的“中央要员”!
孔令侃本就眼高于顶,有了权利之后,更是目中无人,言行举止越发荒诞不羁。
图右为孔令侃
他混乱的感情生活,也成了大众茶前饭后的谈资。
早在孔令侃大学毕业之初,孔祥熙和宋霭龄夫妇最头疼的,不是儿子的事业,而是他的婚事。
孔令侃有着富家少爷的“通病”,花心又好色,和他沾边的桃色绯闻多得数不过来。
若只是单纯的风流也就罢了,他还违背伦常,家里替他安排的千金名媛看不上,反而“垂涎”起舅妈的亲妹妹。
孔令侃的舅舅是宋子文,舅妈是张乐怡,他看上的正是张乐怡的妹妹张贻如。
按辈分孔令侃都要叫张贻如一声“小姨”了,他却恬不知耻地要追求人家。
家里人觉得荒唐至极,坚决不同意孔令侃“发疯”。
可孔令侃哪是听话的人,还大言不惭道:“我这是为了亲上加亲,娶了张贻如,就能和舅舅当连襟了,以后大家平起平坐。”
孔令侃和妻子白兰花
宋霭龄夫妇气得不轻,每天三令五申,严防死守,就怕一个不留神,孔令侃做出什么有辱家门的事情。
好在这事全是孔令侃“剃头挑子一头热”,张贻如根本就没看上他。
至此,这场惊世骇俗的“不伦之恋”才算告一段落。
宋霭龄夫妇庆幸不已,为了避免儿子再次头脑发昏,忙着给他定一个门当户对,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
孔家接连举办了一场又一场的相亲宴。
宋霭龄如何也想不到,就是所谓的相亲宴,让孔令侃有机会“招惹”又一段“不伦之恋”。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故事的女主角,上海滩知名交际花——白兰花。
白兰花混迹风月场所多年,是无数权贵公子心中的“解语花”,她靠着美貌和手腕,吸引了盛家七少盛升颐。
盛升颐是清朝富商之首盛宣怀的儿子,白兰花依附到盛家这棵大树,也算后半生无忧了。
只可惜世事无常,变幻莫测。
孔令侃的父母:孔祥熙额宋蔼龄
自盛宣怀去世之后,盛家逐步走向败落,她和盛升颐的婚姻也一步步走向“瓦解”。
袁世凯退台,“蒋陈宋孔”成为了新的民国四大家族。
盛升颐想要重镇家族门庭,替自己和盛家谋取一条新出路,开始和孔家走得很近。
听说孔祥熙夫妇替儿子相亲,为了攀附孔令侃,盛升颐决定帮他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女人。
“亲爱的,你要陪同我一起出席孔家的宴会。”
自盛升颐和白兰花结婚之后,无论大小商宴,都会带白兰花出席。
因为她不仅美貌,还懂得与人打交道,每次带她出去,不仅能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还能使合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只是盛升颐没想到,这次宴会,他直接把人都“搭进去”了,明日过后,他引以为傲的妻子便是他人妇了。
孔令侃被逼着参加相亲宴,正无聊的时候,盛升颐领着白兰花翩然入场。
中年时期的孔令侃
只一眼,孔令侃就相中了白兰花。
平心而论,白兰花称不上最美,也算不上年轻了,可成熟女人所独具的魅力和风情,最具杀伤力!
整场宴会下来,孔令侃眼里再也容不下其他女人,目光紧紧追随在白兰花身上。
觥筹交错之间,孔令侃酒意上头,丝毫不曾掩饰自己对白兰花的喜爱和迷恋。
他直接找到盛升颐,当着他的面接连感叹:“你的妻子真是太美了。”
盛升颐意识到,孔令侃竟然看上了他的妻子了!要知道他算是和孔祥熙平辈的朋友,孔令侃是晚辈,居然会生出这种龌龊的心思。
可孔令侃花名在外,有权有势,他看上的人很难逃出他的“魔爪”,盛升颐也不愿得罪他。
孔令侃和妻子白兰花
“江山”和“美人”似乎是个永恒的选择题,大多数人无疑会选择前者,盛升颐也不例外。
白兰花也是个通透的人,明白丈夫做出了取舍,打算拿她换富贵!
她没有什么不愿意的,毕竟嫁给盛升颐也不是为了真爱,如今能攀上孔家,何乐而不为?
就这样,当晚宴会结束,孔令侃邀请白兰花留下,盛升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白兰花亦是欢天喜地的同意了。
一场相亲宴下来,三个人各取所需,一派和谐!
比起他们的默契,孔家却直接掀起了“八级地震”,“抢占人妻”,这种荒唐的事情竟然自己家里!
孔令侃兄妹陪同宋美龄访问美国
在此之前,白兰花曾多次来孔家陪宋霭龄打麻将,昔日的牌友突然变成儿媳,她第一个接受不了。
孔令侃却不管这些,认准了白兰花,执意非她不娶,无论家人如何反对也不妥协。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上海等多地港口都被被日本人占领。
无奈之下,中央信托总局只好将军火物资对接工作转移到香港,孔令侃作为负责人,也一道退居香港。
孔令侃靠着孔宋两家的权势成立了香港孔公馆办事处,并担任常务理事,全权掌管办事处。
战争期间,蒋介石将中德军火贸易也交给了孔令侃处理。
这令他兴奋不已,就指着以此发笔横财,在母亲宋霭龄的支持和帮助下,孔令侃的军火生意越做越大。
他赚得盆满钵满,越发没有顾及,直接假借中央的名号,私设了兵工储料处,大肆敛财。
孔令侃和妻子白兰花
后来还偷偷在香港设立了秘密电台,事情暴露之后,在港的英国人派警察出动,收走了电台的文件,还将孔令侃驱逐出香港。
至此,孔令侃利用家族势力大发国难财的事情,被捅到了蒋介石面前,蒋介石碍于孔宋两家的关系,只能放他一马。
为了避风头,孔令侃在父母的安排下远赴哈佛进修。
按理说他是灰溜溜逃到美国“避难”的,却毫无收敛的意思,即便离家在外,还想着红颜知己。
临行之前,孔令侃给白兰花发了电报,希望她能一道去美国。
白兰花早已经看清了自己的处境,盛升颐不会再要她,她如今能依靠的只有孔令侃。
孔令侃陪同宋美龄访问美国
思及此,也不再犹豫,简单的收拾好行囊,便动身从重庆坐车,追随孔令侃而去了。
两人乘船到美国,异国他乡,孔令侃身边只有白兰花陪伴,在朝夕相处中,对她生出了强烈的依赖感。
再加上他一贯的叛逆心理,父母不让他娶白兰花,他还非娶不可了!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孔令侃就下定决心要和白兰花结婚。
消息传回国内后,宋霭龄大发雷霆,孔祥熙更是痛骂其为“孽种”!
可孔令侃无法无天惯了,又远在天边,哪里在乎父母的意见,不等他们同意,就私自和白兰花举行了婚礼。
孔令侃和宋美龄
那一年,孔令侃23岁,白兰花40岁,相差十七岁的两个人,竟然当真走到了一起。
这场荒唐的感情,发展到最后,竟然“生根发芽”了!
孔令侃和白兰花结婚之后,颇有些浪子回头的意思,改掉了花心风流的毛病,一心一意只守着她一个人。
白兰花因为年龄原因,很难生育,两人结婚数十年都没有一儿半女,可即便如此,孔令侃也没移情别恋。
他在美国的那些年,正好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利用家族势力在美国四处活动。
孔令侃和妻子白兰花
等到中日抗战胜利后,他为美商对华贸易牵线搭桥,从中大发横财,积累了无数财富。
他也曾想过重回政治舞台,可1947年那篇《诛杀孔令侃以安民心》的文章发表之后,他的政治生涯就彻底终结了。
此后,孔令侃将重心转移到了商业上,和妻子在美国安度晚年。
一直到1992年,孔令侃在纽约去世。
他死前并无亲眷陪在身旁,这位荒唐一生的大少爷,最后落得个孤独终老的结局。
作为集孔宋两家之力培养的接班人,却活成了自负又贪婪的模样,一生荒诞,满纸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