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罕见的笑容
前言
在北戴河96号楼里,叶群要通了北京家里的电话。在电话里,叶群说:
“首长想孩子们了,让林豆豆带着她的男友张清林和林立果女友张宁,马上到北戴河来,陪首长去大连住几天,国庆节回北京……”
美好的时刻
1971年9月6日,林彪的卫士长李文普正在值班,便接到了叶群亲自打来的电话。挂断电话后,李文普不敢耽搁,立即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林豆豆、张清林和张宁,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9月7日上午11点多,在专门负责林豆豆的警卫工作的空政保卫部处长杨森的护送下,林豆豆、张清林和张宁来到北戴河,与父亲林彪见面。
林彪和夫人在一起
看到林豆豆、张宁和张清林后,林彪非常高兴,和他们一起聊了很久,并一起吃了中午饭,吩咐工作人员拿一些钱,让孩子们去山海关等风景区,好好地玩一玩。
随后,工作人员做了几个游玩计划,并汇报给了林彪。简单地看了一下,林彪没有发表意见,让工作人员带着这几个游玩计划,让孩子们选一选。
9月10日,林豆豆和张清林、张宁一起,去了山海关和秦皇岛等风景名胜区游玩,大家玩得非常开心。孩子们也非常懂事,在游玩的时候,还特意为林彪精心挑选了一些礼物。
张宁给林彪买的是一只小鸟,小鸟在笼子里很是欢快,时不时叽叽喳喳地叫几声,有时候又低着头,啄着小米,非常可爱。但林彪却好像兴趣不怎么浓,对这只鸟儿看了一下,笑着说:“小鸟真可爱!”
紧接着,林豆豆将自己挑选的礼物,给父亲拿了出来,原来是一个机械兵。紧接着,林豆豆亲自演示了这个机械兵的玩法。
右二为林豆豆
在机械兵的身上有一个上发条的旋钮,林豆豆上足发条后,将机械兵放到桌子上。放开手的那一刻,机械兵像活了一样,在桌子上一会儿扛着枪走,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做着射击的动作……
看到机械兵的样子,林彪笑得非常开心,直夸女儿贴心。
看到画面十分温馨,一旁的叶群连忙招呼李文普,对他说:“你看,首长笑得多开心呀!你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用照相机记录下这一美好的时刻呀!”
听了叶群的话,李文普赶紧取来照相机,将林彪的笑容照了下来。
9月11日上午11点,李文普正在工作,叶群走了进来,对李文普说:“给毛家湾打电话,要家里把副军以上干部名册和全军部队部署情况登记,表拿到北戴河来,首长要研究一下战备问题。”
中间为林彪
随后,李文普便按照叶群的指示,给北京打了电话,让他们做好准备,就把首长需要的东西带过来。
9月12日上午,林彪将李文普叫来,让他收拾一下东西,准备去大连。
这天下午,李文普正在准备,林豆豆走了进来,突然对李文普说了一些奇怪的话,并对李文普说:“林立果尽干坏事,要害毛主席,他们还要去广州。万一不行,就让首长去香港,你不能让首长上飞机走。”
在晚饭前,叶群对李文普说要为林豆豆和张清林举办订婚仪式,还要给他们拍照留念,让李文普把照相机准备好。
随后,叶群带着林豆豆和张清林,一起来到林彪的面前,对林彪说:“张清林向豆豆求婚了,豆豆也同意了,今天晚上就给她们举办一个订婚仪式。”林彪非常高兴,说:“很好嘛!祝贺你们订婚了!”
林彪说完后,叶群将李文普叫进客厅里,给林彪、叶群、林豆豆和张清林一起拍了合照。随后,李文普又给林豆豆和张清林拍了合照,并让他们和工作人员一起合影留念。
林彪旧照
这一天,林豆豆非常高兴。林豆豆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永诀。父亲在看到她送的机械兵留下的笑容,也是给她留下的最后一次笑。
在林豆豆的心里,父亲始终是那个值得尊敬的父亲。父亲的一颦一笑,都让她十分难忘。
父亲的爱,如山
1942年1月,林彪与张梅结束了婚姻关系。后来,叶群走进了林彪的生活,并很快结婚。婚后,林彪与叶群的生活还是十分和谐的。
1944年,林彪和叶群的爱情结晶出世。林彪非常高兴,对这颗掌上明珠十分疼爱。
林豆豆童年与刘亚楼的合影
因为林彪在小的时候,特别爱吃炒黄豆。在女儿出生后,林彪便给她取名为“豆豆”,一直叫得非常顺口。
林豆豆小时候,便跟着林彪和叶群一起过着战火连天的生活。因此,林彪对聪明伶俐的林豆豆呵护备至,非常疼爱。
后来,因革命需要,林彪经常在外面练兵打仗,林豆豆便不能长时间在父母身边长大。期间,叶群对林豆豆的关爱也有些不足,导致林豆豆对母亲有些怨言,两人的关系有些紧张。
然而,与母亲叶群不同,父亲林彪却对女儿非常好。因此,林豆豆对父亲也变得十分依赖。
1950年,林彪因身体不好,前往苏联养病,6岁的林豆豆也一起前往。在苏联,林彪看着身边的乖巧懂事女儿,心情十分愉悦。
林彪一家
1955年9月,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林彪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林彪的生活环境稳定了下来后,就把林豆豆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在林彪身边的日子,林豆豆过得非常开心,学习成绩也很好,文学方面的天赋也崭露出来。这让林彪非常高兴,对女儿更加喜欢了。
期间,林豆豆在《解放军文艺》,发表了一篇回忆类文章,题目叫做《董叔叔》。这篇文章发表后,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好评如潮。对此,林彪也非常高兴。
1962年,林豆豆考入清华大学。不久后,林豆豆因喜欢文学、爱好写作,转入了北大中文系就读。
为了女儿的成长,林彪特意给林豆豆写了一个“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条幅,以及另一个“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条幅,以资鼓励。对此,林豆豆非常高兴,将父亲写的条幅,挂在卧室里,时常看看。
1964年10月,林豆豆又收到了父亲送来的条幅,上面写着:“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收到条幅后,林豆豆一直挂在卧室的外间。有时候,林豆豆看到林彪愁容满面,便来到父亲面前,表现出活泼、善谈的样子,哄父亲开心。
大学毕业后,林豆豆被安排到《空军报》社,参加了工作。在这里,林豆豆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期间,林豆豆每次采访结束,回到家里后,林豆豆都会把看到的一些好玩的物件,如贝壳、小玩具兵等,当礼物送给父亲。看着女儿带回来的礼物,林彪也十分喜欢,尤其是一些小玩具兵,总是逗得林彪哈哈大笑。
紧接着,林豆豆便把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遇到的一些开心的事情,讲给父亲林彪听,给林彪解闷。
林豆豆和叶群等人在一起
每次听女儿讲采访的经历,林彪都非常认真,还经常给女儿一些建议。在教女儿写文章的时候,林彪总结说:
“一万个人有一万种写法,你要有自己的风格……写文章从始至终贯彻一个要点,立意要惊人,要鲜明,要有警句,要语不惊人死不休,不要老和尚帽子平塌了,不要淡水一杯。”
1965年,林豆豆在报刊上发表了《刘亚楼叔叔永远活在我们心里》等几篇文章,林彪看了非常高兴,叶群也很高兴,笑着在秘书们的面前说:“我们家豆豆,又发表什么文章了……”
1968年7月23日,林豆豆等人用艺名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三访九厂》的文章,毛主席看到后,认为写得很好,便问这是谁写的。
当从工作人员的口中得知这篇文章是林彪的女儿林豆豆写的后,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接见了林豆豆,并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林彪看,但没有说是他的女儿林豆豆写的。
毛主席接见林豆豆等人
林彪看了文章后,回到家里问了叶群,才知道这篇文章是女儿林豆豆写的,心里很不高兴,埋怨叶群不早些告诉他。
在日常工作中,林豆豆对身边的同事们都很客气,大家对林豆豆也很喜欢,关系相处得非常好。后来,林豆豆升到了《空军报》的副主编。
在工作中,24岁的林豆豆谨言慎行,作为《空军报》社副主编,林豆豆本来有许多待遇,但林豆豆却没有要。
这时候,母亲叶群感觉到林豆豆的年龄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就开始为她张罗找对象,大张旗鼓地给林豆豆物色人选。
对这件事情,林豆豆十分反感。曾经把自己看上的对象带回家里,但叶群却不同意。作为父亲的林彪,却没有干涉,而是把这件事情的决定权,交给了女儿,不怎么过问。
林豆豆
有一次,林豆豆将自己看上的空军保卫部的小陈,带回家里,得到了父亲的认可,便建立了恋爱关系。得知这件事情后,叶群大发脾气,坚决不同意。不久后,叶群便利用权力,将小陈调往新疆,彻底分离开来。
几天后,叶群将她中意的男孩的照片,带到林豆豆的面前,让他们见面,林豆豆坚决不见。在这个问题上,叶群和林豆豆母女俩闹得非常僵。
后来,林彪从女儿发口中得知叶群的行为后,感到很不可思议,明确表示反对这样的方式,给女儿介绍对象。对此,李文普说:
“首长不让叶群给豆豆到处找人。不要到处乱找。林彪是疼爱小孩子的,他根据林豆豆的意思,让内勤给叶群打电话,传达了他找女婿的四条意见:‘第一要拿枪杆子,不要拿笔杆子的;第二按德才体貌的顺序,不要老强调相貌;第三不能兴师动众,也不能太急;第四究竟选谁不选谁,最后要豆豆自己做主,别人不能包办。’”
听到林彪定下的四条意见,叶群非常生气,骂了林豆豆。林豆豆不愿意听,便将自己反锁在屋内。叶群进不去,就拼命踢门,骂的也更加难听了,但林豆豆就是不开门。
林豆豆旧照
后来,王淑媛发现林豆豆在屋子里没有任何动静,担心出事,便破门而入。进去后,王淑媛发现林豆豆已经服了20多片安眠药,口吐白沫,昏迷在床上,情况很不乐观。叶群一看情况不对,也停止了大骂,赶紧让人把林豆豆送到医院抢救。
在医院,医生给林豆豆洗了胃,才将林豆豆抢救过来。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叶群对林豆豆说可以出院,但不能到人民大会堂找林彪,说是林彪的工作太忙,不适合打扰。
那段时间,林彪由于工作繁忙,一直住在人民大会堂,没有回过家,因此也不知道林豆豆服药自杀的事情。
回到家里后,林豆豆休养了几十天后,在叶群的劝说下,前往外地去散心了。由于叶群的强势,林豆豆自杀这件事情,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对林彪说,林豆豆也没有说。
林彪出事后,林豆豆主动给毛主席写信。将自己的生活情况,向毛主席做了汇报。后来,在毛主席的照顾下,林豆豆和张清林结了婚,完成了父亲之前为他们订婚的后半部分。
林豆豆与周恩来总理在一起
那段时间,林豆豆虽然过得辛苦,但心里十分安静。趁着业余时间,林豆豆还学习了毛主席著作。
后来,组织上决定,让林豆豆和张清林到郑州汽车制造厂工作。在这里,林豆豆担任了革委会副主任。丈夫张清林则干起了老本行,当上了厂职工医院的外科医生,家里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不久后,张清林和林豆豆商量,将他的侄女接过来,和他们一起生活。对此,林豆豆欣然同意。多了一个孩子,家里多了不少快乐,让林豆豆十分开心。
后来,林豆豆生病,希望到北京休养。在组织的帮助下,林豆豆被批准回北京看病。在北京,林豆豆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路漫。
林豆豆回到北京后,组织上考虑到两人在两地生活,很不容易,便将张清林也调回北京,让他们在一起生活。
林豆豆
1989年,林豆豆考入中国社科院,参加了学习。后来,林豆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近代史研究学者,和丈夫张清林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2002年初,林豆豆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退休。
为了家乡父老,已经退休的林豆豆经起了商
2002年2月的一天晚上,林豆豆正在看电视,忽然接到了来自老家湖北黄冈市一位领导的电话。
在电话里,那位领导说黄冈市的一个公司计划在北京开一家酒楼,想让林豆豆担任这家酒楼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林豆豆在家里
听了那个领导电话,林豆豆心里吃了一惊,连忙推说自己不会做生意,对于开酒楼的事情,自己是一窍不通。挂了电话后,林豆豆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过了十几天,林豆豆家来了几位客人。经过介绍,林豆豆才知道,是那位黄冈市的领导带著公司的负责人。
在交流中,他们十分诚恳地说想让林豆豆参与酒楼的经营,并说他们很理解林豆豆的苦衷。但是,这件事情对黄冈人民来说是好事,因为他们一没有资源,二没有特产。他们看着老百姓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心里很不是滋味,开酒楼是为了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
然而,想到是开酒楼,林豆豆还是说:“我实在无能担此重任呀!”他们却没有气馁,笑着说:“你是名人,有名人效应,也有社会影响,开店成功的机会更大一些。”
林豆豆和丈夫等在一起
听他们说得这么坦率诚恳,林豆豆也不好再推辞,只好答应了下来。
客人们走后,家里人劝林豆豆说开酒楼很难,不是说起来那样简单,希望她推了这件事情;再说,家里的条件还不错,她没必要再吃这份苦。对此,林豆豆却不这样想,她说:
“我是黄冈的女儿,有义务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再说,在我困难的时候,家乡的父老乡亲待我不薄,他们理解我、关爱我,给了我生活的勇气,现在他们需要我。我应该回报他们呐!”
第二天,林豆豆依照约定,接受了他们的邀请,担任了黄鹤大酒楼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任职之后,林豆豆干得非常认真,还亲自去老家黄冈招聘服务员和厨师,力求做到最好。
酒楼开业后,生意非常火红。但是,仅仅过了几天,生意便一天比一天冷清,对此,林豆豆十分心焦。为了弄清楚问题的根源,林豆豆仔细观察了酒楼的每一个运营环节。
后来,她发现,服务员在回答顾客的问题时,态度显得很不耐烦,其他服务员的脸上也显露着傲气。经过了解,林豆豆发现,这些服务员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她们觉得林豆豆是名人,在这里干活,就比别人优越,自豪感有些爆棚。
为了解决问题,林豆豆召集大家在一起开会,耐心地告诉她们名人不是万能的,酒楼是服务行业,顾客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次,一个顾客喝了许多酒,已经醉意很深了,服务员好心上前劝他不要再喝了。但那位醉酒的客人不但不清却,甚至发了脾气。林豆豆看到后,亲自过去劝说,但那位顾客指着林豆豆的鼻子骂:“你以为你是谁,你不就是个开店的吗!”
对此,林豆豆本来也很生气,但想到自己是开酒楼的,既然过来劝说,也就是服务员的身份,便笑着给那位客人倒了一杯水。客人喝完后,被扶着上了一辆出租车,林豆豆还给他付了车费。
林豆豆等人在一起的留影
那位客人酒醒后,知道了发生的一切,赶紧来到酒楼,对林豆豆说:“林阿姨,没想到您这么通情达理。昨天的事是我不对,我向您道歉。”
后来,看着酒楼的生意逐渐好了起来,林豆豆觉得没有让父亲失望,也没有辜负老家乡亲们的期望,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