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派乐羊去攻打中山国,乐羊没有辜负其期望,顺利攻克了中山国。
乐羊
魏文侯将这块作为封地给了自己的儿子魏击,在朝堂上文侯问诸位大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刚正不阿的任座说到“大王,您得了中山国,不将它封给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哪门子仁德君主?”。
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见此情景,随便找个借口逃离了出去,魏文侯又问翟璜,其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文侯心说,别人这么说你也这么说,分明是敷衍我。
翟璜
文侯道“你从哪方面知道的呢?”这就好比女朋友问你“我漂亮吗?”,你肯定要说“十分漂亮”,女朋友还要追问“我哪里漂亮”,这是一个道理。
翟璜回答道“我听说国君仁德,则他的臣子就敢于直言不讳,,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而您没有杀他,于是我就知道了您是仁德的君主”,文侯大悦,派翟璜将任座追回来,还亲子去迎接,奉为上宾。
魏文帝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得到一些启示
一、任座角度
我们现代社会中不管是公司还是政府单位,大部分人已经养成了阿谀奉承的习惯了,但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不屑于此,不管是他的品格高尚也好,不甘于同流合污也罢,又或者是沽名钓誉也好,总习惯和大家唱反调。
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说明,说实话大家是不爱听的,因此我们要讲究方法策略,不能够嘴比脑子快,有什么说什么,要想一个婉转的说法。
二、魏文侯的角度
魏文侯作为一个领导者拥有绝对的权威,而这种权力容易让人陷入一种盲目的自信当中,一旦有人的意见跟自己不同就觉得他是针对自己,不服从自己的管教,当面指责自己是不顾自己的权威。
领导者要想清楚自己问这个问题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是想听到大家虚伪的声音还是真实的声音,虚伪的声音只能满足自己一时的自尊心,而真实的声音却可以指出真正的问题,更能够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三、翟璜的角度
如果没有翟璜巧妙的解释,任座恐怕下场不会太好,翟璜的说话技巧是我们要学习的,同样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角度的解释,而不同的解释也预示了不同的解决。
现在的社会更加复杂,企业内部或者政府单位内都是勾心斗角,厚黑学横行,只会安心做事的人能够得到的大概率是更多的事安排你来做。
如果想要得到领导的赏识,一定要在把事情做好的前提下,更好地展示自己,包括开会时如何说话得到领导的赏识等。